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把孩子养得太老实!真正有出息的孩子,身上都有这种攻击性

为啥我总劝家长,千万别把孩子养得太“老实”

咱们先统一一下思想哈,这里说的“攻击性”,可不是教孩子去打架骂人、欺负弱小。那叫野蛮,不叫本事。真正的“攻击性”,是一种旺盛的生命力——是敢想、敢要、敢争取,是眼里有光,心里有谱,遇到事儿不怕事的一种精气神。

一、太老实的娃,将来容易吃啥亏?

你想啊,一个孩子如果从小被教育得特别“乖”:玩具被抢了不敢吭声,被同学排挤了只会回家哭,课堂上明明知道答案也不敢举手……这样的孩子,走到社会上会怎么样?

  1. 容易成为“软柿子”。 班级里、团队中,那些最没主见、最好说话的老实人,往往就是承担最多杂活、功劳却最少的那一个。别人知道他不会反抗,自然会习惯性地忽略他的感受。
  2. 机会面前缩手缩脚。 升职加薪、竞选班干部、一个好的项目机会,哪一样不需要主动去表达、去争取?老实孩子习惯了等待和被安排,等馅饼掉下来?几率太小了。
  3. 内心积压,健康受损。 所有的委屈、不满、愤怒都憋在心里,时间长了,不是内向自卑,就是在某个时刻突然崩溃,对心理健康的伤害非常大。

所以你看,我们希望的“乖”,有时候反而成了捆住孩子的绳索。

二、“有出息的攻击性”,到底长啥样?

那么,我们想要的、能让孩子未来有出息的“攻击性”,具体表现在哪儿呢?

三、日常怎么做,才能培养这种宝贵的“攻击性”?

道理都懂了,具体怎么操作呢?别急,这几招这几招咱们在家就能练起来。

1. 把选择权还给孩子。 “今天想穿蓝色的衣服还是红色的?”“周末我们是去公园还是博物馆?”从小事开始,让他自己做决定。当他习惯于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时,主见也就慢慢长出来了。

2. 鼓励他大声说“不”。 当你不小心打扰到他时,如果他表示不满,别急着批评他“没大没小”。反而可以鼓励他:“你说得对,爸爸刚才没敲门,是爸爸不对。你能说出来,很棒!” 让他知道,对父母、对长辈、对权威,合理地表达反对意见是被允许的,是安全的。

3. 在家里开“辩论赛”。 找一些无关紧要的小话题,比如“暑假先玩还是先写作业?”“小狗和小猫谁更可爱?”,鼓励孩子跟你“吵一架”,用理由说服你。这能极好地锻炼他的思辨能力和口才,让他在外需要争辩时,不至于张口结舌。

4. 做他最坚实的后盾。 一定要让孩子清楚地知道:无论你在外面闯了什么祸,受了什么委屈,爸爸妈妈这里永远是你的安全港湾。我们会和你一起面对,帮你分析对错,给你撑腰。 只有有了这份十足的安全感,孩子才敢放心大胆地去外面“闯”,因为他知道,退路一直在。

5. 带他去运动,特别是对抗性运动。 篮球、足球、武术……这些有身体碰撞和规则竞争的运动,能极大地激发孩子的野性和斗志。在运动中,他学会了如何合理冲撞,如何遵守规则下的竞争,如何在输赢中调整心态。这股子“血性”,会自然而然地带到学习和生活中。


养育孩子,就像种一棵树。我们不是为了把它修剪成方方正正、毫无个性的盆景,而是要给它阳光雨露,也让它经历风雨,最终长成一棵枝繁叶茂、能独自迎接风雨的参天大树。

那个有“攻击性”的孩子,才是未来能在复杂世界里活得精彩、混得开的孩子。收起咱们那份过度保护的心,放手让他们去争、去抢、去表达、去受伤、去成长吧!

这才是给孩子最硬核的爱。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9

标签:育儿   孩子   攻击性   出息   老实   身上   作业   爸爸   能力   机会   主见   长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