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姚古镇,(也称黄姚古镇风景区)。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的,近千年明清古镇,素有“诗境家园”,“小桂林”之称。
黄姚古镇,地处贺州市昭平县东北,方圆3.6平方公里,因镇上以黄、姚两姓居多,从而得名。黄姚古时随县居南越地。汉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越,黄姚地属置苍梧郡临贺地。宋宣和六年,黄姚地属龙平县改名昭平县”至今。黄姚古镇多为明末清初,因避战乱或经商等原因,迁徒来此的移民,至黄姚后多以经商为主,家境普遍富裕,因此在住宅建筑上,无论是单体还是整体的布局都有着较强的防御功能。
黄姚古镇,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周围分布着酒壶、真武、鸡公、叠螺、隔江、天堂、牛岩、关刀等21座山峰,从四周聚向古镇;姚江、小珠江、兴宁河三水交汇古镇,群山环抱,綠水绕行,古镇内自然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黄姚古镇,由龙畔街、中兴街、商业街区自成防御体系的建筑群组成,三地又通过桥梁、寨墙、门楼等巧妙连接,构成一体。目前古镇保存有明、清古建筑300多幢,青石板砌街巷8条,古桥11座,亭台楼阁10多处,寺观庙祠20余座,较有代表性的有古戏台、司马第、安乐寺、宝珠观、兴宁庙、郭家祠、带龙桥、仙人古井、天然亭等。
古镇重要门楼为“亦孔之固”,建于清初,得名于《诗经》中“天保定尔,亦孔之固”。意为上天保佑这里的安定,自然非常稳定。门楼为二层式建筑,上层为楼,用于守望站岗,下层为门,用于通行
走进古镇是守望楼,是姚江南岸百姓从东面进出古镇的门楼。门楼为四方形有瞭望孔、枪眼、栅栏等设施齐备,具有极强的防御功能,解放前,镇上安排专人在这座门楼上打更、守望、保卫。保卫古镇的安宁和祥和。
更新时间:2025-05-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