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深夜“停战”!预制菜国标“锁死”西贝,食客终于迎来福音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结尾

9月13日深夜,这场全网围观的“预制菜大战”随着罗永浩悄悄删除二十多条微博,留下一句“西贝的事告一段落,我要忙正事了”,突然按下了暂停键。

罗永浩发文

就在吃瓜群众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另一位餐饮界“老炮”、新辣道创始人李剑,却在直播间挂出了20万悬赏令,公开叫板罗永浩,为餐饮人“喊冤”,直播间瞬间涌入数万观众。

李剑

而就在同一天,新华社一篇题为《不怕你预制,怕你不告诉我》的评论冲上热搜,这短短一句话,就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切开了我国餐饮业预制菜的症结,让一直苦于辩解的贾国龙无地自容。

回过头来看整件事,西贝的贾国龙老板,可能真不是输在用了预制菜,而是吃了“墨水”的亏。

预制菜风波

事情的导火索很简单,在9月10日罗永浩去西贝吃了一顿饭,吃完心里堵得慌,这位向来以“较真”闻名的科技圈名人,在微博发了条吐槽:

“几乎全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

这话可捅了马蜂窝,半天时间转发就超过了5万次,评论区里也吵翻了天,有人附和着控诉西贝“唯利是图”,也有人觉得“连锁店为了口味统一,用半成品很正常”

本来顾客吐槽饭馆,也不足为奇,况且每个人的口味还不一样,但当自带流量、怼天怼地的罗永浩出面“吐槽”,必定会让一个品牌抖三抖,就算是作为餐饮界的明星企业西贝也不例外。

如今西贝的日营业额每天都下滑200万到300万,突然被推上风口浪尖,贾老板的反应显得有点乱了阵脚,他先是接受采访,斩钉截铁地否认,说“西贝所有菜品都不是预制菜”,还强调罗永浩点的那13道菜,没一道是预制菜。

他的逻辑是,只要提前把食材洗好、切好、腌好,属于“预加工”,到了店里还是厨师现炒的,听起来好像没毛病,但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很快就有人扒出贾国龙在2023年的一段采访视频,视频里他满面春风地说:

“好菜都是预制出来的,越高级的菜预制程度越高,这是餐饮趋势。”

这前后矛盾的说法,一下子让“贾国龙自相矛盾”的词条冲上了热搜,阅读量超过5000万,让他无地自容。

更要命的是,媒体记者直接摸进了西贝的后厨,这一探访不要紧,拍出来的画面让网友们彻底炸了锅。

镜头里,厨师拿着电磁炉加热一袋袋包装好的肉,手法生疏得像是头一天上班,之前被夸上天的手工馒头和莜面栳栳,原来也是提前蒸好冷藏,客人要吃了再拿出来复热一下。

眼看败下阵来,贾国龙急的直接喊话“宁可生意不做,是非必须得辩”,而老罗看到贾国龙要较真到底,直接甩出10万块悬赏,称谁能拿出西贝用预制菜的实锤证据,钱就归谁。

眼看贾老板在“自证清白”的泥潭里越陷越深,罗永浩那边已经把战场拉到了直播间,9月12号晚上,老罗的直播间里人山人海,峰值超过10万人。

他没再纠结西贝,反而提到了另一家餐饮品牌“老乡鸡”,说你看人家,菜单上明明白白标注了哪些是现炒,哪些是半预制,哪些是预制菜,让顾客自己选,吃得明明白白,心里也踏实。

老罗这招“拉踩”,瞬间就把问题的核心从“西贝用没用预制菜”拔高到了“消费者有没有知情权”的层面。

就在罗永浩几乎要大获全胜的时候,餐饮界有人坐不住了,信良记的董事长李剑,一个在餐饮行业摸爬滚打了30年的“老炮儿”站了出来,有意思的是,李剑和罗永浩还是朋友,老罗直播首秀卖的小龙虾,就是李剑供的货。

但这次,李剑公开叫板,在自己的直播间挂出了“20万悬赏令”,比老罗还高一倍。

李剑的观点很犀利,他说:“罗永浩把‘现炒’和‘健康’划等号,把‘预制’和‘垃圾’划等号,这是在误导消费者,会把整个行业带偏。”

他悬赏20万也不是找西贝的茬,而是面向全国所有连锁餐饮企业,谁能证明自家完全不用任何冷冻原料和添加剂,这20万就给谁,他想用这种方式告诉大家,在现代餐饮工业体系下,完全的“鸡现宰、猪现杀”是不现实的,而且未必安全。

李剑认为,消费者应该关心的是原料好不好、卫生不卫生,而不是死磕“是不是现炒”,菜市场的鲜肉可能没经过检疫,反而品牌冷冻肉经过低温处理,更能保证食品安全。

很快李剑的直播吸引了40多万人观看,评论区也吵成了两派,有人说“终于有餐饮人出来说句公道话了”,也有人怼他“你就是做预制菜生意的,当然帮预制菜说话”,李剑的回应也很坦诚,他说自己不是给谁洗白,就是怕错误的舆论把行业带入死胡同,最后成本上涨,买单的还是消费者。

就在罗永浩和李剑两位“大佬”隔空对战,网友们站队吵得不亦乐乎时,真正能“定调”的声音出现了。

9月14日,人民日报发文,先是明确了官方对“预制菜”的定义:那些以农产品为原料,经过工业化预加工,需要加热或熟制后才能吃的预包装菜肴才叫预制菜,像只是洗洗切切的净菜,还有速冻饺子、馒头这些主食,都不算在内。

这个定义一出来,很多人才恍然大悟,原来大家吵了半天,连概念都没搞清楚。

紧接着,新华社的评论更是直击要害,文章标题就叫《不怕你预制,怕你不告诉我》,评论里说,这场争论背后,真正核心的是消费者对于知情权的关切,以及对餐饮质量的诉求。

这短短一句话,被业内解读为给整个事件定了性,说白了,用不用预制菜不是原罪,“用了却藏着掖着,把顾客当傻子”,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而西贝从头到尾,都在纠结于“我这不是预制菜”的定义之争,恰恰忽略了消费者最在意的“知情权”。

权威媒体的发声,像一盆冷水浇醒了还在缠斗的各方,罗永浩也见好就收,在9月13日深夜删除了二十多条相关微博,留下一句“西贝的事告一段落,我要忙正事”,潇洒离场。

如今,风波渐渐平息。西贝也开始亡羊补牢,不仅暂停了后厨参观,还发布了致歉信,承诺将牛肉饼、烤羊肉串等八道菜品改为门店现做,并在10月前完成调整。

有店员透露,公司已经要求门店如实告知菜品加工方式,新菜单上也开始标注“现炒”或“中央厨房预加工”等字样,回看这惊心动魄的五天,贾国龙老板到底输在哪?

他可能真的不是输在用了预制菜,也不是口才不如罗永浩,而是输在了对消费者心理的误判,输在了公关策略的僵化。

他把一个可以通过真诚沟通解决的消费问题,硬生生升级成了个人恩怨和企业信誉的对赌,甚至在内部群里称罗永浩为“网络黑社会”,彻底激化了矛盾。

如今,由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经通过审查,即将公开征求意见,当标准落地,预制菜的使用和公示将有法可依。

但法规是底线,消费者的信任才是企业的生命线,预制菜是餐饮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本身没有原罪,但如何让消费者“吃得明白、吃得放心”,才是所有餐饮人未来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

信息来源:

红星新闻2025.09.14《信良记董事长李剑公开叫板罗永浩,悬赏20万元寻找不用任何冷冻原料和添加剂的餐馆》

新华社2025.09.13《不怕你预制,怕你不告诉我》

极目新闻2025.09.13《“西贝日营业额估计会掉200万到300万”,创始人贾国龙:我现在陷入自证清白循环》

湖南日报2025.09.13《餐厅预制菜需要明示!国标草案已过审》

封面新闻2025.09.14《罗永浩发文:西贝的事可以告一段落了》

新浪财经2025.09.12《贾国龙:不否认此前“越高级预制程度越高”言论,红烧肉都得预制很长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7

标签:科技   食客   国标   福音   深夜   罗永浩   餐饮   消费者   新华社   知情权   发文   吃得   老板   加工   较真   原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