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回,美国是真急了。中方连出三招,先从“材料”下手,再从“技术”卡脖子,最后干脆动了“制度的刀子”。可美国不认账,嘴上骂中国“对抗世界”,私底下却忙着找澳大利亚当“狗腿子”。

这到底是资源争夺,还是规矩之争?一场高科技时代的稀土博弈,就此开局。
美国怕的,不只是稀土这俩字
2023年7月3日,中国商务部丢出第一张王牌,宣布对镓、锗相关产品实施出口许可制度,正式自8月1日起执行。这俩元素,可不是啥常见货。
全球镓产量,中国一家独占94%,锗也拿下60%到80%。用途呢?芯片、雷达、导弹,全得靠它们。美国企业当场炸锅,谁家原料不是从中国拉的?管制一出,供货不稳,链条得全盘重组,采购成本立马抬头。
价格没跟你讲客气。到2024年8月,镓价格飙了53.4%,锗锭直接翻到1.6倍。这波涨势,把美国企业砸醒了:原来“技术自主”,全靠“中国矿”。

但中国可没停。2023年12月21日,第二刀落下——禁止稀土提取和分离技术出口。说白了,材料不让你随便买,工艺也不教你怎么做。美国之前还能混点技术合作,现在彻底断线。
稀土这玩意,中国不仅产量占全球63%,加工能力还占85%以上。这下倒好,美国国防、半导体、高科技产业,从磁性材料到激光设备,全线吃瘪。

中方这一手,不仅堵了货,还封了技术。于是,美方不得不扯开面子,开始动用财政部、军方齐上阵,鼓捣所谓“本土供应链”。
回到2019年12月,美国军方就开始砸钱,打算扶持国内建设稀土加工厂。号称是自二战“曼哈顿计划”以来,美军首次金融投资商业稀土生产。
投多少钱?按路透社曝的,美军愿意出整个成本的三分之二,帮企业起炉灶。这算盘打得响,可问题也扎实:矿有了,加工呢?专利呢?熟练工人呢?美国想自给,没个十年甭想。
到了2025年6月,情况依旧没太大改观。心智观察所点评说得直白:美国的“稀土独立”,更像逆风长跑。

唯一的矿——加州那座Mountain Pass矿山,靠MP Materials撑着,虽说和美国国防部签了协议,给了4亿美元优先股 + 10亿美元贷款,还承诺10年价格保护,但产量、技术、环保,全都卡壳。复兴不是光靠钱。
而中国这边,还在加码。2025年4月4日,商务部再出手,对七种中重稀土金属实施出口限制,包括钐、铕、铽、镝、钬、铒、镱。这几样,可不是家用灯泡材料,是实打实用在高端武器、航空电子、芯片的重料。
美方分析很现实:不少企业的稀土金属库存,撑死也就40到60天。一旦中断,整个生产线就得“静音”。这时候,美国才发现,靠嘴喊不来材料,靠军费补不了链条,稀土卡住的,不只是高科技,更是他们的全球话语权。
这不是禁出口,是管体系
第一招限制元素,第二招断掉技术,第三招,中国动了“规则的刀”。2025年10月9日,商务部一口气发出两项重磅公告:对境外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同时对稀土相关技术也一并管控。

立法基础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板上钉钉:《出口管制法》《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都在撑腰,明确适用“域外管辖”条款。
管什么?核心是两个字——规范。不是一刀切,也不是不给卖,而是对买家、用途、技术出口流程,一条条设限。这个管制方式,不是禁止,而是“谁用、怎么用、用到哪”必须清清楚楚、登记在案。
为什么这么做?专家说得直接:稀土是现代军工的“生死线”。导弹、战机、雷达,全靠它们撑底。
更何况,中国早在2024年10月1日就实施了《稀土管理条例》,并在2025年6月启用稀土磁体追踪系统,要求相关企业必须申报交易流向和客户。这已经不是“卖材料”,是“管链条”。

这种全流程追溯+法规绑定,不光让出口变得“可查、可控、可控诉”,还直接让中方从“资源出口国”升级成“制度主导国”。
以往你美国可以绕开中方去买别国的稀土矿,现在,不好意思,提炼技术、分离标准、关键设备,还是绕不过中国。
说白了,中国从“地里挖”管到“谁在用”,从卖东西到定规矩。这不是断货,而是确立边界。
当然,这种边界划清了,影响也是立竿见影的。2025年9月,中国稀土出口仅4000.3吨,环比下滑30.9%,连续三个月下行,创下当年2月以来最低记录。
美国那边急得直跺脚,供应链企业开始囤货、提价、临时转产,金融市场开始浮动。
但对中方来说,这是战略再平衡的一部分。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说得不客气:“这是国际通行做法,是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贡献。”

是的,这一轮出牌,不再是以市场为逻辑,而是以国家安全为底线。和过去“出口配额”那种量上限不同,现在是全流程规范——不合规的,不让卖;模糊用途的,不敢卖;可控风险的,才放行。
美方喊打,中国冷静应对
管控一出,外界不淡定了。美方先来一记重话:2025年10月16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站出来放话:中国是在“对抗世界”,还呼吁盟友组团反击。这不是技术讨论,这是赤裸裸的政治动员。
谁跟上了?七国集团(G7)。早在10月15日,G7财长就在华盛顿开会,打算“协调一致对抗中国稀土管制”,甚至表示要“避免对各自经济造成反噬”,可见这事他们自己都心里没底。
德国财长克林拜尔、加拿大部长西杜、英国政府发言人,全都在那儿表态。但这些表态也暴露了一个问题:美西方虽然想组团,但对策不统一,目标不明确,底气也不足。

再看贝森特的说辞,他在CNBC论坛上直接点名要联合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和亚洲“民主国家”,要发起“全面集体回应”。
结果第二天,澳大利亚国库部长查默斯立刻现身,说自己“愿效犬马之劳”,宣称澳大利亚能成为“可靠替代”。连“狗腿子”都不避讳了,可见美方动员有多急。
但你以为中国怕了?没有。10月17日,中方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冷静回应:坚决反对“泛安全化”趋势。咱不陪你搞政治表演,中国的出口政策是基于法律,不接受无端抹黑。

与此同时,美媒《纽约时报》也点出,中国稀土措施将对半导体、人工智能、智能手机、汽车、国防等行业产生广泛影响。就连美国自己的贸易代表格里尔也承认,这一管制“影响深远”。
这时候你就明白了,美国怕的,从来不是中国不卖,而是中国有权说“不”。哪怕他们拉上澳大利亚、喊上G7,凑齐“民主小队”,也绕不开中国定的规矩。

这场围绕稀土的斗法,已经不是资源之争,是制度对制度、规则对规则的正面碰撞。而中国,没有退一步的理由。
参考资料:
对稀土,美国有新动作!. 环球时报. 2019-12-13
来自一线的稀土调查:美国为什么急了. 中青网. 2019-06-15
周城雄:美国“稀土独立”只是一厢情愿. 环球网. 2021-03-18
我国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 专家:“规范出口”而非“禁止出口”. 封面新闻. 2025-10-10
美财长称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是“对抗世界”,中方回应. 观察者网. 2025-10-16
美国挑动盟友集体应对中国稀土出口管制?中方回应. 环球网. 2025-10-17
美国无法在短期内缓解“稀土危机”. 新浪财经. 2025-06-17
心智观察所:美国真能推动本土稀土供应链建设吗?. 观察者网. 2025-07-17
澳大利亚国库部长:美国想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愿效“犬马之劳”. 观察者网. 2025-10-17
更新时间:2025-10-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