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一封信,触了全网打工人的逆鳞

坐在工位上对着电脑屏幕发出的光疯狂加班面如死灰,一转眼收到老板的来信,他说他在南极的冰山下感受阳光下闪烁。

想想就很窒息。

这,就是俞敏洪最近干出来的事儿。

11月16日,新东方创立32周年纪念日,身处南极的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向全体员工发出内部信,以“冰雪中的坚守”为主题,回顾创业历程描绘未来。

然而,这封信函并未收获预期的共鸣,无论员工还是社交媒体上的网友都表示无法与正在旅游的老板共情。这封信,写了17次“我”、5次“南极”,却对员工的工作压力鲜有提及。

这还没完,18日上午,俞敏洪又在社交平台上连发10条南极游视频。

当俞敏洪在南极描述着“浩瀚的洁白、翡翠般的冰山和无边的宁静”时,还有新东方员工在上完课后连夜加班做续费方案。类似言论在多个社交平台引热议。

俞敏洪的这封南极信,堪称企业沟通的经典教材(教材)。


管理哲学的落后

俞敏洪有没有资格在工作日去南极?当然能。作为新东方的创始人,上世纪90年代创业之时吃过的苦头之多、承受的压力之重,不比任何一个打工人少。多年苦心经营才有了后来的教育培训巨舰新东方,又在风向转变时顶住巨大的压力转向,有了如今的直播电商头部企业以及游学领域领跑者新东方。

如今企业各条业务线均走上正轨,他太有资格了。但是,能去和能用来激励员工还是不一样的,这暴露了创立于Z世代之前许多企业的高管在员工激励理念上的滞后。

传统的企业管理哲学往往强调精神激励与愿景共享,认为员工应该为成为伟大组织的一员而感到自豪,并愿意为此付出额外努力。然而,当代职场文化正在彻底重塑这一逻辑。

职场平台玻璃门(Glassdoor)的最新数据显示出一个许多管理者意料之外的趋势:初入职场和处于职业发展中期的员工信心正在回升:初级员工信心指数微升1.9点,中层员工上升2.3点。而许多高管却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怀疑,年轻员工(尤其是Z世代)本就成长于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适应变化已经成为他们的生存法则,而非需要特别赞美和共同价值观捆绑。

翻译成人话就是:钱给够、待遇公平,别的都好说。

而俞老板来自南极的信存在的问题,在一位员工的回怼中尽显。

“老板在南极看企鹅,我在工位看KPI。”这句话精准表达了职场中日益扩大的认知鸿沟——当老板在享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洒脱时,员工却在承受“绩效那么重,我无力喘息”的现实。

这种巨大的对比下,再怎么谈南极感悟和企业愿景都无效。


沟通哲学的未来

俞敏洪的南极信风波,为所有企业管理者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反思机会——在当今职场,如何有效沟通才能真正激励员工?

空洞的鸡汤修辞已不再适用。当代员工,尤其是年轻一代,更倾向于一种直接、务实、互惠的职场关系。他们不再满足于只是听老板描述诗和远方,而是希望自己的现实付出能得到切实的尊重与回报。

正如一位分析者指出:“嘘寒问暖不如来笔巨款。”

这并非说员工只重视金钱,而是强调实质性的认可远比空洞的修辞更有说服力。

聪明的企业已经开始重新思考员工价值主张。越来越多的公司不再仅仅提供高薪,而是打造包括灵活工作安排、心理健康支持、补充保险等在内的全方位福利体系。

新东方的最新财报显示,2026财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1.9%,东方甄选的营收更是同比下降32.7%。在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加班做续费方案的一线员工。

南极信风波的真正启示或许在于:当老板在南极看企鹅时,不能忘记那些在出租屋里看数据的员工。企业的冰山若要坚固,水下的八分之七——那些默默支撑的员工——更需要被看见和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0

标签:科技   工人   俞敏洪   南极   员工   新东方   企业   老板   冰山   社交   修辞   哲学   企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