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故事之二:河南人在西安的命运史

三十年前,西安市道北是河南人集中居住地。而今天河南人已像蒲公英种子一样在西安大都市四面八方落地生根,其中数百万人华丽蝶变成为了西安市新市民。

翻开历史的画卷,寻找往事的脉搏。1942秋天,河南省遇上了大旱灾,许多家庭颗粒无收,连生存都面临着问题。又处于日军大举进犯中原地区,豫东和豫西等处于炮灰连天、兵荒马乱的状况。于是以洛阳地区为主的河南人民扶老携幼,挑担肩扛,开始向陕西逃荒,大量迁徙。那时的陕西处于战时后方,生产和生活条件相对稳定,再加上陕西人生活习惯和语言基本与河南相似相通,所以选择逃往陕西也是明智的选择。当时国民政府每天安排一班免费的火车搭载河南灾民沿陇海铁路西行直达西安或宝鸡。

西迁一直持续到1945年春季,据史料记载河南地区三百多万人背井离乡,逃往异地。许多人在坐不上火车,一路艰辛跋山涉水中饿死或者生病而死。

西安人民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容胸怀,把陇海铁路沿线及城墙沿线的大片地方让给了不远千里奔波来的河南灾民,逐渐由此形成了西安道北河南人最多的集中居住区。

据1998年人口普查,西安新城区有15万人祖籍是河南。其他区也有数万河南人安居乐业。

初入西安的河南人,大部分从事火车站货物搬运、建筑业、手工业等简单的体力劳动为主。上世纪九十年代,河南人在西安从事餐饮业、理发、卖菜等服务业为主。

随着西安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再加处于省会城市的蓬勃发展地位,吃苦耐劳的河南人紧紧抓住机会,开始涉足各行各业,并且把还留在河南家乡的亲朋好友也叫来一起做生意发展。胡辣汤、水煎包、烩面、蒸饺、金丝饼、炒凉粉、油茶麻花等河南小吃开始在西安市各条大街开张营业,招揽顾客,并且家家生意火爆。

赚了钱的河南人开始转移向西安康复路批发市场,他们要货卖西北五省,钱赚四方之客。到2000年左右,河南人在西安各大批发市场的从业人员已达到鼎峰。针织品、服装、鞋帽、小五金、家电等行业河南籍老板非常多。有部分河南人逐渐财大气粗,在西安黄金地段租商铺、买地建高楼、开商场、加盟连锁超市等,甚至有少部分河南人进入了房地产开发领域,开始赚快钱、大钱。

那时走进各大批发市场,陕西话反倒没有人说了,河南话成了每日人声鼎沸中的常用语言。好像购买什么东西都能遇到河南老板。

第一代迁徙到西安的河南人逐渐老去,离世。第二代、第三代河南人开始主掌家业,叱咤风云。由于生活中的长期融合,加之学校的普通话教学,第二代和第三代河南人已经没有了家乡口音。尤其是第四代成长起来的河南人与土生土长的西安本地人已没有什么区别了,口音一样,生活习惯一样,唯一不同的就是贯籍抹不掉,还得填河南。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西安着力建设国际化大都市,逐渐放宽了入户限制,大量长期在西安工作生活,有房有车有业的河南人纷纷迁移户口,办理西安市非农业户口,成为了西安市新市民。据推测,有数百万河南人先后落户西安,成为法律上的西安人。

在现今的西安各行各业都有祖籍河南的人们辛勤奋斗的身影,他们思想观念解放,能吃苦,敢想敢干。既可以放下身段从事体力劳动,又可以运筹帷幄在商海纵横捭阖,书写改变命运的传奇。

历史的烟云浩浩荡荡,不管个人的命运如何辉煌沉沦,但请记住你的家乡在哪里,你来自哪里,你要去干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4

标签:历史   河南人   西安   命运   故事   河南   陕西   西安市   批发市场   灾民   陇海铁路   祖籍   豫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