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话养生

今天,我们迎来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霜降时节天地之气,由秋燥渐转为寒凉,阳气收敛、闭藏,阴气渐盛。市民养生应与自然相应,需调整作息、饮食与起居,顺势养生。而霜降养生的核心在于“外御寒、内润燥”,通过合理调摄,使阳气得以固护、阴津得以濡养。

衣:保暖有方,护住关键

霜降节气的到来也意味着冷空气将越发频繁,近来气温大跳水,市民稍有不慎便易受寒,寒邪易从皮毛、经络侵入,易诱发或加重感冒、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关节炎等疾病。因此防寒保暖尤为重要。

霜降常有“早晚冷、中午热”的特点。建议采用“洋葱式穿衣法”,即穿多层薄衣物而非一件厚衣服,便于气温变化增减。避免中午热时出汗、傍晚降温时受凉。

颈部等关键部位要护牢,颈后有“大椎穴”,为阳气汇聚之处。外出时可围上围巾,防止寒气直入,引发肩颈僵硬、感冒等。再者要注意腰腹保暖。腰为“肾之府”,腹为“脾胃之所”,受寒会导致腰痛、腹胀、腹泻、痛经等。夜间睡眠时要盖好腰腹部,不穿露脐装。老年人或有关节病史者,要特别注意膝盖防寒,可适当使用护膝加以防护。最后要注意足部保暖。俗话说“寒从脚起”,应尽早穿上保暖的袜子,袜子高度至少能包裹住脚踝,睡前可用温热的水泡脚。

食:平补润燥,健脾养胃

霜降时节,气温骤降、空气干燥,寒燥夹杂,最易伤肺耗津、损脾伤阳。饮食应以润中带温、平补为主,既滋阴润燥,又温阳护脾。

多吃润燥养阴之品,如梨、柿子、柑橘、甘蔗、荸荠、山楂、百合、银耳、鸭肉、南瓜、莲藕、山药、芋头、红薯、土豆、白萝卜、板栗、芝麻、蜂蜜等,能滋阴润肺、健脾养胃,缓解皮肤干燥、咽干口燥。

少食辛辣油腻,忌生冷刺激,辛辣食物如辣椒、芥末、大蒜、生姜、葱等,虽能御寒,但燥热发散,过食易耗伤阴津;生冷饮品和寒凉水果多食则损伤脾胃之阳。

住:早卧早起,静养心神

霜降之后白昼渐短、黑夜渐长,应“早卧以养阴,早起以养阳”。建议22点左右入睡,6点左右起床。睡前可泡脚或做些冥想、深呼吸或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助眠安神。

要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于干燥或寒冷的环境诱发鼻咽部和呼吸道疾病。可使用加湿器,或在房间放置清水、绿植以调节湿度、净化空气。

霜降之际,草木凋零、日照减少,人们易感到心情低落、悲伤、忧郁。中医认为“悲则气消”,过度或长期的悲伤情绪,会导致人体正气的耗损和消散,尤其会使心肺之气变得虚弱。此时应学会“收心养志”,让精神内守。可通过听音乐、读书、绘画、练字或与友人小聚来放松愉悦心情、舒缓情绪,避免思虑过度、情绪激烈,以免扰动心神、耗伤阴精。

行:动静相宜,适度运动

古人云:“动以生阳,静以养阴。适度运动能增强体质、通畅气血,霜降时节运动应掌握“动中有静、静中求养”的原则。

气温降低后,肌肉和关节的柔韧性下降,为避免拉伤或扭伤,运动前要充分热身。推荐市民进行快走、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瑜伽、伸展操等温和的运动,既能调畅气血,又能强健筋骨。运动强度应以微微汗出即可,不可大汗,出汗太多反而损阳伤津。此外,运动后记得及时擦汗、换衣,防止受凉感冒。

霜降时节早晚气温低,晨起不宜过早外出锻炼。最佳运动时间为上午9点后或傍晚日落前,此时气温适宜、阳气尚旺。注意临睡前3~4小时也要避免剧烈运动,否则体温升高、大脑兴奋,容易出现失眠。

运动之余可配合静养,如冥想、调息练习等,使身心放松,阴阳协调,气血流畅。

养生药膳

芪桂温降方

1 料包信息(1~2人份)

黄芪、肉桂、甘草、陈皮。

2 功效特点

温中补虚、理气健脾

黄芪补气升阳,益卫固表;肉桂补火助阳,引火归元;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四者契合能针对性改善霜降节气易出现的寒凉伤阳、脾胃气滞问题。

3 推荐搭配

苹果1个、石榴籽50g、冰糖适量(可根据口味加入,糖尿病患者不加)

制作步骤:

苹果去皮切小块备用,石榴籽剥好;料包入锅,加水约1000ml和冰糖,煮20分钟;再加苹果、石榴籽煮1分钟即可。

功效特点:

料包(黄芪、肉桂、甘草、陈皮)以黄芪建中汤化裁而来。搭配苹果改善汤品的口感,可增加健脾之功效,同时中和肉桂的辛燥;石榴化阴生津,平衡肉桂、黄芪的温燥特性;冰糖补中益气,三者与料包组成一道温润双补、养胃的水果茶。

4 饮食宜忌

适宜人群:

适合霜降时节出现脾胃虚寒、畏寒怕冷、气虚乏力者;以及中老年等免疫力低下人群。

禁忌人群:

1. 实热证(感冒发烧、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大便秘结)、湿热证(舌苔黄腻、口苦口臭、大便粘滞不爽)及阴虚火旺(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等慎用;

2. 有出血倾向者慎用,活动性出血者禁用;

3. 孕妇禁用,哺乳期妇女及儿童等特殊人群慎用;

4. 对料包中任一成分过敏者禁用。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服务号

订阅号

视频号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4

标签:养生   霜降   肉桂   黄芪   气温   阳气   保暖   脾胃   时节   石榴   寒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