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岁的王阿姨最近可愁坏了,从45岁起,白头发一冒头,她每隔两个月就要去理发店报到一次,这么多年来从未间断。
她还经常念叨:“人老了就得把白头发遮住,不然看着显老态。”家里人也都觉得这没啥大不了的。
可最近,老伴在网上瞧见一篇文章,说经常染发对身体有害,搞不好还会致癌。
王阿姨看到后,心里“咯噔”一下,直犯嘀咕:“我这都染了快20年了,难不成身体真的出问题了?”
她越想越害怕,第二天一大早就拉着老伴去医院做全面检查,结果竟然查出患有霍奇金淋巴瘤早期。
医生询问病史时,特别关注了她的染发习惯,并告诉她:“长期频繁染发可能与某些癌症发生存在一定关联,虽然不是直接病因,但也是需要注意的风险因素。”
这让王阿姨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染发习惯,也让很多同龄朋友开始担心:染发真的会致癌吗?我们还能安心染发吗?
01、染发真的会致癌?哈佛研究终于得出结论
关于染发剂是否致癌这个问题,医学界已经争论了整整50年。
早在1970年代,科学家就发现早期染发剂中的芳香胺类染料在动物实验中表现出致癌性,这一发现在当时引起了巨大恐慌,制造商们随即对配方进行了调整,移除了明确的致癌物质,但争议从未停止。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曾对4.6万名美国女性进行了8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使用永久性染发剂与乳腺癌风险增加相关,其中黑人女性的患病风险增加了45%,白人女性风险相对较低。
然而,2020年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发布的重磅研究更加令人瞩目,这项研究追踪了11万名女性长达36年,是目前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染发安全性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总体癌症风险并未明显增加,血液系统癌症风险也没有显著上升,但特定癌症,比如基底细胞癌、霍奇金淋巴瘤风险确实有所增加,乳腺癌、卵巢癌风险与累积暴露量呈正相关关系。
专家特别强调:我们不能将癌症的发生单独与染发剂划上等号,癌症的发生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相关,染发剂只是众多风险因素中的一个。
02、染发剂的隐藏危害,远不止致癌这么简单
市面上的染发剂根据持续时间和成分不同,危害程度各异。目前主要分为暂时性、半永久性和永久性三类,其中永久性染发剂使用小分子染料深入发丝,潜在风险最高。
特别需要警惕的是,一些看似“天然”的植物染发剂实际上仍含化学成分,部分还添加了海娜花成分,同样被多国禁止使用。
除了致癌风险,染发剂还会带来下面这些危害:
•头发发质严重恶化
频繁使用染发剂会导致头发干燥、易断、失去光泽,长期使用可能引起头皮炎症反应。
•毛囊损伤和脱发
化学成分刺激可能会导致毛囊萎缩,逐渐出现头屑增多、脱发等问题。
•过敏反应频发
染发剂中的对苯二胺等成分容易引起接触性皮炎,表现为头皮红肿、瘙痒、起疹子等症状。
•呼吸道刺激
染发过程中产生的化学气味可能会对呼吸道产生刺激,特别是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使用时。
03、科学染发4步法,将健康风险降到最低
虽然染发存在一定风险,但掌握正确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危害。
1、严格筛选染发产品
选择有正规批准文号的品牌产品,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三无染发剂。
优先考虑大品牌和口碑良好的产品,这些产品在安全性把控方面相对更加严格。
2、做足染前防护准备
染发前48小时务必进行皮肤过敏测试,将少量染发剂涂在手腕内侧观察反应。
染发当天不要洗头,让头皮天然油脂形成保护层,同时在发际线涂抹护肤霜防止染料接触皮肤。
3、合理控制染发节奏
每年染发次数控制在2-3次以内,间隔时间不少于3个月。
尽量选择接近自然发色的颜色,避免过于鲜艳的色彩,需要补色时只处理新长出的发根部分,减少重复染色。
4、重视染后修复护理
染发后连续几天用温水充分清洗头发,去除化学残留物。
使用含有修复成分的专业护发产品,定期做深层护理面膜,帮助受损发质尽快恢复健康状态。
染发虽然能让我们看起来更年轻,但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适度、科学的染发虽然不会带来显著的整体癌症风险,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日常染发时,多留意产品成分、控制频率等小细节,就能兼顾美丽与健康,要知道,健康容颜才是最美,自信笑容才是最佳装饰,大家赶快行动起来,守护健康。
更新时间:2025-08-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