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7月,国际形势跌宕。全球贸易额增速下滑,亚太安全摩擦频发,台海局势牵动多国神经。麦肯锡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供应链重构造成亚洲区域贸易额同比下滑3.9%。
IMF和联合国贸发会议最新年度数据证实,亚太新兴市场资本流动性降至十年最低。世界在变,规则需要重申。李显龙,一位卸任但影响力未减的新加坡前总理,再次将“一中原则”与中美关系的复杂博弈推上风口浪尖。
2023年10月,在新加坡亚洲前瞻峰会闭幕式上,李显龙一语中的:一个中国原则是全球政治架构的基石。几乎所有联合国成员国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唯一合法政府。李显龙的表态不是孤立言论。根据2025年联合国官方最新成员国名单,承认“一中”的国家已超过180个,这一数字体现出国际主流共识的坚实。
与西方对乌克兰危机的普遍反应截然不同,李显龙强调,台湾问题不应被简单类比。台湾并非联合国成员,也不具备独立主权国家地位。
如果将台海危机完全等同于乌克兰,全球将陷入对国际秩序的误判。这种风险,在2025年台海周边军事演习频率创十年新高的背景下,愈加现实。
李显龙还警告,台海不是两极对峙的舞台,而是大陆、台湾、美国三方互动的复杂棋局。他特意提及2001年南海撞机事件,提醒各方:误判只需一瞬。上半年,台海周边已有三起军事误判险些酿成冲突,亚洲安全形势高度紧绷。新加坡、东盟及亚太多国的战略选择因此更趋谨慎。
李显龙的发言并非只为新加坡发声。7月,新加坡经济学会年会上,他再次强调,全球多边体系仍是世界经济的主干。
WTO年报数据显示,尽管美国在贸易政策上表现出更强烈的双边倾向,但2024年全球90%以上的贸易仍在多边框架下进行。欧盟、东盟、RCEP等区域合作机制在2025年表现出更强的韧性和创新活力。
李显龙对美国的多边退场保持警惕。他指出,美国无论如何也不能废除经济规律。即便短期内以保护主义、关税壁垒自保,全球供应链依存度依然让美国无法独善其身。
世界银行最新数据显示,美国进口稀土、半导体等关键材料的依赖度非但未降,反而因产业链外迁有所提升。
在他看来,面对美国“暂时离席”,全球各国应主动深化多边合作。东盟、RCEP、CPTPP等机制正在加速推动亚洲一体化进程。
东盟内部贸易比重创历史新高,超过30%的贸易额实现区域内流通。面对多边体系的动荡,李显龙主张“世界暂时少一国”,其他国家应继续坚持规则主导、互利共赢。
新加坡在大国博弈中选择“灵活下注”,并非孤例。7月,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发布《区域安全与经济合作年度报告》,明确指出东盟绝大多数成员国反对选边站队,主张在中美之间获取最大经济利益。印尼、马来西亚、越南等国经贸数据表明,对华出口和投资依赖度持续上升,但在安全政策上与美方保持互动。
日本和韩国虽为美国盟友,但上半年对华贸易额仍居各自双边贸易之首,显示出经济与安全多层次博弈的现实。
菲律宾在南海争端中摇摆不定,既向美国寻求安全保障,也积极吸引中国投资。区域内多国在全球供应链重组大潮下,选择务实而非对抗。
李显龙深知,新加坡经济高度依赖全球贸易与金融流动。2024年新加坡GDP增速降至2.1%,创下近五年新低。面对中美贸易摩擦、区域供应链调整、全球资本回流美国等外部挑战,新加坡的平衡外交更显必要。
李显龙在2023年亚洲前瞻峰会和2025年新加坡经济学会年会上的发言,反复提及中国应在全球体系中做出“让步”,主动适应既有规则。这一观点引发广泛讨论。
全球主流经济媒体普遍关注,G20框架下中国与美国、欧盟的贸易磋商密集重启,显示各方都在寻求新的平衡点。
IMF和高盛联合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2024年中国出口占全球份额依然高达14%,但美国加征关税、科技限制措施持续发酵,全球产业链分工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亚投行等新型国际合作机制,正成为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补充,但与WTO等传统框架之间的协调与竞争也更加激烈。
李显龙的“让步”主张,实质上是要求中国在遵守国际规则的同时,展现更大开放姿态,缓解外部紧张情绪。事实上上半年,中国在汽车、金融、数字贸易等领域推出多项市场准入新举措,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但对台湾、南海等核心利益问题,中国立场毫不动摇。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持续加码区域围堵,中国则加速推进高科技自主创新和内循环战略,双方竞争与合作并存。
WTO创始成员国数量已超160个,30年来全球贸易额从5万亿美元增至33万亿美元,平均关税降至5%以下。
WTO年中报告显示,全球贸易规则面临的最大风险来自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最新表态,未来将继续加强本国产业回流政策,欧盟则在数字税、绿色关税等议题上与美国分歧加剧。
区域多边合作成为各国应对不确定性的共同选择。CPTPP、RCEP等新型自贸区不断扩员,2025年亚太区域内部贸易占比首次突破35%。新加坡、越南等国积极推动多边数字贸易规则创新,在全球供应链数字化浪潮中占得先机。
李显龙强调,任何国家都无法违背经济规律,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趋势无法被逆转。即使美国“暂时离场”,多边体系依然具备自我修复与发展能力。
多边合作强调灵活性,不要求所有国家意见一致,能合作的国家先行,不合作的国家逐步跟进,最大限度激活区域与全球经济。
参考资料:
央广网:2025-07-20 15:03:白话拆解|李显龙:无论美国“是否回头” 多边合作都应“继续前行”
更新时间:2025-07-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