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事儿得从头说起,安世半导体这家公司,本来是闻泰科技在2020年花大价钱收购的,那时候闻泰股价还一度冲到171块多一股,大家都觉得这笔买卖靠谱,能让闻泰在半导体领域站稳脚跟。安世主要做分立器件、功率器件和模拟芯片,这些东西在汽车、消费电子和工业设备里到处用得上,尤其是车规级芯片,每辆车得用上好几百颗。总部在荷兰,但实际生产重心在中国东莞,那里占了全球70%的产能,荷兰那边就百来号行政人员,基本是个壳子。谁知道,2024年底美国就把闻泰母公司翼泰科技列入实体清单,说是国家安全问题,限制它接触美国技术。
转眼到2025年9月29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又升级管制,把限制扩展到翼泰旗下50%以上的实体,安世直接中招,不能再碰美国原产的技术、软件或设备。这下供应链就卡住了,因为安世产品设计里有些部分离不开美国授权的知识产权。第二天,9月30日,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就下部长令,对安世及其全球30个主体冻结运营一年,禁止动资产、知识产权、业务或人员。表面上看是荷兰自己动的手,但文件后来曝光,美国早在6月就跟荷兰通气,要求换掉中国籍CEO张学政,还提股权剥离的事儿。安世那边一口回绝,说企业运营自主权不能让步。
10月1日,安世内部的外籍高管,包括首席法务官鲁本·利希滕伯格、首席财务官斯特凡·蒂尔格和首席运营官阿希姆·肯佩,直接代表公司向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企业法庭递紧急申请,支持政府干预。法庭没开庭就给了临时措施,10月7日正式裁决,暂停张学政在安世控股的非执行董事和安世半导体的执行董事职务,还把闻泰持有的99%股权托管给第三方,只留1%给闻泰,并指派独立监督员握有决定性投票权。这等于闻泰彻底丢了控制权,当初收购花了340多亿,现在股价跌到41块多,蒸发75%的市值。闻泰2024年初卖掉集成业务,全押半导体,这次等于命脉被掐。
荷兰这手援引的是《商品供应法》,本来是为保障国家安全,但用在企业治理上,很多人觉得过了。闻泰发声明谴责,说个别外籍高管借合规名义夺权,跟政府指令串通一气。国际媒体也质疑美荷同步太巧,肯定提前协调。荷兰政府说担心关键技术转移到中国,尤其安世有敏感的功率器件,可能涉及军民两用。结果呢,这干预一出,全球供应链就乱套了。安世芯片在中低端汽车市场份额不小,大众、通用、宝马、雷诺这些车企库存只够4到6周,欧洲汽车工业协会发预警,11月起生产线可能停摆。一天不开工,损失就好几亿,谁也不想为政治买单。
中国这边没闲着,10月4日商务部就出公告,禁止安世中国及其分包商出口特定成品和子组件,这直接切断总部供应链源头。安世中国作为独立实体,按中国法律运营,本来就没义务听荷兰的。国庆期间,东莞工厂没停,员工正常上班,生产线转着。闻泰给中国区员工发公开信,说清楚荷兰分公司被干预的事,承诺薪资福利不变,还说政府和行业协会在盯着,推动纠正。贸易商起初慌张,后来见交付稳了,就主动找中国区谈合作。本土车企像比亚迪、蔚来加大采购,国产化率从2024年的12%跳到2025年的28%,需求越来越刚性。
10月19日,安世中国正式发声明,宣布独立运营,不接受任何未经中国区认可的指令,切断跟荷兰总部系统连接,启动本土供应链应急机制。员工账号虽一度被封,但很快就调整过来,薪资照发,运营正常。中国半导体协会早发函反对荷兰的歧视性对待,说这违背市场原则。荷兰总部想停薪?门都没有,安世中国澄清,一切按中国法律走。结果总部成空壳,百来号人干瞪眼,生产全靠中国产能,现在断供,欧美客户急了。协会找中国部门商量,求解方案,避免停产。
荷兰官员私下承认,这事儿玩脱了。上次阿斯麦光刻机出口管制已经伤了中荷信任,这次又在半导体上添堵。荷兰猪肉97%靠中国市场,中国一加进口税,农业出口就疼。经济事务大臣迪尔克·卡雷曼斯10月19日表态,说几天内跟中国官员见面,谈化解僵局。但这时候再服软,晚了。中国区供应链成熟,客户绑定牢,谈判筹码早换手。闻泰没妥协,守住自主权,通过本土链条自救。外籍高管推动的夺权,现在看就是场闹剧,没拿到实惠,还让荷兰营商环境扣分。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