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先发布!这样重磅的表居然一次出两!尤其这史无前例的三文鱼盘

就在刚刚,朗格又重磅发布了两款新表。不过在谈这两只新表之前,我想先谈谈朗格的专利问题,这不是抢戏,而是前戏,不信你就往下看。


1877年,朗格表厂创始人费尔迪南多·阿道夫·朗格向当时新成立的专利机构“帝国专利局”递交了一箩筐的专利申请,其中一份叫做“跳秒结构”,而这项结构的发明要再往前倒退10年,也就是1867年。所谓跳秒结构,也就是钟表的秒针并不像我们常规意义上那种划过表盘的走法,而是每一秒跳动一次的走法。有人会觉得这不是电子石英表的秒针吗?没错,N年后确实是。但如果你以为这是石英表的发明那就露怯了,它的发明是机械机芯时代的产物。



2000年,也就是朗格品牌复苏后,又一份叫做“秒针归零”的专利被申请成功。秒针归零似乎是计时机芯所具备的标准配置,为什么还会有专利呢?因为朗格需要在大小三针上也实现这个功能,非但要实现,还要做得更好。我们知道秒针归零是一个非常容易产生磨擦损耗的功能,这也是为什么廉价机芯中的归零秒针时间长了以后容易出现抖动,归零不到位的情况(秒针对不准刻度60)。德国人的专利使用了心形轮,一片弹簧(用来压住摆轮),一套离合装置,这套设备共同工作的结果就是既能够实现秒针精准快速归零,也能尽可能的减少部件磨损——很好的解释了为啥朗格Datograph拥有蓝星上手感最好的计时机芯的原因。


手感绝佳的朗格计时表——Datograph


2008年,陀飞轮停摆的专利再次被申请下来。陀飞轮结构是不需要再过多解释的复杂机芯,但有没有发现陀飞轮除了机芯动能用完,否则一般是不会停下来的,哪怕你拔出表冠进行时间调整也不会停摆。因为启动和停摆需要动能,再从停摆到启动就需要更大的能量,这个可能会导致陀飞轮系统产生不可逆的损坏。朗格在2008年解决了这个问题,用一个V型弹簧在拔出表冠的时候压住摆轮,随后通过松开这个V型弹簧来重新启动摆轮。


为陀飞轮而设的停秒装置


2010年,恒定动力擒纵系统专利正式生效。很多人对机械机芯的动力系统存在误区,觉得在上满发条到动力用完的过程中动力都是恒定的。其实不然,别说那么长的时间段里会保持恒定,哪怕是摆轮左右摆动都会产生摆频的误差从而导致无法实现动力恒定。当然,更多的动力问题来自于前端,也就是在擒纵系统工作前就产生了。所谓擒纵,也就是将发条盒输出的动力进行定时切割,一擒一纵就是在分配限定动力的输出。所以我们所熟悉的芝麻链诞生了,目的是为了解决发条游丝从紧到松释放能量不同的问题(扭矩输出会从大到小)

朗格自己就有芝麻链的机芯,但它的恒定动力擒纵系统更聪明,因为它在发条盒和擒纵之间前置了一个能量储备结构,积蓄满多少时间的能量后进行一次释放,这样一来无论发条盒是不是芝麻链结构,都能够依靠这套前置系统来恒定输出给擒纵的能量始终保持一致。


恒定动力擒纵系统


其实对于朗格的专利,远远不止以上这些,但我觉得说到这里就够了。因为接下去要说的两只表,就完全使用到了上面的专利,对我来说,这两只表都太棒了,而唯一的遗憾就是我应该不是他们的目标客户。当然了,问题不在朗格,在我的存款余额。


1815陀飞轮腕表

首先就是1815陀飞轮,PT950材质的。乍一看你可能不觉得这是一只新表,但我告诉你它搭载的是一枚可以停秒、并且瞬间归零的陀飞轮的话,你还会觉得它不是一只新表吗?



黑色的大明火珐琅表盘是我喜欢的,而且一贯是朗格的高配传统,这块珐琅盘的底子是AU750而不是普通的不锈钢或陶瓷。用我做瓷器茶具的专业话说就是——银胎珐琅。有人觉得珐琅是咱们老祖宗的传承,其实误解了。贵金属胎做珐琅还真的就是欧洲人的发明,咱们老祖宗在他们的发明上继续发明了瓷胎珐琅。所以这块朗格的珐琅表盘真是欧洲人一脉相承的技术。



表壳直径为39.5mm,厚度为11.3mm,最近的大牌正装表有一个明显的优点就是口径都能控制在40mm以内,我一直觉得这是非常棒的取值范围,因为虽然我自己更喜欢35-38mm,但以现代人的审美来看似乎确实小了点,而超过40mm又开始有点为难衬衫袖口的尺寸了,所以40mm内,非常接近40mm就很好,既满足了现代人对手表大一点的审美需求,又满足了正装表真的别傻大傻大的着装要求。



表盘6点位置的陀飞轮挖孔直径几乎与表盘半径相同。如果早个5年10年我对表盘挖孔全部是持否定态度的,但人嘛,老了老了,审美也是会慢慢改变的。至少现在我就变得非常能接受开孔这件事了。但也不是什么审美突变,我对开孔的好看与否还是有要求的。比如开就开得彻底,千万别开个2/3甚至更小的直径,然后露出一个更小的摆轮,没有那个料,买啥比基尼呢?是不是这个道理?这只1815的陀飞轮开孔就非常适应我的新审美



至于它那颗Cal L102.1机芯具备的停秒和秒针归零的功能在上面专利部分已经作了说明了(知道为啥我说先说专利不是抢戏了吧),所以也就不多做赘述。相反倒是要把这颗陀飞轮放大了看一下——秒针轴承做了钻石端石!并且用了K金套筒。这个规格就相当高了,朗格早年生产的怀表中有一批叫做1A等级的产品,你可以理解为“最顶配”,而这种用钻石端石和K金套筒固定秒针的方式就是1A级怀表的配置。这是朗格1815系列陀飞轮腕表中的第五个型号,也是朗格所有产品中第十二只黑色珐琅盘手表,可见其分量之重了。



RICHARD LANGE 理查朗格跳秒腕表

第二只新款相比1815陀飞轮而言是我更爱的一只。它来自于理查朗格的产品线。



其实在2016年理查朗格就发布了一只跳秒。有人说那是规范针,我倒是不觉得。因为规范针的盘面结构来自于船钟,目的是区分时和分,确保不会误读。而理查朗格的跳秒则不仅仅局限于区分小时和分钟,而是通过一个正三角形结构将:秒针、时针、分针放置在三个互相有重叠的圆形区域内,最有趣的是,它将秒针的圆形设计成最大的那个,并且放置在左右对称于表盘的12点位置下面。分针和时针则都采用了偏心结构,而且圆形面积都要小于秒针,分别位于表盘4点和7点位置的空间。所以我不愿意说理查朗格的跳秒是规范针设计,因为它非常独特——而且我个人审美上超级爱这种看似不平衡的平衡设计(因为三个圆形区域的中心点能组成一个完全平衡的正三角形)


RICHARD LANGE 理查朗格跳秒腕表铂金白面款


再多说一句这个盘面的小故事,其实它是有典故的——18世纪萨克森著名天才制表师约翰·海因里希·赛菲尔德制作过一只“编号93”的精密天文台表,而当时这只编号93的盘面就是这样设计的。


“编号93”怀表


先来看机芯吧,3/4夹板在这只Cal L094.1上可以说缩小到了1/2,那一小部分原本需要遮盖的部分就是秒针归零和跳秒结构的裸露。可以看到一颗金色的圆形小轮子在三颗蓝钢螺丝和一枚黄金套筒下固定。这就是跳秒的轮子,每一秒钟它都会转动一点点。



至于原理,在前面谈专利的时候已经说到了,就是恒定动力系统的一种衍生。恒定动力系统是前置在擒纵系统之前的,将动力继续到一定程度再释放给擒纵,跳秒也是这种原理,每积蓄一秒钟的动力再释放给跳秒轮系,也就是我们能看到的这个金色轮子每一秒转动一点的效果。


动画演示L094.1机芯的跳秒机制


而更靠近表壳边缘的杠杆则是秒针归零的弹簧,每次拉出表冠或者推入表冠也能看到这套杠杆的运作是如何将秒针瞬间归零的。



摆轮夹板上的雕花和鹅颈微调不用多说,都是朗格表最标准的配置。值得一提的是理查朗格的跳秒使用的是自行研制的摆轮游丝,为什么要特别提这个?因为从上一代的理查朗格跳秒开始,朗格在摆轮游丝的结构上就开始使用宝玑式上饶游丝,这是在朗格中很少见的顶配规格,其实在其他豪华品牌中也很少用到,现代钟表机芯大多采用平游丝的结构,用宝玑上饶游丝的目的也是为了配合恒定动力擒纵系统输出更稳定的动力。因为这种游丝结构可以保证无论摆轮处于哪个位置,游丝都可以将自身重量的重心保持在正中心,以此减少因为重心偏移导致的游丝张紧产生误差。



整表的口径是39.9mm,之前谈过这个问题,就是刚刚好落在40mm以内,厚度10.6mm,比1815的陀飞轮略微再薄一些。朗格的表壳其实很不显大,尤其是他中壳采用磨砂处理,上下两层进行镜面抛光,加上底盖向内收缩一圈,所以上手后的实际视觉效果比数据还要再小那么一点点


同样尺寸的黑面理查朗格跳秒腕表的上手效果


之前的理查朗格跳秒采用的是白色和黑色表盘,新款改用了三文鱼色,也算是适应了时代潮流,这几年三文鱼色非常流行。不过朗格的三文鱼表盘也同样不是普通不锈钢的,而是AU750的玫瑰金。表壳材质并不是1815陀飞轮所使用的PT950,而是AU750的白金。



在小时和分钟盘交汇重叠的部分有一个小三角形区域,这个是动力显示,但和普通常规的现实格局不一样,朗格在这只跳秒的动力储备只剩10小时以内开始显示为红色,机芯的动力储备为42小时,以我的性格来设计的话,可能会在只剩5小时的时候才显示红色,5-10小时再选个橙色显示是不是更有意思一些?



两只表搭配的都是对应的贵金属针扣,为什么朗格品牌很少出现折叠扣的配置呢?虽然折叠扣显得更高级些,但它崩开的概率远远大于针扣。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要不是我从不在夏天佩戴折叠扣手表的话,可能我已经莫名掉了两三只折叠扣表了。我倒不是为了给针扣硬加码说它有多好,但如果有可能的话绝对要去看看朗格针扣的实物,最好是戴一下,我可以负责地说,所有的针扣结构里朗格的做法是最高级最地道最贴心的,它的针扣给皮带的空间是最大的,所以同样的佩戴,朗格表脱下来以后你会发现皮带上被针扣压出的痕迹是最轻的。要知道,买一根原厂皮带的价格是不菲的,朗格在针扣上的小心思绝对值得点赞的


朗格针扣(非新款)


最后按照国际惯例应该说一下两只新款的限量配额数字:1815陀飞轮是全球50只,理查朗格跳秒是全球100只。所以问价格已经没啥必要了,套用劳斯莱斯销售的一句玩笑话——进店问价格的都不是品牌的目标客户。


俞玮玮

(新浪微博:@沉默寡言的酱油蛋)

“蛋总陪你喝咖啡” & “修竹斋”品牌创始人。爱咖啡爱茶最终爱成了事业。至于其他更广泛的各种爱好,诸如:爱表,爱鞋,爱瓷器,爱家具,爱古典音乐......想想自己都害怕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7

标签:时尚   重磅   史无前例   秒针   摆轮   飞轮   机芯   动力   表盘   游丝   珐琅   结构   专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