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UBU 炒到几百仍一货难求,为啥不扩产?代工厂老板道出真相

一、LABUBU 狂潮背后的魔幻现实:59 元盲盒炒到 590 元,发货排到 3 个月后

在北京 SKP-S 的泡泡玛特门店,我亲眼见到一位穿香奈儿套装的女士,为了抢最后一个 LABUBU “薄荷梦境” 系列,直接掏出信用卡刷了 590 元 —— 而这个盲盒的官方售价只有 59 元。店员无奈地说:“最近每天都有人来问补货,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下一批啥时候到。”

更夸张的是 6 月那场拍卖会,一只限量版薄荷色 LABUBU 拍出 108 万元天价,相当于在北京五环内买个厕所。而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的身价也因此水涨船高,以 203 亿美元超越牧原股份老板,成了河南首富。

但这场狂欢背后藏着诡异现象:泡泡玛特明明订单排到 9 月,却迟迟不扩大产能。内部人士急得跳脚:“真不是饥饿营销,东莞的工厂连轴转了三个月,工人都快累趴下了!”

二、东莞工厂的秘密:70% 产能背后的代工困局

在东莞石排镇的一家玩具厂,我见到了从业 20 年的李老板。他指着车间里轰鸣的注塑机说:“LABUBU 的头雕要分 8 个部件,每个部件都要独立开模,光打磨工序就有 12 道。你看这个耳朵,必须做到 0.1 毫米的精度,不然就会透光。”

李老板的工厂曾是泡泡玛特的核心供应商,但去年他选择退出。“代工潮玩利润只有 10%,但泡泡玛特要求太严了。” 他翻开合同,“你看这条:良品率低于 98% 要扣 30% 货款。去年有批货因为漆面有个针尖大的气泡,直接被罚了 200 万。”

更让他头疼的是 “排他协议”。“签了这个,我就不能接迪士尼、万代的订单。万一泡泡玛特哪天不合作了,我这 300 号工人喝西北风?” 李老板的担忧并非个例,东莞玩具协会调研显示,过去三年有 40% 的代工厂退出泡泡玛特供应链。

三、核心供应商的真相:1.6 万人工厂为何也难产?

在河源龙川丹尼的厂区,我被震撼了:占地 8 万平米的园区里,16 栋厂房灯火通明,工人们正在组装 LABUBU 的毛绒身体和搪胶头部。负责人张先生说:“我们有 1.6 万员工,24 小时三班倒,但产能还是跟不上。”

龙川丹尼是泡泡玛特的第一大供应商,占其采购额的 35.1%。但即便如此,张先生也不敢轻易扩产。“LABUBU 的毛绒面料要用德国进口的舒棉绒,这种材料全球只有三家工厂能生产。上个月因为供应商产能不足,我们有两条生产线停了三天。”

更关键的是,龙川丹尼的产能已经饱和。“我们还接了迪士尼、小米的订单,总不能为了泡泡玛特砍掉其他客户吧?” 张先生透露,他们正在江西信丰新建一座工厂,但从建厂到投产至少需要 18 个月。

四、资本烟雾弹:这些公司被传代工 LABUBU,其实都是假的!

最近,资本市场掀起一股 “LABUBU 概念股” 炒作潮,但很多都是烟雾弹:

星辉娱乐:被传是搪胶玩具代工厂,董秘直接否认:“我们是西甲球队西班牙人的股东,跟泡泡玛特没关系。”

华立科技:被传生产 LABUBU 搪胶部件,工作人员苦笑:“我们是做游乐场设备的,连潮玩模具都没见过。”

苏州龙杰:被传提供毛绒面料,董秘无奈表示:“我们的面料要经过 5 层中间商才到泡泡玛特,根本不算核心供应商。”


真正的关联公司其实是星辉环材—— 他们为龙川丹尼提供 ABS 塑料原料,但这层关系也被市场过度解读。

五、总结

代工模式的悖论:轻资产模式降低风险,但过度依赖代工厂导致产能失控。

供应链的马太效应:前五大供应商占采购额 73.5%,中小厂难以分羹。

扩产的隐形壁垒:原材料垄断、工艺复杂度、排他协议共同构成 “扩产不可能三角”。

资本的双刃剑:股价飙升带来关注,但也催生虚假概念股,伤害投资者信心。

六、写给投资者的真心话

在东莞采访时,一位玩具行业老兵的话让我印象深刻:“潮玩不是快消品,而是文化产品。LABUBU 的火爆是设计师、工厂、消费者共同创造的奇迹,但奇迹不能天天发生。”

对于投资者来说,LABUBU 的现象级成功确实证明了泡泡玛特的 IP 运营能力,但也要警惕供应链风险。如果你打算跟风买入,不妨先问问自己:如果三个月后 LABUBU 热度下降,泡泡玛特的股价还能撑住吗?

最后问一句:你为 LABUBU 花过多少钱?评论区聊聊。

(注: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

以上观点来自相关机构,不代表本人的观点,不对观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做任何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文章内容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不构成任何法律承诺,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认真阅读基金的招募说明书等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购买基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8

标签:时尚   真相   老板   泡泡   产能   东莞   基金   工厂   供应商   风险   部件   毛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