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短剧,撑起中国文化出海的新物种进化论

2025中国短剧出海报告现在打开手机,刷几条短视频的功夫,可能就有人在北美、东南亚的手机上追完了一部中国团队做的短剧

这种能跨语言、跨文化火遍全球的内容形式,就是咱们今天要聊的“短剧出海”。

它能从没人在意的小赛道,变成全球数字内容圈的“新物种”,背后的逻辑还挺有意思的。

靠的是“天时地利人和

先说说为啥短剧能在全球火起来,首先得有硬件支持,现在全球差不多57亿人用智能手机,随便掏出来就能看剧。

而且网速也跟得上,大部分地方看高清视频都不用等缓冲

这种“随时随地能看”的条件,刚好对上了现在人的需求,谁还有功夫追几十集的长剧啊,几分钟看个有转折、有高潮的短剧多爽

本来想单纯说技术好就行,后来发现用户习惯才是关键,现在年轻人,尤其是Z世代,看东西都喜欢“短平快”,刷短视频早就成了日常。

全球差不多9亿人爱刷短视频,但现在看短剧的月活用户才8000万,这意味着还有好多人没被“种草”呢。

把这些刷短视频的人变成看短剧的,就是短剧出海最大的机会,当然,光有人看还不够,得有人愿意花钱

不同地方的情况不一样,像北美、欧洲那边,大家早就习惯了给Netflix这类平台付费,对好内容愿意掏钱。

而东南亚这些地方,虽然现在付费的人少,但年轻人多、用户基数大,以后说不定就是“潜力股”。

短剧出海也不是一步到位的,最早2020年的时候,还只是像中文在线的Chapters那样,做图文互动的应用,试探一下海外用户喜欢啥。

直到2022年底,ReelShort上线,把国内“真人演、竖屏拍、每分钟都有反转”的模式搬过去。

一部《亿万富翁的替身新娘》直接火了,这才算是真正开启了“短剧出海元年”。

到了现在,大家不满足于简单翻译了,开始找海外团队合作做原创内容,连TikTok这样的巨头也进来了,竞争可比以前激烈多了。

全球市场的“版图”藏着不少门道

看短剧在全球的表现,数据里能挖出不少信息,下载量方面,前10个国家占了七成市场,印度的增速最吓人,翻了十多倍,美国虽然增速慢,但用户基数大

收入方面就更集中了,美国和日本两个国家,就占了全球一半以上的收入,前10个国家加起来能占八成,看来赚钱的地方还是集中在少数市场

营销方面,2025年上半年,做短剧广告的商家比以前多了一半,每个月投放的广告素材快到一万条了。

北美是大家重点抢的地方,欧洲的广告投放密度最高,这么多广告砸下去,也能看出来大家多看好这个市场。

再说说看短剧的人,女性占了八成五,25到44岁的人最多,超过六成。

而且不同地方的人喜欢的题材差别很大,北美喜欢看“豪门总裁”,东南亚爱追“女佣逆袭”,日韩更关注“家庭伦理”,拉美则对“爱情复仇”感兴趣

如此看来,想让短剧在不同地方火,还得摸准当地人的喜好。

现在的竞争格局也挺有意思,ReelShort和DramaBox这两个平台,差不多占了近一半的收入,算是“双寡头”。

但本土平台也在崛起,比如乌克兰的MyDrama、韩国的Vigloo,印度的KukuTV甚至冲进了下载量前三

更值得注意的是,前10个应用的下载量占比降了,但收入占比反而升了,这说明能留住用户、能赚钱的平台,优势越来越大,小平台想突围怕是更难了

能走得远,靠产业链也靠技术

但坑也不少中国短剧能出海,成熟的产业链是底气,从IP创作、制作,到分发、营销、变现,每个环节都有专门的人做,配合得很默契。

平台和版权方是核心,能把内容高效地推到海外用户面前,赚钱的方式也不止一种,有靠广告的,有让用户付费的,还有“付费+广告”结合的。

欧美用户愿意付费,就重点做付费模式,东南亚用户对价格敏感,就让他们看广告换免费内容,这种灵活的方式还挺管用。

获客方面,主要靠三种方式,在Meta、Google、TikTok上做信息流广告。

这是最主要的,在应用商店推广,重点瞄准欧美高价值用户,还有程序化投放,不过现在还在探索阶段。

平台自己投、找代理商投、靠KOL和社交媒体分销,这三种方式也并行着来,多管齐下找用户。

AI在里面也帮了不少忙,制作的时候,AI能写剧本、做虚拟制片、智能剪辑,大大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比如影伙引擎这个平台,一个客户每个月能处理800部短剧。

运营的时候,AI能生成多语言的营销素材,还能分析用户数据,帮着优化内容,让投放更精准

爱奇艺的IQDubbing技术,还能解决多语言配音和字幕的问题,避免出现“中式英语”这样的尴尬,但问题也不能忽视。

版权就是个大麻烦,之前ReelShort就被说抄袭,AI训练用的素材有没有授权也说不清楚,搞不好就会陷入版权纠纷。

本土化也没那么容易,文化差异大,光靠翻译不行,得真正理解当地人的文化,不然内容很难被接受。

而且海外的政策法规不稳定,说不定哪天就出个新规定,影响内容传播。

再加上本土平台和巨头都进来了,竞争越来越激烈,想在这个市场里长久立足,还得不断解决这些问题。

总的来说,中国短剧出海这几年确实跑得很快,成了文化出海的一张新名片。

但想一直跑下去,不能只靠规模扩张,得在本土化、版权合规、技术创新上多下功夫。

未来要是能打通“IP孵化-制作-变现”的闭环,说不定能走得更远,让更多海外用户喜欢上中国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5

标签:科技   短剧   进化论   用户   内容   广告   平台   北美   下载量   东南亚   地方   中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