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都喝白酒,可对它到底了解多少?你知道白酒圈里流传着多少“谣言”不?有些咱们还一直深信不疑!就说上海有个张大爷,都58岁了,喝白酒可有30年的酒龄,每天2两白酒。在白酒这事儿上,那绝对算是个“老江湖”。
有句话叫“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大爷这30年的酒可不是白喝的。关于白酒的3大“喝酒谣言”,大爷亲自出手,给力破、澄清了不少。跟他唠完,我真是长了不少见识。
第一大谣言:白酒越黄,就越是陈年老酒。
现在大家都爱喝老酒,觉得酒放得越久越香,味道也更醇厚。
普通人判断老酒,最直观的办法就是看酒液黄不黄。好多人觉得,酒越黄,就说明这酒存放的时间越长。
但其实,可不是所有老酒都会发黄。
从香型来看,酱香型白酒放久了,黄色会更明显;浓香型白酒次之;而清香型白酒,不管放多久,基本上都不会变黄。
更可恶的是,现在市场上有些不良商家,就利用大家这个认知,往酒里加色素,真是坏透了。
第二大谎言:纯粮酒加水就会变浑浊。
这说法也不是完全没道理,因为白酒里的脂类物质不溶于水,所以一加水,酒就变浑浊了。
不过,有个前提,就是变浑浊的酒,一般都是高度数的白酒。
清香型白酒和低度数白酒可不一样。这两种酒,为了保持自己独特的口感,或者满足冬天喝酒的需求,酿造的时候,清香型白酒用地缸发酵,这样就能达到“一清到底”的风味,脂类物质就没那么多,加水不变浑也正常。
低度数白酒,在出厂前还会经过除脂工艺,把度数降下来。所以,说纯粮酒加水就变浑浊,这方法早过时了。
第三大谎言:喝酒上头是自身原因。
“纯粮酒”和“勾兑酒”,喝完之后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反应不一样。纯粮酒是用谷物发酵酿造的,酿好之后还会存放一段时间,把杂质去掉,所以口感更好,喝完也不容易上头。
而勾兑酒里的食用酒精,虽然也是用“粮食”发酵的,但用的原料是薯类。严格来说,勾兑酒都不能算真正的白酒。薯类在发酵的时候,会产生很多“果胶质”,这才是让人喝酒上头的罪魁祸首,可不是自身的问题。
张大爷说他年轻那会儿,几十块、几百块的酒都喝过。有的酒喝着顺口,有的就差点意思。后来他琢磨出门道了,那些卖得贼贵的酒,其实好多钱都砸在打广告和做包装上了,价格虚高得厉害。这多出来的成本,最后全转嫁到咱们消费者头上,最后就是白花冤枉钱。
最近这几年,张大爷就专门在地方上的大酒厂里找那些性价比高的酒来喝。你还别说,真让他找到了不少好酒。说到这,他可开心了,还跟我分享了他特别满意的南池翠N9。
他回忆自己第一次拿到这款酒时,就下意识地看了下酒标信息,发现原料只有高粱、大米、小麦、糯米、玉米这五种精细谷物和水,质量等级还是优级,全程纯粮酿造,无香精添加,便尝试入手了两瓶。
刚开始张大爷跟大部分人一样,对名气不大的酒持有怀疑,直到他亲自喝了几口后,竟觉得这酒跟三四百的浓香名酒差不多。拿出手机网上一搜,原来产地四川邛崃是“中国浓香型白酒基酒核心产区”,享有得天独厚的酿造环境。
邛崃独特的冰川富钾砂滤矿泉水与温润气候,赋予酒体天然的粮香与窖香,堪称“酿酒黄金三角区”。其生产酒厂始建于1988年,是四川老八大原酒厂之一,曾为众多名酒供应基酒,品质底蕴深厚,与大牌算是同宗同源。
而且再也不用花大价钱去买老酒喝了,这酒的基酒经9年陶坛窖藏,再以15年老酒调味,出厂就是老酒。酒体醇厚丰满,入口绵柔丝滑,窖香、粮香、曲香层次分明,饮后回甘净爽,空杯留香持久。
关键是,酒厂是直营,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还省去高额宣传成本,没有品牌溢价,定价只要百元出头,以“名酒平替”的姿态打破“高价=优质”的消费误区,无论是宴请宾客、家庭聚会,还是自饮小酌,都是不错的选择。
本文到此告一段落,你们还有补充的吗?最后,提醒大家:适量饮酒。
更新时间:2025-04-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