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11日讯 11月11日,滨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2025年滨州市秋冬季传染病防控新闻发布会,会上,滨州市中医医院老年病科主任、主任医师张元术,针对 “老年人感染流感的症状危害及中医防治” 问题,结合老年人免疫特点与中医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 原则,带来针对性科普指导,为老年群体健康保驾护航。

张元术介绍,流感是冬季高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对免疫力较弱、常伴随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威胁极大。老年人感染流感后,典型症状包括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8℃-40℃,持续3-5天)、干咳(症状持续较久,严重时引发胸痛)、疲乏无力(日常活动能力下降)、全身肌肉酸痛及前额或双侧太阳穴反复疼痛,需及时警惕。
老年人因免疫功能衰退,且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肺病等基础疾病,感染流感后易出现三大风险:诱发基础疾病急性加重,如血糖波动、心衰发作、呼吸衰竭;引发肺炎、心肌炎、脓毒症等并发症,重症率是普通人群的3-5倍;导致营养摄入不足、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引发意识模糊、谵妄等严重后果。
中医防治流感遵循“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原则。老年朋友如果分阶段实施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感染流感风险。

第一阶段未病先防,通俗讲就是要筑牢自身免疫屏障。首先家人需提前记录老年人的基础心率、血压、体温等,尤其关注有心肺疾病的老人。其次在日常生活中调护固本,包括居住环境每日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湿度,避免干燥刺激呼吸道;日常饮食保证蛋白质与维生素摄入,每日饮水1500-2000ml,避免生冷油腻;作息遵循“早卧晚起”的养生原则,保证7-8小时睡眠。中医药未病先防可用金莲花3g、薄荷3g、生甘草3g,开水冲泡代茶饮,清热利咽、增强抵抗力;或用生姜10g、大枣5枚,加水煎煮温服,顾护脾胃;体虚易感者可服用玉屏风散补气固表,增强抵抗力。
第二阶段既病防变,也就是要辨证施治。老年人感染流感后,需结合体质与症状辨证用药,同时配合针灸、推拿、艾灸、耳穴压豆外治法缓解不适。建议通过专业中医师辨证论治,服用清热宣肺、化痰止咳、解毒等类中药,来进行调治。
第三阶段是瘥后防复。老年人流感康复后要注意有“两忌”,一是忌口,如酒肴、肥甘、厚腻、生冷等物,尤忌过食,防止遗热而复发疾病。二则忌劳心劳力,即不可“费心费力,过喜过怒,多言多动”,以防再伤正气,病证迁延不愈。
闪电新闻记者 陈帅 滨州报道
更新时间:2025-11-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