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昨天(5日)对外公布,明确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对在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就读的适龄儿童,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水平,相应减免保育教育费。
众所周知,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不收学费、杂费;而学前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保育教育费是幼儿家庭的必要支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对此,这次《意见》作出哪些规定?如何助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我国将从今年秋季学期起,按照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教育、价格主管部门批准的公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不含伙食费、住宿费、杂费等。民办幼儿园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水平,相应减免保育教育费;高出免除水平的部分,民办幼儿园可以按规定继续向在园儿童家庭收取。如何理解这些规则?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高丙成:首先要关注“学前一年”,这其实也就是指大班的在园适龄儿童;其次是免费的标准,也就是按当地公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进行免除。大家知道,幼儿园的收费,主要包括保育教育费、伙食费、住宿费等,此次《意见》提出的免费,免除的是保育教育费。目前我国各地保教费的地区差异较大,公办幼儿园保教费标准一般按照不同类别实行不同收费标准,因此,各地免除的费用也不一致,全国公办园收费最高每人每月1000元左右,低的不足每人每月200元。
浙江湖州安吉县市民王先生家的孩子,目前正在当地公办幼儿园上大班,他算了笔账,一个学期按5个月计算,总的教育支出大约9000元,是家庭的重要支出;其中,保育教育费,也就是大家通常理解的幼儿园学费,占到其中的三分之一。
王先生:每个学期的学费(保教费)是3000多块钱,伙食费是1000块钱,平均下来每个月是800块钱左右。我还给他报了一些别的兴趣班,每个月兴趣班的教育支出在1000块钱左右。
而根据《意见》,今年秋季起,类似于王先生家的孩子这样的情况,每学期3000多元的幼儿园保教费就可以得到免除了。那么,为什么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要从幼儿园大班开始?高丙成表示,这样的政策安排时序,能在最大限度覆盖更广泛在园儿童的同时,兼顾财政压力,让政策落地更加平稳和更可持续。
高丙成:对于每个家庭来说,由于所在地区不同,上的幼儿园也不同,免除的费用也不一样,多的大约一年能省1万元,少的一年也能省两三千元。对于国家来说,据初步测算,大约每年需要三四百亿元。从大班开始执行,有助于这项政策更加平稳和更可持续地落地。同时,大班开始免费,这就相当于目前小班、中班在园儿童到大班后也能够享受到这项政策;如果从小班开始执行,那么目前中班和大班在园儿童就无法受益了。
除了今年秋季开始幼儿园大班免保教费,这次《意见》还有哪些重点值得关注?高丙成观察,《意见》还明确了对因免保育教育费导致幼儿园收入减少的部分,由财政进行补助的方式;在推行免费政策后,进一步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等细节。
高丙成:因为免除保教费导致幼儿园收入减少的部分,由财政部门综合考虑免保教费在园儿童人数、所在地保教费生均实际收费水平等情况补助幼儿园。财政补助资金按照中央与地方分担比例,核定中央财政免保教费补助资金,其中中央分担比例不低于50%。同时,提出将公办幼儿园教师工资纳入财政保障范畴,确保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制定并落实公办园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或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以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生均财政补助标准,提升办园质量水平。及时足额拨付资金,确保幼儿园正常运转,严禁拖欠教师工资;严格落实监管责任,规范办园行为,切实守护好在园儿童身心健康。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关系亿万儿童健康成长。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进一步加大对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支持力度,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2023年,河北石家庄获评全国首批婴幼儿照护示范城市,截至去年底,当地备案托育机构598家,备案托位数3.2万个,其中,普惠托位数达2.1万个。
石家庄市民聂女士:我们家每个月在教育方面的支出大概占家庭总支出的六分之一,对于我们双职工家庭来说不成问题。近几年,我们这建设了很多配套的普惠性幼儿园,以前的一些私立园也逐步改成了普惠性幼儿园,价格基本都很亲民,没有以前那种动辄两三千的现象了。
据统计,2024年,我国普惠性幼儿园已占全国幼儿园总数的87.26%,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也占到全国在园幼儿人数的91.61%。此次《意见》还提出,在国家统一实施的免保育教育费政策基础上,鼓励各省结合实际,进一步巩固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等群体资助政策,做好兜底保障。同时,要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坚持保基本、保普惠,进一步健全学前教育投入机制。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教科文研究中心主任韩凤芹表示,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进一步强化了学前教育的公共服务属性,是学前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
韩凤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特别指出,要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我们认为免费学前教育政策就是“投资于人”的一个重要体现。学前教育免费并不代表着降低质量,无论是基于地域的差异,还是从聚焦解决关键问题出发,政策的推进都需要一个逐步落地的过程。它不仅是教育公平的深化,也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要分步实施、动态监测,统筹财政、师资与质量评估,实现普惠、优质到免费递进式的发展,为民族复兴筑牢人才根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均提出,“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要求,“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进实施免费学前教育,降低家庭保育教育成本”;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高丙成表示,此次《意见》的印发,做的是家庭教育成本的减法,也是国家和政府责任的加法,是对民生福祉的深切考量,呼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高丙成:2024年,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了92%,学前教育实现了基本普及目标,已经达到了世界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此次《意见》的出台,有助于进一步降低家庭育儿成本、促进教育公平、提振家庭生育意愿,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学前教育的思想。同时,2015年,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到2030年,提供至少一年的免费义务优质的学前教育;这次《意见》的实施,相当于我国提前5年履行了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承诺,也是国家对未来一代的坚定承诺,不仅顺应国际趋势,而且彰显了大国风范。
监制丨张棉棉
记者丨王泽华 白植清 吴玥 魏娜 林岩
责任编辑:魏然
更新时间:2025-08-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