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两天咋又没来跳广场舞啊?”老李拎着蒲扇,一边在公园长椅上坐下,一边问老赵。
“唉,别提了。”老赵擦了擦脖子上的汗,“昨天中午吃了点剩饭,晚上又贪嘴喝了点冰啤酒,结果夜里肚子就开始咕噜咕噜的,折腾了一晚上,今儿上午刚从医院回来。”
老李皱了皱眉头:“这大暑天的,最怕就是寒热夹杂,还乱吃东西。医生咋说的?”
“医生就说得清淡,别贪凉,也别太燥,让我多吃点健脾祛暑的应季食物。还给我讲了啥‘蒸三样、煮两样’。”
“蒸三样?煮两样?啥意思?”老李来了兴趣。
“嘿,我这不也刚学来,等我缓过劲儿来,明儿请你去我家尝尝!”
——夏天吃不对,秋天病来找!你知道这时候吃什么,才是顺应时节、真正养生的关键吗?
一、大暑已至,最“蒸”人的节气来了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之一。
这个时候,气温高、湿度大,太阳暴晒,人体最容易中暑、中湿、上火。
尤其是南方,往往是“桑拿天”的开始,早晚也热,出门走几步就满身大汗。
北方虽然干热,但午后高温也能轻易冲上35℃以上。对于老年人来说,心脑血管、消化系统都面临挑战。
不仅如此,大暑之后,虽然还是盛夏,但其实气机已开始慢慢转变,从“阳极”往“阴始”方向走,养生也要从“祛暑降火”逐步过渡到“养阴护脾”。
所以,这时候不只是防暑那么简单,更关键的是:为秋天打基础!
二、吃对了!“蒸3样、煮2样”,清热祛湿又养脾
【蒸三样】:少油烟,锁营养,夏天吃更适合中老年人
①蒸鱼——清淡高蛋白,补虚强身
鱼肉含有优质蛋白,易消化吸收,是中老年人补身体的理想选择。
特别是清蒸做法,最大程度保留了鱼的鲜美和营养,又避免了油炸煎炒的油腻。
推荐选择草鱼、鲈鱼、鳜鱼这类淡水鱼,配点姜丝、葱段,去腥提鲜,还有一定温阳散寒的作用,适合夏天“腹中虚冷”的人群。
②蒸藕——健脾止泻,清热祛火
中医讲“热天吃藕最清心”,蒸藕是养生老方子。
藕本身就有“通气调中,止泻健脾”的作用。夏天脾虚湿重的人,常常会感觉腹胀、食欲差,吃点蒸藕不仅不寒不燥,还能帮助恢复食欲。
特别适合切片蒸,撒点枸杞,或者拌点蜂蜜,味道清润、不上火。
③蒸南瓜——补气健脾,调理肠胃
南瓜甘温入脾胃,是中医眼中养脾补气的佳品。
夏天很多人胃口不好、肠胃弱,南瓜蒸着吃,软糯香甜、不刺激肠胃,还能帮助调理消化功能。搭配红枣、薏米蒸着吃,效果更佳。
【煮两样】:利水去湿、温润养脾,是夏季餐桌上的“养生汤药”
①丝瓜汤——清热化痰,润燥通便
丝瓜是夏季的“平价宝藏菜”。它不仅含水分多,还富含维C、膳食纤维。
用丝瓜搭配虾仁、豆腐、枸杞煮汤,清香不油腻,还特别适合消暑去热。
中医认为丝瓜入肺、胃经,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作用。天气闷热、嘴巴苦、胃口差的老人,喝点丝瓜汤很合适。
②杂粮粥——健脾养胃、补气安神
夏天很多人早晨起来就觉得没力气,可能是因为脾虚、气虚、睡眠不佳。
这时可以早晚喝点小米、糙米、薏仁、红豆等搭配的“杂粮粥”。不仅能健脾祛湿,还能调节血糖、稳定情绪,帮助提高免疫力。
特别提醒:杂粮别一次放太多,以3-4种为宜,煮软一些,不影响吸收,也避免胀气。
三、大暑养生细节:日常3注意,病不上身
1.饮食不贪凉
天气再热,也不要大量吃冰饮、冷饮,尤其是年纪大了的人。肠胃一寒,消化不良、腹泻、胃痛接踵而至。
建议喝温热的水,吃点性平的水果(如苹果、梨),不要空腹吃西瓜。
2.睡觉别贪风
空调不能一直吹,特别是夜里睡觉,温度别调太低,保持在26℃左右为宜。风扇也要避免直吹头部或腰腹。
可以在睡前泡泡脚,帮助安神助眠,缓解暑热疲劳。
3.午休别太久
大暑天午间容易犯困,午睡是好习惯,但时间不宜过长,以30分钟左右为宜。躺久了反而容易越睡越累,头昏脑涨。
同时,适当出汗、适量运动、保证饮水量,也都是大暑期间不可或缺的小事。动静结合,才是养生的真谛。
结语
大暑虽热,但也是调养脾胃、清热祛湿的大好时机。吃对了、做对了,身体就能悄悄为秋天蓄好底子。
别等病来了才想起要调理,不如从今天一口饭、一碗汤做起,安稳过夏,平安迎秋!
温馨提示:本文所载的健康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在采取任何预防、治疗或治愈的措施之前,请先与医生进行沟通。
来源:青岛广播
更新时间:2025-07-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