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吃完这7碗馄饨再去看《菜肉馄饨》

来源:魔都吃货小分队

倒计时2天

沪语电影《菜肉馄饨》

终于要正式上映了

电影里

一碗馄饨连起一段上海情缘

电影外

这7碗老味道

一飘就是半个世纪

随着沪语电影《菜肉馄饨》在各大影院点映,淮海路上的沧浪亭成了影迷打卡点。原来,这家百年老店不仅是电影取景点,也被电影制作方打造成官方体验店:临街的窗户上都是沪籍演员在电影里的角色剧照,店员换上了《菜肉馄饨》周边衣服,店里还有文创周边售出。

这家百年老店搬到思南路后,味道丝毫未变,连包馄饨下馄饨的阿姨都有几个熟面孔。菜肉馄饨馅料由纯青菜升级为青菜荠菜混合,多了一重清香。新店宽敞明亮,虽然少了四人桌挤8个人吃馄饨的烟火气,但那一口老味道,鲜得人眯眼,一咬下去暖乎、鲜灵的汁水像一把熨斗把所有心事抚平。

叫三林塘却不开在三林塘,而是在寸土寸金的外滩边上卖了整整43年的平价馄饨。去年七月份,全新的三林塘馄饨店在四川北路重新对外营业。这份“失而复得”的喜悦,让不少老顾客凌晨5点就守在店门口等着开门捧场。端上桌的菜肉大馄饨,发黄的碱水皮子在热汤中格外诱人。咬下去的瞬间,便能感受到皮子的韧劲,随后饱满的馅料在口中迸发。汤底是拿猪骨高汤和酱油调制,汤鲜味浓。店里随便一个阿姨都在这工作了20多年,守着这份时光酿成的“上海米道”。

从梦花街19号起家,因《梦想改造家》闻名,曾有顾客为了抢位打架,这家原先由宋家三姐妹经营的馄饨店本身就是个传奇。今年四月份,在所有老顾客的强烈要求下,梦花街重新开放堂食。正如阿庆老师在电影《菜肉馄饨》里说的:“你不要和花草去玩,要和人去玩”。大家热热闹闹挤在一起吃馄饨,就是要比打包回去更有滋味。馄饨馅料塞得非常紧实,竟有些手打牛肉丸的劲道。汤里放了榨菜、葱花、蛋丝,清淡中见真章。咬开瞬间,微烫的汁水充满口腔,馄饨鲜味在嘴里缓缓散开。

位于虹口区四平路居民楼下面的“又一村”,始创于1953年,店内一眼望去都是手艺精湛的爷叔阿姨,手速快得像“食堂特种兵”,附近居民喜欢拿着钢盅锅打包,说是“带回去的不只是一碗馄饨,更是老底子的味道”。传统的荠菜肉馅料,皮薄馅多,菜切得非常细碎,与猪肉的比例恰到好处。花生酱香醇,搭配醋、酱油和辣油,既解腻又没有遮盖掉馅料的鲜香,不愧是老虹口人吃了70多年的味道。

79岁的爷爷奶奶,卖了四十年的柴火馄饨。热水瓶、瓷碗、木门木桌……这些老物件同这碗味道依旧的柴火馄饨,组成了上海最初的样子。馄饨上桌,汤色清亮见底,馄饨在其间舒展。咬开薄韧的皮子,馅料看似普通,却能吃出用的是新鲜的肉和蔬菜。吃完会有回味,让人忍不住想继续吃第两个第三个,直到一碗馄饨见底才得以满足……这是一碗吃一次少一次的老味道,虽然离市区很远,但顺路也值得去吃一趟。

从一个炉子、一张桌子的路边摊,逐渐发展成拥有两个门面的小店,利达坚守了28年。靠的从来不是华丽的装修,而是实打实的好味道。每个馄饨都是Max版,肉嘟嘟的像一个大元宝。荠菜的颗粒感新鲜爽口,上面淋了一层又厚又浓稠的芝麻酱,酱料充分包裹着大馄饨。一口咬下,先是芝麻酱的香、接着是荠菜的清新、最后是猪肉的鲜,三种味道完美融合,带来巨大的满足感。

华良黑皮馄饨的前身可追溯至1949年卢湾区粮食局,后改制为华良切面店,是一家名副其实的“古董”老铺。如今,店里不仅保留了卖切面和黑皮馄饨皮的传统,还可以堂食黑皮馄饨和面条。它家的菜肉馄饨,选用华良特供全麦黑皮,传承自「华良切面」,专业制面皮,韧劲中带一丝脆感,第一口咬下便知不同——这皮子久泡不烂,可以慢慢享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4

标签:美食   馄饨   建议   黑皮   味道   荠菜   皮子   电影   切面   芝麻酱   汁水   韧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