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名美国高官下场灭火,贝森特主动澄清:我们对中国可能不征税

贝森特本人

据悉,美国总统特朗普10号一句“对中国征收100%关税”惹了大祸,不到3天时间里,美国多名高层人物被迫出面“灭火”,表态缓和局势。先是贸易部长格里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现在没必要和中国打贸易战,如果要打美方也做好了准备”;这实际上被认为是对安抚市场,缓解美国股市的“巨震”——如果不管的话,接下来就是美元、美债崩盘的情况开重演一遍。

美国关税管制

12号美国副总统万斯也主动下场,表示美国“和中国的关系很好”,如果中国“理性一点”的话,那么美国可以选择理性。万斯的言论明确表示是中国的“管制”让美方加税,言下之意就是要求中国取消对稀土的管制,那么他们可以再谈。总而言之,万斯下场表态的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也释放了“和中国关系很好,我们不会伤害中国”的态度,为了稳定市场和加强民众的信心,他甚至要求民众“不要去担心中国”。

特朗普和万斯

13号,美国财长贝森特也下场,放软了语调称,对华商品加征100%关税不一定要发生。贝森特还强调双方将举行更多会谈,并且特朗普已表示关税现在“不急”。贝森特承认中美经济“没有理由脱钩”,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难以替代,即便美国拉拢盟友形成牵制,也无法弥补自身制造业成本高、效率低的短板。若因关税问题彻底激化中美矛盾,不仅会导致全球供应链进一步震荡,还可能让美国在科技合作、能源安全等其他战略议题上陷入被动。

贝森特

贝森特本人曾坦言,当前高关税水平如同实施贸易禁令,既不可持续也不符合美国利益。此前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实践已证明,这类措施形成的“回旋镖效应”对美国经济造成多重冲击:进口商品有效税率攀升推高国内通胀,消费者被迫为日常商品支付更高价格,药品、半导体等关键领域因成本上升遭遇发展阻力。同时,美股曾因关税政策动荡在短期内蒸发数万亿美元市值,农业等选民基本盘行业损失惨重,直接影响政治支持基础。高官们的“灭火”言论,本质上是对关税政策反噬效应的紧急纠偏,试图避免经济压力进一步转化为社会与政治危机。

两票

美国媒体也表示,这些官员的表态将欧洲推向了中美博弈的关键位置,其“欧洲不行动则美国不加税”的逻辑,实则是试图捆绑盟友共同对华施压。但这一策略从一开始就面临欧洲的消极态度:中国是欧盟最大贸易伙伴之一,欧洲制造业与出口市场高度依赖对华合作,且自身正受通胀高企、能源成本攀升的困扰,根本无力承受对华加税的代价。若美国强行推进单边关税措施,不仅无法获得欧洲支持,反而可能导致跨大西洋联盟裂痕扩大,削弱美国主导的国际协调框架。高官们出面缓和局势,正是为了避免因贝森特的条件性表态激化美欧矛盾,维持盟友体系的基本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5

标签:财经   美国   高官   中国   下场   主动   关税   欧洲   中美   盟友   管制   通胀   美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