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歌手坣娜于2025年10月16日因红斑性狼疮旧疾复发病逝,终年59岁。这一消息在2025年10月29日由媒体报道,并得到她的友人证实。坣娜在上世纪80年代出道,以歌曲《奢求》《别恋》《自由》《你怎么可以不爱我》《退路》等作品知名,还参与出演电影《人鱼朵朵》和《爱情来了》。

她在生前曾公开表示自己患有红斑性狼疮长达8年,这一疾病的复发直接导致了她的离世。友人虽证实了噩耗,但并未详细透露病因细节,仅表示坣娜已离开。她的最后一条社交动态发表于数月前,内容涉及对人生和健康的反思,但未提及具体病情进展。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红斑性狼疮的关注,这种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大量患者,尤其以女性为主。
红斑性狼疮,全称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自身健康组织,导致多器官损害。该病最早于19世纪中叶被医学界描述,1872年由奥地利医生莫里茨·卡普西正式命名,其名称源于拉丁文“lupus”,意为狼,形容面部皮疹似狼咬痕迹。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涉及遗传、环境和激素因素,免疫细胞如B细胞和T细胞过度激活,产生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和抗双链DNA抗体,这些抗体沉积在组织中引发炎症反应。该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化,常累及皮肤、关节、肾脏、心血管系统、肺部和神经系统,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下降。
在流行病学方面,系统性红斑狼疮全球发病率约为20至70例每10万人,中国大陆的发病率约在70例每10万人左右,属于常见慢性病之一。根据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协作组的数据,中国患者总数估计达100万人。该病好发于育龄期女性,女性与男性的发病比例约为9:1至10:1,峰值年龄在15岁至44岁之间。这种性别偏向与雌激素水平相关,研究显示雌激素可增强免疫反应,而雄激素则有抑制作用。
亚洲人群的发病率高于欧美白人,非洲裔和拉丁裔人群也较高。在中国,北方地区的发病率略高于南方,城市高于农村。环境因素如紫外线暴露、感染、吸烟和某些药物使用可诱发或加重病情,遗传因素占发病风险的20%至50%,涉及多个基因位点如HLA-DR2和HLA-DR3。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症状因人而异,但常见表现包括面部蝶形红斑,这种皮疹出现在鼻梁和双颊,呈对称分布,受日光刺激加重。关节症状表现为多关节疼痛和肿胀,常累及手指、腕部和膝部,类似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但通常不引起关节畸形。肾脏受累是严重并发症之一,称为狼疮性肾炎,发生率达40%至60%,表现为蛋白尿、血尿和高血压,若未及时干预可进展至肾衰竭。
心血管系统损害包括心包炎和冠状动脉炎,导致胸痛和心律失常。肺部可出现胸膜炎或间质性肺病,引起胸痛和呼吸困难。神经系统症状包括头痛、癫痫发作和认知障碍,严重时可导致脑血管事件。血液系统异常如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也常见。此外,患者常伴有疲劳、发热和体重减轻,这些非特异性症状往往在早期被忽视,导致诊断延误。
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依赖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评估。国际上采用的诊断标准包括2019年欧洲抗风湿联盟和美国风湿病学院联合制定的分类标准,要求抗核抗体阳性作为入门标准,并结合临床域和免疫域评分,总分达10分以上确诊。
实验室检查中,抗核抗体阳性率达95%以上,抗双链DNA抗体和抗Smith抗体具有高特异性。补体水平如C3和C4降低提示疾病活动。影像学如肾活检用于评估肾损害程度,分级为I至VI型,其中III型和IV型预后较差。早期诊断可通过定期筛查高危人群实现,如有家族史的育龄女性。
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主要目标是控制症状、预防复发和减少器官损害。基础治疗包括抗疟药如羟氯喹,用于减轻皮肤和关节症状,并降低血栓风险,使用率达70%以上。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是急性发作时的首选药物,通过抑制炎症快速缓解症状,但长期使用可导致骨质疏松、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副作用,因此需逐步减量。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霉酚酸酯和硫唑嘌呤用于中重度病例,尤其狼疮性肾炎,环磷酰胺静脉冲击疗法可改善肾功能存活率。
更新时间:2025-11-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