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文 |昕昕
2025年9月底荷兰突然搞了波“突袭”,把闻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导体147亿核心资产给冻了,连全球30个关联公司都没放过,最后居然靠法院裁决把中方控制权给架空了。
《金融时报》都喊这是“史无前例”,说白了就是地缘政治和生意算计搅在一起的大瓜,比电视剧还刺激!
先扒扒这事儿的“剧本”咋写的,根本不是临时起意,而是三股力量凑一块儿演的“鸿门宴”。
最直接的推手就是美国,去年12月把闻泰拉进“实体清单”还不够,今年又搞出个“50%连坐规则”,安世作为子公司直接躺枪。
荷兰这波纯属“小弟帮大哥办事”,毕竟是美欧科技同盟的关键成员,主打一个积极配合。
但荷兰自己的小算盘打得更响!这国家是ASML的老家,一方面靠中国市场吃饭(ASML近 40% 营收来自中国),另一方面又想拍美国马屁换政策松动,典型的“两边讨好”。
安世可是全球车规级芯片的龙头大哥,把它扣下来既能装出“对华强硬”的样子,又能把这肥肉变成“欧洲技术资产”,刚好踩中欧盟《芯片法案》想搞本土半导体生态的点,简直是一举多得的“算盘精”操作。
更绝的是内部有人“递刀”,安世的中外管理层早就不对付了:中方想把产能搬回中国,外籍团队非要守着欧洲地盘。
荷兰籍CFO带头三个高管趁机给法院递申请,跟政府指令完美配合,这不就相当于“里应外合”夺了权?
这波操作的冲击简直是“连环炸”,先遭殃的就是闻泰和安世本身,安世现在表面上还在生产,实际上已经被“托管”了。
中方CEO被炒,法院派来的独立董事掌权,99%股权被没收托管,就给中方留了1股意思意思,只能拿点分红当安慰奖。
知识产权一冻,研发直接卡壳,连跟宝马、大众这些大客户的合作都悬了,供应链怕是要出乱子。
闻泰更是惨到姥姥家,自从剥离了ODM业务,68%的营收都靠安世撑着,现在核心资产被掏走,基本面直接崩了。
10月13日复牌那天股价跌得像坐跳楼机,还有26.67亿的高位融资余额,搞不好要触发连环平仓,这波血亏真的心疼,好在闻泰硬气了一把,直接骂这是“地缘政治偏见下的夺权”,还找律师准备打官司。
整个半导体行业更是被吓得“集体噤声”,本来2025年上半年中企对欧洲半导体的并购就跌了57%,荷兰这波操作直接把信任底裤都扒没了——合着就算合规做生意,中资也可能被按上“国家安全”的帽子抢走?
更麻烦的是全球产业链要抖三抖,安世伺候着全球2.5万家客户,车规级芯片要是断供,汽车行业怕是又要闹“芯片荒”。
现在各国都开始搞“封闭供应链”,本来好好的全球协同搞成这样,纯属“科技武器化”造的孽。
说到底,这就是中美科技博弈的新战场,荷兰只是被推到前面的“桥头堡”,美国想用“实体清单+连坐”把中国芯片路堵死,荷兰帮着动手遏制中国车规半导体突破。
但博弈这事儿从来都是双向的,中国稀土出口一管制,ASML核心部件就卡壳了,要知道 ASML 36%的收入都靠中国市场呢!
荷兰这波“走钢丝”真是惊险,一边加速中美脱钩,一边自己可能既丢市场又得罪人,纯属给自己挖坑。
现在各方都在掰手腕,中国外交部已经发话了,林剑直接怼荷兰泛化“国家安全”,摆明了要护着企业。
闻泰也赶紧抱政府大腿求支持,至于结局,大概有三种可能:最差是安世被彻底抢走,闻泰几百亿打水漂;中等是当个“甩手掌柜股东”,只能分红没话语权;最好是能抢回点控制权,但肯定得耗很久。
参考2023年英国抢安世资产的事儿,大概率是“有条件妥协”——荷兰解冻点资产,换中国给ASML投钱,顺便默认欧洲在AI和半导体的主导权,说到底还是看中美荷三方谁拳头更硬。
最后不得不说,这事儿给中国半导体行业敲了个大警钟:靠买技术根本靠不住,人家说抢就抢,只有自己搞自主创新,才能在这波地缘博弈里站得稳。
更新时间:2025-10-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