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被逼墙角,一不做二不休供出美国,特朗普这回丢脸丢到姥姥家

2025年7月30日,特朗普一条推文让美印关系瞬间紧张——宣布自8月1日起对印度商品加征25%关税,理由直指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不到一周后的8月4日,特朗普再次在社交媒体上威胁大幅提高对印度关税,一副要把印度逼上绝路的架势。

但特朗普万万没想到,被逼急的印度反手就甩出美欧与俄罗斯的贸易数据,让美国的“双重标准”彻底暴露在国际社会面前。这场突如其来的贸易战,意外揭穿了西方道德外交的华丽外衣。

特朗普的关税宣言来得毫无征兆。7月30日,他在社交媒体平台“真实社交”上突然宣布:自8月1日起对印度商品加征25%关税,外加惩罚性措施。

这把关税大刀砍得印度措手不及,尤其考虑到三个月前特朗普还自诩为“印巴冲突调解人”,甚至扬言要为此角逐诺贝尔和平奖。

更具侮辱性的是,特朗普一边称印度是“我们的朋友”,一边却将印度输美商品的关税定得比“欧洲朋友”和“日韩朋友”的15%税率都要高。这种表面称兄道弟背后捅刀的做法,让新德里感到彻骨寒意。

印度商务和工业部紧急评估关税影响,同时强调将采取必要行动确保国家利益。但特朗普政府态度强硬,设定的贸易谈判最后期限8月1日不予延长,一副吃定印度的姿态。

这场关税风暴并非孤立事件,而是美印长期矛盾的集中爆发。特朗普对印度的打击早有预谋,堪称三刀穿心,刀刀见血。

第一刀直戳印度外交尊严。今年5月,特朗普高调宣称成功调解印巴冲突,却被印度外交部当面打脸。新德里强硬声明拒绝第三方介入克什米尔问题,称其“纯属印巴内部事务”。白宫不得不连夜撤下相关宣传海报,特朗普的权威形象碎了一地。

第二刀刺向印度军事自尊。特朗普在多个场合公开宣称印巴空战中印度损失惨重,甚至点名印度的骄傲——阵风战机被击落3架

印度反对党领袖拉胡尔·甘地直接在议会怒吼:“莫迪!五架飞机的真相到底是什么?”莫迪的沉默成为印度举国屈辱的象征。

第三刀砍断印度技术命脉。特朗普政府彻底抛弃技术共享战略,将印度从关键伙伴名单中剔除,导致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重要领域合作停滞。这对莫迪的“印度制造”计划造成毁灭性打击。

表面看,关税大战因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而起。特朗普在8月4日的帖子中指责:“印度不仅大量购买俄罗斯石油,还将其中大部分在公开市场出售牟利”。但真相远非如此简单。

作为全球第三大石油消费国,印度约88%的石油依赖进口,而俄乌冲突后,俄罗斯原油占比从微不足道的1%飙升至近40%。这种转变实属无奈——俄罗斯石油价格远低于市场价,是印度维持经济运转的生命线

两名印度政府消息人士向媒体透露实情:印俄签订的是长期石油合同,“要在一夕之间停止采购,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更关键的是,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客观上帮助抑制了全球油价上涨,对西方国家也有利。

在所有矛盾中,最刺痛印度民族自尊的是特朗普对军事机密的轻率言论。他公开宣称印巴冲突中“五架印度战机被击落”,将本可低调处理的军事行动变成国际笑谈。

这一言论在印度国内掀起轩然大波。反对党抓住把柄猛烈攻击莫迪政府,要求交代“五架战机”的真相。特朗普的“揭伤疤”行为,被视为对印度大国雄心的赤裸羞辱——所谓盟友,不过是美国可以随意涂抹的战利品。

印度军方颜面扫地,民众的集体屈辱感迅速转化为反美情绪。街头抗议标语铺天盖地,社交媒体上“向印度输送石油”的话题冲上热搜。

特朗普却在伤口撒盐,称美国已与巴基斯坦达成协议合作开发石油资源,“但谁知道呢,也许有一天他们会把石油卖给印度!”

被逼到墙角的印度终于爆发。8月4日晚,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兰迪尔·贾伊斯瓦尔发表重磅声明,直指美欧双重标准

声明揭露一组爆炸性数据:2024年欧盟与俄罗斯的商品贸易额高达675亿欧元,服务贸易额172亿欧元,远超印度同期与俄罗斯的贸易总量。更讽刺的是,欧盟自俄罗斯进口的液化天然气在2024年创下1650万吨的历史新高。

贾伊斯瓦尔质问:这些国家的贸易多非刚性需求,与印度的能源进口需求形成鲜明对比,为何唯独印度要受惩罚?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只是保障国民获得可负担能源的被动选择,因为俄乌冲突爆发后,传统石油供应源被转往欧洲,而美国当时明确支持印度此举

这一反击精准狠辣。印度用西方自己的贸易数据,戳穿了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虚伪面纱。

这场冲突标志着美印关系的“蜜月期”彻底终结。新德里突然清醒:所谓“战略伙伴”不过是利益交换的产物。当印度无法提供足够战略价值或其自主性威胁美国主导权时,合作便迅速降温。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暴露其缺乏地缘政治战略考量。印度是美国对抗中国的重要战略伙伴,特别是在印太地区。

然而特朗普将印度与巴基斯坦等国家同等对待,可能削弱美印战略关系。更危险的是,这种政策可能在无意中推动印度向中国靠拢,尤其是在金砖国家框架下。

印度长期依赖俄罗斯的能源与武器供应,同时希望借助西方技术实现“印度制造”愿景。

但美国的功利主义态度让印度明白:在大国博弈中,小国终将沦为棋子。莫迪政府一方面试图向中国示好寻求战略缓冲,另一方面又加深对美军事依赖,这种矛盾暴露了印度外交的混乱与无力。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绝非虚张声势。印度对美出口额约870亿美元(2024年数据),占其GDP的2-3%。分析人士估计,25%的关税可能使印度2025-26财年的GDP增长减少0.2至0.4个百分点

若“惩罚性”关税进一步提高,影响可能更大,尤其是智能手机和制药行业(约250亿美元出口)被纳入关税范围时。印度股市在特朗普关税声明后立即出现波动,Sensex指数8月初下跌约2%,反映市场对贸易战升级的担忧。

印度并非毫无准备。其经济对出口依赖度相对较低,内需驱动的经济模式提供了一定缓冲空间。同时,印度政府推动“本地制造”政策,鼓励自给自足,并积极开拓中东和东南亚市场以分散风险。

一张简单的贸易数据对照表,胜过千言万语的政治辩解。当印度把美欧与俄罗斯的675亿欧元贸易数据摊在桌面上,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瞬间露出了它的双重标准原形。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非但没能让印度屈服,反而让全球南方国家看清了一个事实:国际舞台上的道德指责,不过是强者用来包装利益博弈的工具。莫迪政府此次“反水”,意外成为戳穿皇帝新衣的那个孩子,让美国在全世界面前丢了脸面。

这场闹剧或许会成为全球南方国家觉醒的催化剂,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公平的方向发展。毕竟,当规则制定者自己都不遵守规则时,规则本身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信息来源:“你们也在买俄罗斯商品”:印度强硬回怼特朗普关税威胁

2025-08-05 10:56·界面新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8

标签:财经   印度   美国   墙角   丢脸   关税   俄罗斯   石油   政府   冲突   瓦尔   新德里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