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还没到,消费风向又变了!AI抢低价酒店,消费者不再花冤枉钱

打开旅游APP订国庆行程的人最近发现,界面变了,不再是密密麻麻的酒店列表和机票价格,取而代之的是AI助手主动问“要不要帮你规划3天2晚的错峰路线”。

输入“带老人去西安”,立刻弹出含景区轮椅租赁、低台阶酒店的全套方案。

八天超级黄金周搅动起文旅消费热潮,携程数据显示平台跨省游订单比去年多了45%,美团预测出游高峰要从9月27日持续到10月12日。

热闹的消费背后,携程、美团、阿里、京东的战场早已换了主角,AI成了新武器,曾经“7(携程系)+2(美团)+1(飞猪)”的市场格局,正在被技术悄悄改写。

订酒店不用翻百条评论?AI直接给“最优解”

普通人最直观的感受是,做旅游攻略变懒了,以前花两小时对比酒店位置、看差评,现在对着AI说需求,方案直接出来。

美团刚上线的AI搜索助手“小团”成了不少人的新工具,输入“上海迪士尼附近、含早餐、预算800内”,它不会罗列几十家酒店,而是直接推荐3个选项。

这类精准信息,还能自动挖出隐藏的团购券,有用户晒出截图,说AI帮自己省了近200元,还避开了评论里提到的“隔音差”房型。

飞猪的AI“问一问”玩出了新花样,去博物馆玩的时候拍张文物照片,它不光说得出年代,还能讲背后的故事。

有人拍了后母戊鼎,AI立刻补充1939年村民藏鼎避祸的细节,比导游讲得还细,最近它又加了拼假功能,能自动算出自驾、高铁两种行程的预算,连景区门票预约时间都帮着记。

阿里系的高德更懂本地消费,它的“扫街榜”不用商家付费排名,全靠用户实际到店轨迹算出来。AI“小高老师”会根据这个榜单推荐“本地人常去的早餐店”,而不是游客扎堆的网红店。

数据显示,高德每天要响应1.2亿次这类AI搜索请求,推荐6300多万个生活服务点位。

商家靠AI多接单

AI不只是帮游客省事,更是商家的“增收利器”,以前酒店老板要自己盯价格、排人力,现在AI全帮着搞定。

美团专门给酒店做了个叫“既白”的AI工具,能实时盯着200多个数据,比如周边景区人流、竞品价格、节假日趋势,自动调整房价。

淡季的时候能把入住率拉高一成五到两成,旺季还能算出“卖贵多少不影响预订”,空房率能控制在5%以内,小酒店老板都说,以前半夜还在调价格,现在躺着就能赚钱。

携程的AI客服帮商家留住了外国客人,上海珍宝酒店以前处理境外咨询要半天,客人早等不及走了,用上携程的多语言AI客服后,30分钟就能回复完,上半年入境订单占比直接涨了75%。

美团还给商家准备了AI排班专员,人力配置效率能提30%,服务员不用再忙的时候扎堆、闲的时候发呆。

同程旅行的AI更懂细节,它的智能房态系统能预测哪天会满房,提前提醒老板备货;能耗优化功能能自动调空调温度,中小酒店一个月能省不少电费。

这些以前只有连锁酒店能用得起的技术,现在AI让小商家也能用上了。

不能靠技术玩“价格猫腻”

AI再厉害,也不能没规矩,这个黄金周前,郑州市场监管局就给OTA平台划了红线:不许用技术操控价格。

这事跟携程的一则整改通知有关,之前有商家投诉,要是不配合平台的低价促销,就会被限流、降权,相当于“不降价就封杀”。

监管部门直接要求携程删掉协议里的强制条款,公开算法规则,不能再搞“算法黑箱”。

这给所有平台敲了警钟,以前靠补贴、低价抢流量的玩法行不通了,AI得用在正地方。

现在各大平台都在调整算法,比如飞猪的价格推荐会标注“历史最低价”、“是否含服务费”,美团的AI调价会提醒商家“这是自主定价,可修改”,不敢再搞强制那一套。

游客的眼睛也越来越尖,马蜂窝数据显示,“十一去哪人少”的搜索量涨了200%,大家不再只看低价,更在意“有没有隐形消费”、“评价是不是真的”。

AI治理恶意差评、核实商家信息的功能,现在成了平台的必选项。

京东阿里搅局

老玩家在优化服务,新玩家带着AI玩法冲了进来,曾经的“7:2:1”格局有点稳不住了。

京东搞了个“AI+Robot+吃+住”的新模式,把酒店和餐饮绑得更紧,在合作酒店里,机器人能送外卖、收垃圾,AI会根据你的入住时间推荐附近的餐厅,甚至能提前点好餐,你到店就能吃。

京东预测,这种模式未来能撑起2000亿元的市场。

阿里系玩起了“组合拳”飞猪负责订机票酒店,高德负责找路、推荐美食,AI把两边数据打通。

比如你在飞猪订了杭州的酒店,高德立马推送“酒店步行10分钟的老字号面馆”,还附上路况提醒。这种无缝衔接,让用户很难再换平台。

携程也在加固护城河,搞了个“智旅未来”计划,要用AI赋能20万家酒店,它知道自己的优势在供应链,所以重点帮酒店做会员管理、复购转化,用技术把商家绑得更紧。

美团则靠着本地生活的底子,让AI把“住酒店”和“按摩”、“看电影”这些服务串起来,用户订酒店的时候顺手就把娱乐项目买了。

结语

这个黄金周的AI大战,其实是OTA行业的一次“换赛道”以前比谁补贴多、谁酒店多,现在比谁的AI更懂用户、更帮商家赚钱。

那些花里胡哨却不实用的AI迟早会被淘汰,用户要的不是“能聊天的机器人”,而是“能帮我避坑的助手”商家要的不是“花里胡哨的报告”,而是“能实实在在涨订单的工具”。

从这个角度看,AI能不能成,得看黄金周后的数据——用户是不是真的愿意依赖AI做攻略,商家是不是真的多赚了钱。

未来的市场格局,不会再是简单的数字比例。谁能把AI变成像水电一样的基础设施,既能帮游客省时间,又能帮商家降成本,还守得住监管的规矩,谁就能站到最后。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9

标签:科技   冤枉钱   低价   风向   国庆   消费者   酒店   商家   阿里   用户   平台   数据   价格   景区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