大会现场
9月17日,中国核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兰州大学隆重召开。此次年会以“以核科技新质生产力,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由中国核学会主办、兰州大学承办。
李灿、陈和生、詹文龙、柴之芳、欧阳晓平、夏佳文、马余刚、唐立、赵红卫、叶国安、胡石林等11位院士,甘肃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程晓波,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刘敬,中国核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王寿君,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申彦锋,兰州大学党委书记马小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副部长任海宏,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一级巡视员陈建平,国家能源局核电司副司长李泽,以及1000余名来自部委、地方政府、企业集团、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相关领导专家和核科技工作者参加会议。年会开幕式由中国核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建桥主持。
王寿君致辞
王寿君代表中国核学会向关心支持学会发展的领导、专家和相关单位表示衷心感谢,并向兰州大学建校116周年、兰州大学核学科创建70周年表示衷心祝贺。他表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核科技创新体系能力全面提升,多领域技术水平实现大幅跃升。今年学术年会在甘肃兰州举办,缘于甘肃是核工业大省,为我国核工业的起步、发展与壮大贡献了重要力量。2025年是中国核工业创建70周年,学会将继续团结带领全国核科技工作者,全力推动核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我国核科技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程晓波致辞
程晓波表示,中国核学会学术年会是国内核科技领域最高水平的学术盛会,在兰州大学建校116周年校庆日召开具有重要意义。甘肃是我国核工业的发祥地和重要战略基地,也是我国核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极。近年来,甘肃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将核产业纳入全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甘肃将坚决扛起服务国家战略的政治责任,全力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加快打造核产业高质量发展集群,牢牢守住核安全生命线,为推动我国由核大国迈向核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马小洁致辞
马小洁表示,中国核学会作为我国核科技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始终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引领学术前沿,推动行业进步。本次年会紧扣时代脉搏、呼应国家期待,充分体现了学会高瞻远瞩、服务大局的使命担当。作为大会承办单位,兰州大学将与中国核学会紧密携手,胸怀“国之大者”,坚持创新驱动,筑牢“创新链”,勇攀基础研究高峰;强化“产业链”,拓展成果应用新局;激活“人才链”,汇聚发展活力源泉。学校愿与各界深化合作,共同推动核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为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坚实而磅礴的力量。
刘敬作主旨发言
刘敬表示,中国核学会在推动我国核科技进步、促进核工业高质量发展中作出了积极贡献。今年是核工业创建70周年,也是“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关键年,近期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子能法》是我国核工业发展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他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业界上下一要铆足创新“源动力”,加快推进核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二要打通产业“大动脉”,加速构建先进核燃料闭式循环体系;三要解放生产力,做强做优核技术应用产业;四要坚持开放发展,扎实推进国际合作与核工业“走出去”。期待中国核学会与广大核科技工作者抓住机遇、鼓足干劲,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核工业新篇章。
申彦锋作主旨发言
申彦锋表示,中国核学会在发挥党和政府联系核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中核集团取得的成果离不开中国核学会和行业各方的协同创新合力。中核集团将聚焦“四个面向”,培育壮大核工业新质生产力;深化交叉学科研究,推动核工业数字化转型;坚持深化改革,激发核科技创新活力动力;扩大开放合作,共筑核科技发展“朋友圈”;发扬优良传统,培育核事业薪火相传“生力军”。中核集团将与中国核学会及行业同仁携手,勇攀科技高峰,为国家战略和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陈建平作主旨发言
陈建平表示,甘肃省是“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孕育地之一。在兰州大学召开学术年会,探讨核科技新质生产力,谋划核事业高质量发展,既是对核工业初心的致敬,也是对核安全使命的接力。他提出:一要发挥核科技对高水平核安全的支撑保障,为核事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石;二要抓住重大契机提升核安全科技水平,切实推动行业核安全技术水平跨越提升;三要用好交流平台深化科研合作。生态环境部将继续支持学会发展,助推核科研和产业水平提升,为我国核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和核事业高质量安全发展发挥更积极作用。
李泽作主旨发言
李泽表示,核电作为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发展前景广阔、空间巨大。近年来,我国核电成绩亮眼,正在迈入从大到强的新阶段,在此过程中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中国核学会定期召开学术年会,讨论核领域科技创新问题,极具必要性与重要性。未来我国核电发展要持续优化改进三代压水堆技术,进一步提升安全性经济性,提高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中的竞争力;要加快推进新一代核电技术研发,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要加强核领域基础科研体系建设,为核电可持续创新提供原动力。
中国核学会为兰州大学授牌
为肯定兰州大学对本次年会的突出贡献,中国核学会在开幕式上向学校授牌。
柴之芳院士作大会报告
赵红卫院士作大会报告
叶国安院士作大会报告
胡石林院士作大会报告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玲龙一号”副总设计师秦忠作大会报告
兰州大学副校长陈熙萌作大会报告
西北核技术研究院院长邱孟通作大会报告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党委书记曾志作大会报告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副所长蔡翔舟作大会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核能科学与核安全研究所教授刘晓晶作大会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圆圆作大会报告
本届年会共设置了11个大会报告:柴之芳院士《精准放射诊疗》,赵红卫院士《强流离子加速器大科学装置及其应用》,叶国安院士《锕系元素化学化工发展》,胡石林院士《稳定同位素的应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玲龙一号”副总设计师秦忠《玲龙一号技术方案及工程进展》,兰州大学副校长陈熙萌《核技术在航天领域的应用》,西北核技术研究院院长邱孟通《西北核技术研究院强脉冲辐射模拟技术研究进展》,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党委书记曾志《锦屏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关键技术研究》,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副所长蔡翔舟《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研发进展与展望》,上海交通大学核能科学与核安全研究所教授刘晓晶《面向核反应堆的数字孪生系统研发》,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圆圆《宇宙线缪子成像研究进展》。中国核学会副理事长欧阳晓平院士、姜胜耀教授主持报告环节。
中国核学会副理事长欧阳晓平院士主持报告环节
中国核学会副理事长姜胜耀教授主持报告环节
大会同时举办了以“柔韧致远·核筑基石”为主题的妇女论坛,以“精准‘核’力—医学科技赋能健康中国”为主题的核医学科普论坛,以“核能π青年:无限创新可能”为主题的青年论坛。兰州大学常务副校长曹红、副校长陈熙萌、党委副书记李鹏杰分别参加分论坛。
据悉,中国核学会学术年会是我国核科技界设置最全、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学术交流平台。年会自2009年以来,每两年召开一次,旨在展示和交流近两年来核科学技术各个学科领域的创新成果,推动各个学科交流、交叉与融合,促进核科技人才的进步与成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核电、核燃料关联产业、核技术产业、核基础科学、核医学、核农学等学科全面发展,使核技术更多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本届年会共设置了28个专业分会场,收集论文900余篇。
来源: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
编辑:罗骞
责任编辑:彭倩
更新时间:2025-09-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