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2 日晚,叶一茜在个人社交平台分享了一段陪伴女儿森碟在室内网球场训练的画面。作为奥运冠军田亮的妻子,叶一茜虽在运动专业领域无法给女儿太多指导,但面对森碟从小坚持的网球爱好,她始终以陪伴与支持的姿态参与其中。画面里,17 岁的森碟身着运动装活力满满,叶一茜在一旁忙碌地捡球、拍照,母女间的互动温馨自然,既展现出青少年的青春朝气,也透露出家庭教育中 “尊重兴趣” 的核心理念。 网球场场景:叶一茜当 “后勤”,森碟运动装显活力 这场训练发生在一家室内网球场,场地两侧的蓝色围网将外界干扰隔绝在外,顶部的白色灯光均匀洒在绿色球场上,照亮每一处角落。场地边缘摆放着几个装满网球的红色筐子,地面上偶尔滚动着被打飞的网球,空气中弥漫着塑胶场地特有的淡淡气味,耳边只有网球与球拍碰撞的 “砰砰” 声,以及森碟跑动时运动鞋摩擦地面的声响。 叶一茜当天穿着一身休闲装,深色上衣搭配牛仔裤,头发随意扎在脑后,显得干练又亲和。她没有站在场地边缘旁观,而是不时弯腰捡起散落的网球,将其放回筐中,偶尔还会拿出手机,对着场内训练的森碟拍照记录。镜头下的森碟身着白色运动背心与同色系短裤,背心领口处有简约的黑色条纹装饰,搭配一双白色运动鞋,整体造型清爽利落。她扎着高马尾,跑动时马尾辫在空中轻轻晃动,每一次挥拍、跳跃都透着青少年特有的活力,阳光透过场地的玻璃窗洒在她身上,为画面增添了几分温暖感。  训练过程中,森碟专注度极高。面对教练发来的球,她迅速判断落点,脚步轻快地移动到位,挥拍动作流畅自然,虽然没有展现出职业选手般的凌厉气场,但每一个动作都透着长期训练的熟练度。叶一茜站在场地一侧,目光始终追随着女儿的身影,每当森碟打出一记好球,她都会轻声鼓掌,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偶尔还会对着森碟比出 “加油” 的手势,母女间无需过多言语,一个眼神就能传递彼此的心意。 森碟的成长:从《爸爸去哪儿》萌娃到 17 岁少女,外貌与心态皆蜕变 5 岁时,森碟因跟随父亲田亮录制《爸爸去哪儿》被大众熟知。当时的她留着齐刘海,圆圆的脸蛋上满是婴儿肥,面对镜头会害羞躲在父亲身后,却在任务环节展现出远超同龄人的勇敢 —— 在泥地里追着鸭子跑、主动帮其他小朋友拎东西,被观众亲切地称为 “风一样的女子”。如今 17 岁的森碟,早已褪去儿时的稚嫩,身高接近 170 厘米,身形纤细却不显单薄,面部轮廓逐渐清晰,从 “萌娃” 成长为亭亭玉立的少女。 此前有网友注意到森碟存在下巴后缩的情况,田亮与叶一茜对此十分重视,积极带女儿进行矫正。从此次分享的照片来看,矫正效果显著,森碟的下巴线条变得流畅自然,面部比例更加协调,整体颜值有了明显提升。不少网友在评论区留言 “森碟越来越好看了”“矫正后气质都不一样了”,还有网友调侃 “田亮家的基因果然抗打”。 作为 “元气少女” 的代表,森碟虽未涉足演艺圈拍戏,却凭借健康阳光的形象收获不少代言,尤其是运动服装品牌,她的多组代言大片中,或身着运动套装展现活力,或穿着休闲运动服传递舒适感,每一套造型都与她的气质高度契合。叶一茜过往分享的森碟网球训练照中,也能看到她的穿搭巧思 —— 有时是亮色运动背心搭配深色 leggings,有时是连帽运动外套配短裤,既符合运动需求,又不失时尚感,成为不少青少年模仿的穿搭范本。 此次叶一茜仅分享了两张森碟的训练照,很快就有网友在评论区留言 “没看够,希望再多晒几张”“想看森碟完整的训练视频”,足见大众对森碟成长的关注。这种关注并非源于 “星二代” 的标签,更多是因为她从儿时到青少年时期的持续曝光,让网友产生了 “看着长大” 的亲切感。 10 年网球路:坚持却不执着于成绩,佛系心态显父母教育智慧
 森碟与网球的缘分始于 7 岁,如今转眼已坚持 10 年。这 10 年间,无论是寒暑假还是日常课余时间,她几乎从未中断过训练 —— 寒暑假时,每天会在网球场训练 3-4 小时,从基础的挥拍动作到复杂的战术练习,一步一个脚印;上学期间,也会利用放学后或周末的时间,保证每周至少 3 次的训练频率。叶一茜曾在采访中透露,森碟小时候练球时也会喊累,甚至有过想放弃的念头,但在父母的鼓励与引导下,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这份毅力在同龄人中实属难得。 不过,与 10 年坚持形成对比的是,森碟并未在网球领域取得亮眼成绩,既没有参加过专业赛事,也没有展现出成为职业选手的潜力。不少网友对此表示疑惑,甚至有声音认为 “练了 10 年没成绩,不如早点放弃”。但了解田亮与叶一茜教育理念的人都知道,他们从未将 “培养职业选手” 作为森碟练网球的目标。 叶一茜曾在一档节目中明确表示:“作为职业运动员,需要极强的胜负欲和抗压能力,但森碟的性格偏佛系,对输赢没有那么执着。我们让她坚持网球,一方面是希望她能拥有健康的身体,毕竟现在的孩子学业压力大,运动能让她放松;另一方面是希望她能通过网球提升自己,未来无论是升学还是生活,多一项技能就能多一份主动权。” 这番话道出了父母的核心诉求 —— 不追求功利性的成绩,只希望兴趣能成为女儿成长的助力。 这种 “佛系” 也体现在森碟的训练状态中。对比职业网球运动员,森碟的肤色明显白皙许多,即便练了 10 年,依旧保持着 “细皮嫩肉” 的状态,没有长期暴晒留下的黝黑肤色;与网球运动员郑钦文的合照中,17 岁的森碟比对方矮半头,在身高上也不占优势。这些细节都暗示着,森碟的网球训练更偏向 “兴趣培养”,而非 “职业储备”。 田亮作为奥运冠军,深知职业运动员道路的艰辛,他从未将自己的运动经历强加给女儿。在森碟练球的过程中,他更多是从专业角度给予一些基础指导,比如纠正挥拍姿势、讲解发力技巧,却从不强迫女儿进行高强度训练。这种 “尊重大于干预” 的教育方式,让森碟在轻松的氛围中享受网球带来的快乐,而非将其视为一种负担。 网友互动与成长期待:从 “催比赛” 到理解佛系,大众见证少女蜕变 随着森碟年龄增长,越来越多网友开始关注她的网球训练成果,不少人在叶一茜的社交平台留言 “好想看森碟打比赛”“什么时候能看到森碟参加赛事”。面对这些期待,叶一茜与田亮始终保持低调,从未正面回应是否会让森碟参加比赛,而是继续分享女儿日常训练的片段,用实际行动传递 “享受过程” 的理念。
 也有部分网友逐渐理解了这种教育方式,认为 “不一定所有兴趣都要转化为职业,能坚持 10 年本身就是一种收获”“健康成长比成绩更重要”。有网友结合自身经历留言:“我小时候学了 8 年钢琴,虽然没成为钢琴家,但现在工作压力大时弹弹琴能放松,这就是兴趣的意义。” 这种理性的声音,逐渐成为讨论的主流。 如今的森碟正处于高中阶段,除了网球训练,学业也是她生活的重要部分。叶一茜偶尔会在社交平台分享森碟学习的片段,比如书桌前认真做题的背影、与家人一起讨论功课的场景,展现出 “运动 + 学业” 平衡发展的状态。按照田亮与叶一茜的规划,未来森碟或许会凭借网球特长申请国外的大学,在更广阔的平台继续探索兴趣与学业的结合点。 训练结束后,森碟拿起毛巾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叶一茜递过一瓶温水,母女俩并肩走出网球场。夕阳透过玻璃窗洒在她们身上,拉出两道长长的影子。对森碟而言,这 10 年的网球训练或许不会带来耀眼的成绩,但这段经历赋予她的毅力、健康的身体,以及父母传递的 “尊重兴趣、享受过程” 的理念,终将成为她未来人生中珍贵的财富。而叶一茜与田亮这种不功利、重陪伴的教育方式,也为不少家庭提供了参考 —— 真正的成长,从来不是追求别人眼中的 “成功”,而是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在热爱中稳步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