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娱侃圈
编辑 | 芒果粉
苏州发生了一件让人揪心的事,57岁的越野跑爱好者王招根因为误食野蘑菇去世。
随着事情的细节一点点被曝光,很多人在感到震惊的同时,也开始争论,这场悲剧明明有机会避免,他的遭遇真的值得同情吗?
在苏州的户外运动圈子里,王招根算是个小有名气的人物,他的网名叫“爱抚人生”。
别看他快六十岁了,身体素质比很多年轻人都好,是大家公认的越野跑大神。
最让人佩服的是,他曾经挑战百公里超长距离跑步,全程只花了二十二小时四十九分零五秒。
这个成绩,就算和专业运动员比也毫不逊色。
平时,他特别喜欢在网上分享跑步的视频,账号里存着七百多个作品,记录着他翻山越岭、挑战自我的点点滴滴。
跑友们经常开玩笑说,以他这身体条件,跑到八十岁都没问题,谁能想到,一次看似平常的徒步,却成了他人生的终点。
事情发生在八月九日,那天天气特别好,阳光明媚,微风拂面,王招根像往常一样,在跑友群里喊了一声,很快就约上几个人,一起去苏州旺山景区徒步。
走进松树林后,周围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空气里飘着草木的清香,走着走着,几朵个头特别大的蘑菇吸引了他的注意。
这些蘑菇菌盖差不多有成年人手掌那么大,菌柄粗壮结实,表面光滑发亮,看起来鲜嫩又诱人。
他觉得自己户外经验丰富,加上听同行的人说这蘑菇能吃,他没多想,直接摘了带回家。
当天中午,他简单清洗了一下,就放进锅里爆炒,当成普通的家常菜吃了下去。
可没想到,吃完没多久,王招根就感觉身体不舒服。
一开始,他没觉得有多严重,就去了附近的小医院。
医生给他挂了点水,他以为休息一下就好了。
可没过多久,他整个人就蔫了下去,脸色越来越差,上吐下泻根本停不住。
家里人看他连床都爬不起来,嘴唇发紫直冒冷汗,急得手忙脚乱,赶紧把他送往大医院。
等医护人员见到他时,都被眼前的景象吓到了,他全身皮肤发黑,嘴唇发紫,意识也开始模糊,情况已经非常危急。
更让人着急的是,医生询问病情时,他始终没说自己吃了野蘑菇,就是因为这个关键信息没说,医生没办法第一时间判断病因,错过了最好的抢救机会。
八月十一日,他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尽管医生全力抢救,可还是没能留住他的生命,八月十二日凌晨,他永远地离开了。
王招根去世的消息传开后,他的社交账号一下子被很多人关注,就在中毒前一天,他还开心地发了个视频,分享自己采蘑菇的经历。
视频里,他兴奋地向网友展示自己的收获,现在再看这个视频,真的让人感慨世事无常。
死因曝光后,很多人都觉得他不值得同情,不少网友在评论区表达了不满。
有人说,就算身体素质再好,不把基本常识当回事也不行,作为一个经常在户外活动的人,王招根本来应该知道野外的蘑菇不能随便吃。
就算不确定,现在网络这么发达,随便上网查一查,或者问问专业的人,也能知道其中的风险。
而且,身体不舒服去医院看病,把真实情况告诉医生是最基本的常识,可他却因为各种原因隐瞒了,这不是自己把路走绝了吗?
还有网友提到,每年因为误食野蘑菇中毒甚至死亡的案例有二三百起。
新闻报道、社区宣传年年都在提醒,可总有人抱着侥幸心理,觉得倒霉的不会是自己。
根据研究,我国已知的蘑菇种类将近四千种,其中有毒的蘑菇超过四百种,能让人死亡的就有几十种,很多有毒的蘑菇和可以吃的蘑菇长得特别像,光用眼睛看,根本分辨不出来。
从王招根出现的症状判断,他很可能吃了含有肝毒素或者会影响血液循环的剧毒蘑菇。
这些毒素一旦进入人体,会快速损伤肝脏、肾脏这些重要器官,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这就让人忍不住想问,现在市场上卖的蘑菇种类又多,价格也不贵,为什么还有人非要冒险去采野外的蘑菇呢?
其实背后的原因很复杂,在一些农村或者城郊地区,有些老人习惯了靠山吃山,看到野外长蘑菇,就觉得不采白不采,能省一笔买菜钱。
他们年轻的时候可能经历过物资匮乏的年代,对免费的食材格外珍惜,就算知道有风险,也会想着以前吃都没事,这次应该也没问题。
还有些人纯粹是因为好奇,想尝尝鲜,野生蘑菇独特的味道吸引了不少人,总有人觉得野外自然生长的比人工种的更鲜美。
总有人管不住自己的好奇心,明知道每年都有吃野蘑菇中毒的新闻,还想着“就尝这一回,能出什么事”。
这种侥幸心理一上来,就把危险抛到脑后了,非要亲自试试才甘心,结果往往就把自己推向了鬼门关。
另外,很多人对菌类知识了解得太少,轻信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说法,比如颜色不鲜艳的蘑菇就无毒,和大蒜一起煮不变色就能吃。
还有些人刷短视频的时候,看到有人采摘野蘑菇,以为自己也能轻松分辨,结果就掉进了陷阱。
在一些地方,吃野生蘑菇甚至是代代相传的习俗。
因为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当地人对其中的风险没有足够的认识。
反而把吃野蘑菇当成一种传统美味。
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导致每年都有很多悲剧发生。
就拿王招根这个年龄段来说,全国每年有上千人因为误食野蘑菇中毒,其中有五到十人最终失去生命。
王招根的悲剧,给所有人都敲响了警钟,当我们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时,很容易放松警惕。
但其实,山野里的一草一木,看似平常,可能都藏着危险。
那些看起来诱人的蘑菇、野果,说不定就带着致命的毒素,路边的野菜。
也可能因为生长环境不好,危害健康,大自然的馈赠虽然美好,但绝不是能随便获取的。
生命只有一次,容不得半点侥幸,希望大家能从这件事里吸取教训。
以后在接触大自然的时候,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对不认识的野生植物多一些敬畏和谨慎。
只有抛弃侥幸心理,多学习知识,尊重生命,才能避免让一时的口腹之欲,变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只有每个人都真正重视自我保护,类似的遗憾才不会再次发生。
更新时间:2025-08-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