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常年折腾数码装备的博主,我对AI眼镜的印象一直停留在“笨重、突兀、戴不出门”——直到摸到斗战者G1。这款来酷科技旗下的全新品牌斗战者眼镜首作,顶着“全球首款半框AI眼镜”的标签,还把重量压到了37克,再加上高通骁龙芯片和联想天禧AI生态加持,号称要做“年轻人的硬核战斗装备”。
到底它能不能打破“AI眼镜=科技累赘”的魔咒?我带着它跑了通勤、上课、探店、户外四种场景,从颜值到功能实测了3天,今天就来跟大家聊聊:这副半框AI眼镜,到底值不值得年轻人冲?
一、外观:半框设计真的“不社死”,37克轻到忘了戴
先抛结论:斗战者G1是我见过少数“能日常戴出门”的AI眼镜——没有全框眼镜的厚重感,也没有夸张的镜片凸起,从侧面看和普通半框太阳镜几乎没区别。
目前,斗战者G1只有巧克力棕一个配色,镜架是棕色亮光TR90材质,镜片边缘做了窄边处理,正面看只有细细的半框线条,不会像某些AI眼镜那样“遮半张脸”。镜腿前端印着斗战者的品牌logo,图形不大,低调又带点辨识度。
官方说净重37克(不含镜片),我用厨房秤实测46克(含平光镜),如果换上近视镜片,可能会有50-60克。这个重量比普通近视眼镜要重0.5-1倍,不能说轻,但是还在可承受的区间。
镜架材质是TR90尼龙材质,摸起来温润扎实,轻压不变形,不用担心不小心坐弯。内置转轴,具有一定的回弹⼒。穿戴时,镜腿可以外扩⻆度-5°〜+10°,穿戴很方便。镜腿末端有下弯弧形,贴在耳后不硌肉,也能增加摩擦力——这点后面运动场景会用到。
充电接口在镜架的鼻梁处,双触点式,是专用接口,需要配合眼镜盒充电触点才能使用。平时,眼镜收纳时,就在盒子里自动充电了。
左侧镜腿前端内侧电源开关,不用瞎摸找按键。右侧镜腿上部前端有一个拍照键,按键呈凸起长条形,和镜腿其他部分有区别,盲操作时能通过触感定位,这点细节很加分。
二、佩戴:连续戴2小时不压鼻,运动时不滑
AI眼镜的“死穴”之一就是佩戴舒适度——很多产品要么压鼻梁,要么夹头,戴1小时就想摘。斗战者G1的半框设计在这方面有天然优势,实测下来表现超出预期。
我属于“高鼻梁+宽脸”,平时戴全框眼镜久了鼻梁会有红印。这次连续戴斗战者G1写稿2小时,摘下后摸鼻梁,只有轻微压感,没有红印——半框设计减少了镜片对鼻梁的压力,比全框舒服太多。
如果本身戴近视镜,也能叠戴斗战者G1(镜片是平光的,不影响近视镜视物)。实测叠戴1小时,耳朵和鼻梁没有“双重压迫感”,就是整体会有点“重”,建议近视用户优先使用斗战者G1搭配的免费配镜定制服务。
某天早上戴着它快走30分钟(速度6km/h),没有出现“往下滑”的情况。遇到阵风时,眼镜会轻微晃动,但不会移位——比我之前戴的普通太阳镜稳,那些担心“运动时戴不住”的朋友可以放心。
唯一要注意的是跑步时:我试了慢跑10分钟(配速7分),虽然没掉,但镜腿和耳后有轻微摩擦感,长时间跑可能会不舒服,更适合“轻度运动”而非“高强度训练”。
三、硬件性能:高通骁龙芯片不卡顿,续航撑完一整天
AI眼镜的流畅度全看芯片,斗战者G1搭载的第一代骁龙AR1,是由高通公司专为AR设计的移动处理器。实测下来应对日常功能完全够用,没有出现“卡顿、延迟”的情况。
测试了“语音助手-图像识别-拍摄”三连切:喊“打开图像识别”,0.5秒就有语音反馈“已开启”;识别完商品后马上切“拍摄”,画面秒加载,没有卡顿。
连续拍摄1440P视频30分钟(高负载场景),用测温枪测镜腿触控区域,温度38.2℃,只有轻微温热感,不会像某些设备那样“烫耳朵”。日常用“语音助手+翻译”,几乎感受不到发热,夏天戴也没问题。
斗战者G1101内置了173mAh电池,它能用一天吗?我做了个“模拟全天使用”测试:
• 早8点:语音助手查天气(1分钟),听半小时音乐(30%音量)
• 午12点:拍午餐vlog(3分钟1440P视频)、翻译英文菜单(2分钟)、听半小时音乐(40%音量)
• 晚6点:拍地铁口晚霞(3分钟)
• 晚8点:剩余电量5%
按这个强度,一天下来完全不用中途充电,比很多“续航4小时就歇菜”的AI眼镜靠谱。充电速度也方便,眼镜盒内置3000mAh电池,应急补电很方便。
四、核心功能实测:年轻人高频场景全覆盖,翻译、拍摄最实用
斗战者G1的功能不算“堆料多”,但每一个都踩在年轻人的高频需求上——没有花里胡哨的“元宇宙”“AR导航”(这些功能目前实用性太低),反而把“语音助手、图像识别、翻译、拍摄”这四个核心功能做扎实了。首先,手机上先安装“智享家”app与眼镜进行配对。
最常用的功能就是语音助手,毕竟“手没空时喊一声”比“摸镜腿操作”方便。测试了三个场景:
• 安静办公室(30分贝):喊“打开拍摄”“查明天天气”,10次有10次识别对,响应速度0.5秒左右,比手机语音助手快(手机要等1秒)。
• 地铁车厢(60分贝):早晚高峰的地铁里,喊“暂停拍摄”“调小音量”,10次识别对9次,只有1次因为旁边有人大声说话没识别到——这个准确率在嘈杂环境里算很高了。
• 户外风噪(40分贝):公园快走时(有风),喊“开始录音”“关闭背光”,10次识别对8次,风噪对识别影响不大。
不过,语音助手支持的指令不算多,但基本够用:基本就是“打开/关闭XX功能”“翻译XX”“查天气”“录音”,没有复杂的功能比如指挥手机去干什么,所有指令都是围绕眼镜本身去,这点很务实。
图像识别是“解放双手”的关键功能,它的实时图像识别,基本都是全图识别,像在写作文,很细致。需要在主体比较突出的场景,才会重点识别中心物,这点,我们在识图时要特别注意。希望在后续会更新优化这一块。
实时翻译功能目前只支持中译英、英译中两种模式,日常场景够用。不过,如果能尽快加入日语翻译,就更好了。毕竟年轻人嘛,是比较爱“学习”的。
拍摄是我最惊喜的功能——毕竟37克的眼镜本体,能拍出不糊的视频已经不错。但是斗战者G1在这一块特意加了料,其配备了Sony IMX681 传感器 ,可以拍摄12MP像素照片,1440P@30FPS + EIS 视频,还⽀持HDR等多种图像增强算法,还加了防抖。
• 画质:1440P/30帧视频,白天拍户外风景,天空细节都清晰;室内拍笔记,文字能看清(但不能放大到“看清小字”,毕竟镜头尺寸有限)。和手机1080P比,色彩偏真实,没有过度饱和,特别是默认竖版视频,很适合拍vlog。
• 防抖:走路拍vlog,画面晃动幅度比手机“无防抖”小很多,基本能看;但跑步拍会糊,适合“慢走/静止”拍摄。
• 存储:2GB RAM + 32GB ROM,拍1分钟1440P视频占150MB左右,32GB卡能拍几小时,完全够用。
• 视角:因为第一人称视角拍摄,所见即所得,所以比较适合大而全的广角图,不适合特写。
七、总结:谁该买?谁慎买?
1. 首选人群(闭眼冲)
• 骑行爱好者:记录骑行日常,接听电话、听音乐,一机多用;
• 联想生态用户(手机/电脑是联想):能享受到完整生态联动,效率拉满;
• vlog爱好者:37克轻便,1440P防抖拍摄,出门不用带相机+手机;
• 学生党/职场新人:需要“拍笔记、翻译、日常戴不社死”,预算1500-2000。
2. 慎选人群(再想想)
• 高强度运动党:剧烈跑步时会晃,更适合轻度运动;
• 视力特殊且无法适配的人群:虽然支持免费定制镜片,但高度散光、双眼度数差异大灯复杂情况,可能会影响佩戴感受
•
3. 一句话总结
斗战者G1101是“年轻人的第一副‘实用向’AI眼镜”——它没有追求“全功能堆料”,而是把“轻便、颜值、日常高频功能”做到了极致,尤其适合那些“想尝试AI眼镜,但又怕‘戴不出门’”的用户。
如果后续能优化生态绑定和误触问题,它很可能成为“AI眼镜里的爆品”。至少现在,我已经把它当成“日常通勤必备”——毕竟能揣兜、不社死、还能拍vlog的AI眼镜,真的没第二款了。
更新时间:2025-09-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