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开8000家门店,一年赚35亿!没背景的甜拉拉,为啥越卷越赚?

新茶饮行业正在经历“倒闭潮”,不少加盟商血本无归。

但就在这片“死亡赛道”里,有个没融资、没背景、总部不在一线城市的品牌,却狂开 8000 家店,年赚35亿,甚至敢把店开在蜜雪冰城旁边“抢生意”。

它就是甜啦啦,一个可能藏在你家县城街道、乡镇集市里的奶茶店。

别人都在抱怨“奶茶卷不动了”,它却越卷越赚,从安徽蚌埠的一家小店,硬生生长成了下沉市场的“隐形巨头”。

这个没大佬的草根品牌到底靠什么,在如今的下沉市场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01.

甜啦啦的成功,离不开创始人王伟的草根智慧。

和那些海归精英、行业大佬不同,王伟的创业路始于最接地气的餐饮生意。

在涉足茶饮之前,他做了七年麻辣烫,虽然味道受欢迎,但标准化难度大,扩张过程处处受限,让他始终难以突破瓶颈。

2013年,王伟的麻辣烫店对面开了一家蜜雪冰城。

当时2元一支的冰淇淋在蚌埠还是新鲜事物,蜜雪冰城门店从早到晚排着长队,一天流水能达到七八千甚至上万元,这让王伟看到了茶饮行业的巨大潜力。

比起工序复杂、依赖人工的麻辣烫,奶茶店操作简单、客群年轻,赚钱效率明显更高。

2014年,王伟果断决定加盟蜜雪冰城,从选址、运营到供应链管理,他把老东家的商业模式摸得一清二楚。

短短10个月时间,他就开出了8家门店,积累了扎实的茶饮行业经验和第一桶金。

2015年,王伟带着开麻辣烫攒下的家底,在蚌埠开出了第一家甜啦啦门店,正式开启了自己的品牌之路。

从一开始,甜啦啦就瞄准了下沉市场。

王伟深知,小镇青年和县城消费者要的不是花哨的品牌故事,而是实实在在的性价比。

他没有走高端路线,而是以蜜雪冰城为参照,用更极致的低价策略切入市场。

蜜雪冰城5元一杯的柠檬水,甜啦啦卖4元;蜜雪冰城9元的杯装珍珠奶茶,甜啦啦加1元就升级成桶装,用“便宜大碗”的直观优势抓住了消费者。

02.

甜啦啦没有盲目创新,而是走出了一条“爆款平替”的捷径,既降低了市场风险,又精准击中了下沉市场的消费需求。

它不做劣质仿品,而是在原料选择和分量上做优化,让外观和口感接近大牌,价格却只有零头。

早几年杨枝甘露风靡茶饮圈,喜茶、奈雪等品牌卖到15-20元,甜啦啦改用本土当季芒果,把价格压到8元,还将分量从350毫升加到500毫升,额外多放一勺西柚粒,让消费者觉得“物超所值”。

2021年水果桶风潮兴起,古茗700毫升的一桶水果茶卖15元,甜啦啦直接推出10元1000毫升的大桶水果茶,里面塞满西瓜、柠檬、橙子、百香果四种新鲜水果,凭借“量大料足”的特点,迅速成为短视频平台的“土味网红”,销量一路飙升。

就连季节性的高端爆款,甜啦啦也能做出平价版本。

前两年车厘子价格居高不下,茶饮圈把车厘子当成高端标签,甜啦啦推出“超红车厘子”,用当季智利车厘子果肉,既保留了核心风味,又控制了成本,定价仅12元,上新三天就卖出120万杯,成为现象级爆品。

在鲜奶茶赛道,甜啦啦同样延续了高性价比策略。

面对市场上14-20元的鲜奶茶,甜啦啦研发的“清风茉白”选用7窨工艺的茉莉花茶,搭配优质奶源,经过上百次调试确定最优配方,最终定价8元,不到一个月就售罄,上线后迅速成为常青款。

此外,市面上29元的牛油果系列,甜啦啦卖到12元;霸王茶姬16元的伯牙绝弦,甜啦啦对应的“清风茉白”仅售8元,每一款产品都精准卡在消费者的价格敏感点上。

更难得的是,甜啦啦在低价的同时没有牺牲品质。

它明确规定,绿茶、红茶必须现泡,超过4小时就必须倒掉,杜绝隔夜茶;水果要当天现切,坏果直接丢弃,从源头保证口感和新鲜度。

这种“低价不低质”的做法,让它在下沉市场积累了大量忠实顾客,为门店复购打下了坚实基础。

03.

如果说产品是甜啦啦的立身之本,那么极致友好的加盟政策,就是它快速扩张的核心引擎。

在茶饮行业,加盟商的忠诚度直接决定品牌的扩张速度,而甜啦啦摸透了中小创业者的痛点,用“放水养鱼”的模式聚拢了庞大的加盟军团。

随着蜜雪冰城等头部品牌的扩张,加盟成本水涨船高,现在开一家蜜雪冰城的初始投入至少40万元,还对加盟商有严格的审核要求,让很多资金有限的创业者望而却步。

而甜啦啦反其道而行之,推出了极具吸引力的加盟政策。

免除加盟费、设备费、管理费及保证金,在不包含房租和装修的情况下,县城开店仅需13万元,乡镇门店还能再省1万多元,不足蜜雪冰城加盟成本的三分之一。

除了低门槛,甜啦啦还为加盟商提供全方位支持。

开业时免费策划引流活动,新客户首次下单2杯6.8元,公司给加盟商每单补贴3元;每年免费为加盟商举办4次线下运营活动,从选址、装修到员工培训、物料供应,全程提供指导,让新手也能快速上手。

甜啦啦的毛利率只有52%左右,比行业平均水平低十几个点。

数据显示,甜啦啦80%的门店能在10个月内回本,尤其是乡镇门店,月租低至数百元,存活率更高。

2024年4月,甜啦啦单月签约意向加盟商高达713家,创下行业纪录,这种爆发式增长,正是源于加盟商的口碑相传。

此外,甜啦啦还借助数字化运营弥补了选址的短板。

很多门店开在乡镇街道、学校食堂等租金较低的位置,原本曝光度有限,但通过美团、大众点评等平台上线外卖和团购,拓宽了服务半径,让更多消费者能够发现门店。

线上订单不仅提升了门店的营业额,还积累了用户口碑,形成了“线上引流-到店核销-复购”的良性循环。

04.

甜啦啦的崛起,本质上是对下沉市场的深刻理解。

中国有近300个地级市、2000多个县城、4万个乡镇,生活着10亿人口,这是一片被很多品牌忽视的广阔蓝海。

而甜啦啦精准抓住了这片市场的核心需求,走出了一条差异化之路。

很多人误以为下沉市场是“消费降级”,但事实恰恰相反。

小镇青年和县城消费者不是买不起贵的,而是不想为品牌溢价买单。

他们月薪虽然不高,但没有房贷、车贷压力,住在家里,通勤成本低,手里有更多可自由支配的现金,愿意为“体面、好喝、实惠”的产品买单。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下沉市场的消费习惯也在升级。

外卖、团购成为主流消费方式,甜啦啦早早布局线上渠道,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下单。

同时,它的门店设计简洁时尚,既符合年轻人的审美,又不会让县城消费者觉得有距离感,这种“接地气的时尚”,进一步拉近了与用户的距离。

相比之下,很多一线品牌虽然也带着9.9元产品下沉,但往往水土不服。

大城市的品牌故事、联名营销在小镇市场并不奏效,这里的消费者更看重实在的产品和服务。

结语:

在消费越来越理性的今天,那些真正尊重消费者、提供实在价值的品牌,终究会被市场认可。

虽然面临着供应链、管理、品牌升级等多重挑战,但凭借着下沉市场的深厚根基和庞大的加盟军团,甜啦啦未来依然值得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8

标签:美食   拉拉   家门   背景   市场   品牌   消费者   县城   奶茶   蚌埠   行业   麻辣烫   乡镇   水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