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利好来了!刚刚公布
据【中国基金报】报道
2025年10月份CPI由降转涨,PPI降幅收窄——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解读2025年10月份CPI和PPI数据。
10月份,扩内需等政策措施持续显效,叠加国庆、中秋长假带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0.2%,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2%,涨幅连续第6个月扩大。受国内部分行业供需关系改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传导等因素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为年内首次上涨;同比下降2.1%,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连续第3个月收窄。
摘自:“中国基金报”微信公众号
2
利好来了!国办重磅发布!
据【中国基金报】报道
利好来了!事关新场景大规模应用。
11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 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表示,场景是用于系统性验证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产业化应用以及配套基础设施、商业模式、制度政策的具体情境,是连接技术和产业、打通研发和市场的桥梁,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对促进新技术新产品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具有重要牵引作用。
摘自:“中国基金报”微信公众号
3
刚刚!商务部重磅公告
据【中国基金报】报道
11月9日,商务部公告2025年72号发布:
经批准,自即日起至2026年11月27日,商务部公告2024年第46号(《关于加强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管制的公告》)第二款暂停实施。
摘自:“中国基金报”微信公众号
4
黄金,大消息!央行又出手
据【中国基金报】报道
最新数据显示,央行连续第12个月增持黄金!
11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433.43亿美元,较9月末的33386.58亿美元上升约47亿美元,升幅为0.14%。这是我国外汇储备连续第23个月站上3.2万亿美元大关。
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主要受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黄金储备方面,央行连续第12个月增持黄金。
摘自:“中国基金报”微信公众号
5
又一超级工程来了!
据【中国基金报】报道
千年都江堰灌区将迎新水源!中国启动西部水利工程!
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都江堰灌区将迎来新水源。位于中国西部省份四川的“引大济岷”工程7日正式启动建设,将调大渡河水入成都平原,与岷江形成双水源,为成都平原经济圈“解渴”。
摘自:“中国基金报”微信公众号
6
财政部,最新部署!
据【券商中国】报道
11月7日,财政部发布《2025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下称《报告》),回顾上半年财政运行情况,并展望下一步财政政策方向。
《报告》总结称,2025年以来,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接续发力,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加强与其他政策协同,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展望后续财政政策,《报告》提出将做好六方面重点工作,包括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继续实施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对重点领域的个人消费贷款和相关行业经营主体贷款给予财政贴息,激发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潜力等。
摘自:“券商中国”微信公众号
7
证监会、财政部,联合发布!
据【券商中国】报道
11月7日,中国证监会与财政部发布了《证券结算风险基金管理办法》(下称《办法》),自2025年12月8日起施行。本次修订,对风险基金的交纳比例实行差异化调整。权益类品种由成交金额的十万分之三下调至百万分之九,将证券登记结算机构提取风险基金的比例由按照业务收入、收益的百分之二十调整为百分之九。
摘自:“券商中国”微信公众号
8
欧盟妥协了?AI,突传大消息!
据【券商中国】报道
最新报道显示,在大型科技公司和美国政府的巨大压力下,欧盟委员会正考虑暂停执行《人工智能法案》部分条款。此外,欧盟建议将违反AI透明度的罚款执行推迟至2027年8月。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于去年8月正式生效,该法案是全球首部全面监管人工智能的法规,被称为全球最严格的AI监管框架。今年8月份,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发帖,威胁对“实施数字税、数字服务立法或数字市场法规的国家”加征高额关税。
摘自:“券商中国”微信公众号
9
煤价起飞!
据【券商中国】报道
进入11月后,冷空气活动逐步频繁,北方冬季取暖已经陆续开启,动力煤价格持续走高,突破800元/吨关口,创下年内新高。
作为2016年供给侧改革的成功标杆,煤炭行业在“反内卷”方面“一马当先”,三季度港口动力煤价格指数环比上涨超6%,11月份之后涨幅扩大,突破800元/吨大关。在煤炭整体供应增量受到约束的背景下,煤炭企业盈利情况明显好转,第三季度重点上市煤炭企业盈利环比上升超20%。
摘自:“券商中国”微信公众号
10
两大新能源金属来了!
据【券商中国】报道
11月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通知,正式批准广州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广期所”)铂、钯期货和期权的注册。这意味着广期所继工业硅、碳酸锂、多晶硅等品种后,在新能源领域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铂、钯价格波动较大,过去十年波动率在金属中位居前列,下游相关产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迫切需要通过有效的市场工具来进行价格风险管理。
摘自:“券商中国”微信公众号
近一周市场回顾
近一周市场回暖,多数指数上涨。红利指数、上证指数、上证50涨幅靠前,科创50、中证1000涨幅较小,中证500、科创综指等指数下跌。
中信行业板块方面:电力设备及新能源、钢铁、石油石化指数涨幅居前;医药、计算机、综合金融指数跌幅居前。




数据来源:同花顺,20251107
本周新股
20251110-20251114

股市评论
基本面分析
国内方面:
国内的贸易数据还不错。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前10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7.3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
其中,出口22.12万亿元,同比增长6.2%;进口15.19万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单独看10月份,出口同比降了-0.8%,但进口同比增长了1.4%,这已经是连续第5个月增长了,说明内需在恢复。
海外方面:
海外,美国的制造业在放缓。
美国10月的ISM制造业PMI指数是48.7,不及预期的49.5和前值的49.1。这意味着美国制造业还在收缩。
不过,有个好消息:物价支付指数(代表通胀压力)降到了58,这是今年初以来的最低水平。
说明美国经济在降温(就业走弱、产出萎缩),通胀压力也在减轻。
后市展望
我们认为市场有望蓄力再向上,整体下行风险有限。
这个判断主要基于三个因素的共振:
外部摩擦暂缓:中美会谈取得阶段性进展,利好风险偏好回升。
国内政策明晰:“十五五”规划建议落地,整体更倾向高质量发展,结构上支持科技和现代化产业,中长期利好“新质生产力”。
企业盈利改善:企业盈利增速提升与上市公司业绩改善互相印证。
配置策略上,我们建议继续积极应对,围绕景气预期向好的性价比方向把握配置良机。
具体可以关注几个方向:
“以内为主”的成长股:这是政策发力的重点。比如新经济方面的自主可控(AI软件、AI芯片、半导体设备&材料、航发等)、情绪消费(茶饮餐饮、金饰等)。
传统经济里的“反内卷”:一些供需格局好的行业,比如硅料、煤炭、钢铁、铜冶炼等。
业绩已兑现的方向:比如北美算力、创新药这些,可以等待预期进一步验证后的合力。
此外,下周的数据很重要:国内要看周五的10月社零(预测值2.8%)和工业增加值数据(预测值5.5%)。海外要盯住周四的美国10月CPI(通胀),目前市场预测值是3.1%,比前值3.0%要高一点。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更新时间:2025-11-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