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发现没有,过去一年互联网板块出现大幅上涨,我的文章里基本都是告诉大家要坚定拿好了,别轻易被甩下车。
其实并不是说无脑的持有,这里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关注出互联网板块出现了些许变化。
四年前的互联网为什么跌?
说白了就是上面要规范行业发展禁止盲目扩张。
在当时看来,互联网行业的天下基本被各大厂瓜分,渗入到其他领域扩张意味着可以继续高速成长。
当行业静止盲目扩张以后,这些公司的发展的路径直接被阻断了,21年以后各大公司战略上都是收缩状态,腾讯阿里这些公司砍了不少业务板块,就像孙悟空给唐僧画的一个圈,这些公司始终没踏出半步。
但最近一年发生了两件事。
一件事是deepseek问世,另一件是京东和美团的外卖大战。
这两件事情发生以后,让原本死水一潭的互联网行业又活了起来,天花板的限制也被打破了。
首先是deepseek问世之后带来的AI产业链的爆发,2024年开始阿里和腾讯在AI领域的资本开支分别为725.13亿元、767.6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97.04%和221.27%。
去年的加码投入,到今年的业绩逐渐呈现,这是对AI商业化落地的一个最直观的结果。
大家可以去看看这些公司的财务报告,AI的关键词出现重复率明显要比前几年多了不少,相关业务的增速也是指数型的增长。
老实说,十年前互联网行业就已经进入了存量市场走向了成熟期,所以才有了后来的跨行业的扩张,21年之后上面开始规范行业这个行业瞬间又回进入到成熟期,但是最近一年AI的到来,又让这些公司成为了新的AI科技公司,天花板瞬间再一次打开了。
而关于京东和美团的外卖大战,有什么说法?
表面上看,它们争夺的是外卖这块蛋糕,但其实它们争夺的是闪购这个更大的蛋糕。
闪购的本质是把零售业赋上服务业的形态。
比如,楼下的超市本质上就是一个零售业,主要客户就是方圆1km内的群体。
如果我想喝可乐下楼自己去买,这是零售。
我想喝可乐,我叫一个人帮我买再给我送到家门口,这是服务。
而且不光可以买楼下小卖铺的东西,城市内的任何一个地方的家电,数码产品,服饰,只要我想要,不管多远我都可以立马叫人送到我面前。
比如,我昨天晚上用电脑打字的时候,突然键盘用不了了,放在几年前我只能等到第二天上午自己开车去店里买一个回来用,现在有了闪购,我只直接找个小米零售店下单一个键盘,半个小时送到家门口,价格还和线下买差不多,最关键的是我剩下了自己去买的时间成本。
这就是闪购,它本质上就是零售业的一个新变种,需求一直在,只不过换了一种形式,用户越来越习惯于“像点外卖一样买万物”了。
闪购这一块的增长有多快,咱们用美团的数据就可以反证。
美团闪购在2024年的GMV突破了4000亿元人民币,增速保持在30%以上,显著高于中国即时零售行业20%的整体增速,去年在七夕等特定高峰时段,日订单量峰值甚至超过了1600万单。立秋当日,美团即时配送的日订单量峰值达到了9800万单。
据测算,国内闪购业务2025年预计突破1万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5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24%)。
理解了这些,我们就能看懂了为什么京东和淘宝都开始高调进军外卖(闪购)业务了,这些传统的互联网零售商自然不会放过这一块新的蛋糕的。
咱不考虑这三家最后谁输谁赢,从整个细分行业来看闪购所处的阶段不亚于互联网购物问世初期,这一块的成长天花板依然很高。
包括阿里最近被市场青睐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它的闪购业务开始放量了。
目前互联网或者中概股相关的ETF,三分之一的市值都在阿里京东美团这手上,所以整个行业的想象空间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不亚于芯片半导体了。
在此背景下,尽管今年互联网板块上涨不少,但估值依然处于不算高。
并且最近一年出现一个罕见的现象,就是指数大幅上涨,但是估值却没跟上,而且这个剪刀差越来越大。
这是为什么?
其实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公司基本面大幅回升,反而造成了越涨越便宜的局面。
所以我还是那句话,互联网板块我肯定会保持一定仓位继续安心持有的,不会轻易把带血的筹码交出去了。
这个方向真的越来越有看头了。
------
最后聊一聊高分红。
这几年红利指数以稳健向上的收益曲线和高分红的现金流回报俘获了很多朋友的心,但今年以来不少重仓红利的投资者有些不淡定了。跟大盘近20%的涨幅相比,红利今年以来3%左右的收益显然是弱爆了。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其实,拉长了看,红利资产依然是穿越牛熊最好的资产之一。它聚焦持续稳定分红且股息率较高的公司,其核心主要在于“股息率加权”下,将估值极致压降后,靠盈利中真金白银的股息,源源不断内生增长。
但是,在大牛市下,红利就一定是跑输的命吗?其实也未必。
有这么一只“特别能打”的红利指数,即便在牛市中也表现亮眼——它就是“中证红利质量”指数。与传统高股息策略截然不同,该指数没有一只银行股,甚至完全不包含金融股,而是聚焦于医药、消费、制造业甚至有色金属等行业。
这个指数今年加上分红的全收益指数,回报近18%!与沪深300收益接近打平。仔细翻看它的编制方案,它是从高股息股票中进一步筛选出盈利质量高、可持续性强、业绩稳定的优质企业,有效规避了传统红利策略可能遇到的“股息率陷阱”。与此同时,它还强化了成分股的成长属性,契合巴菲特“以合理价格买入好公司”的投资理念。
今年以来,中证红利质量比传统的中证红利收益高出15%个点的超额,这就是“质量”因子带来的估值溢价。目前跟踪这个指数的只有中证红利质量ETF(159209.SZ)这一只产品。
其实除了A股红利质量,港股的红利板块今年表现也不俗。主要归因于港股整个市场估值的修复,加上分红,港股红利板块整体上涨20%以上!
有意思的是,即便涨了这么多,它估值依然比A股更有优势:比如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SH)跟踪的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指数,当前股息率6%左右,即便扣掉红利税因素,也有5%以上。而A股中证红利、红利低波等主要红利指数的股息率都纷纷跌破了5%!
这两个红利ETF都在今年的牛市中,大幅跑赢了A股传统红利板块。还有,作为长期持有的底仓选择,一方面费率采用了0.2%的市场最低档,最大限度节约了长期成本;另一方面每月定期评估分红并努力践行,这种可预期的、长期稳定的现金流,对长期持有体验至关重要。
牛市为什么还配置红利?因为牛市波动大,红利有股息为底做保护,更重要的是长期稳定的现金流收入。而中证红利质量ETF(159209.SZ)与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SH)恰好可以构建成为一个跨AH市场的红利策略组合,有进取性与防御性的风格分散,又有A股和港股的跨市场风险分散。对于普通人而言,投资从来不是单选题,分散布局、多策略组合或许是更稳妥的做法。
挺有意思的两个红利细分方向,从某种角度来说,红利指数也是分散投资的一种选择。
全文完。
更新时间:2025-09-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