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烟这事啊,很多人就是离不开。无论外头雾多大,走廊有多冷,哪怕半夜醒了也要点上一根,像是身体自动找火的开关。但医生说得再明白不过了,有些病,真的是一点烟都碰不得。
不是吓唬人,而是实打实的生理反应,那不是自控力的问题,是命的问题。有些人觉得“老子抽了一辈子也没咋地”,但问题是,有些疾病本来就像定时炸弹,再往火堆里添柴,那真的不叫硬气,那叫找罪受。
1.心血管系统疾病
心血管系统本身就够辛苦的了,天天帮着身体运输血液、营养、氧气,还要时刻保持血压和心率的平衡。这个时候一根烟下去,血管瞬间收缩,心跳加快,血压也上去了。
更可怕的是,香烟里的尼古丁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让血管更容易堵。医生一直强调,吸烟者发生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大事件的风险,是不吸烟人群的两倍还多。
有数据显示,冠心病患者吸烟的复发风险明显高于戒烟者,这个不是猜测,是大量研究都证实的。
2.慢性阻塞性肺病
更别提慢性阻塞性肺病这个病种了,它的全称虽然拗口,但其实就是很多人常说的慢阻肺。它不是感冒,也不是肺炎,而是气道慢性炎症造成的肺功能下降。最典型的症状就是慢性咳嗽、咳痰和活动后气喘。
香烟烟雾里的有害颗粒会直接刺激呼吸道黏膜,促使慢性炎症不断加剧,气道变窄,痰液排不出,肺泡破坏严重。很多患者在冬天只要一吹冷风,就喘得不行。
这种时候还抽烟,不是没意识,是自己折腾自己。医生在门诊里常说,这个病如果能早期戒烟,就有机会延缓病程,否则到后期连说话都喘。
3.肺癌
关于肺癌,几乎没人不害怕。但问题是,害怕归害怕,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抽的每一根烟都在增加风险。
香烟里含有超过60种已知致癌物,其中焦油、多环芳烃、亚硝胺这些东西对肺组织的损伤是长期的、不可逆的。研究表明,80%以上的肺癌病例与吸烟有关,尤其是小细胞肺癌和鳞状细胞癌,几乎和香烟有直接关系。
有些人总觉得“我只是抽得少”,可肺癌不是只认抽得多的,抽一点也算种子播下去了。更关键的是,被动吸烟的人群,比如家里人、同事、孩子,也都在被香烟毒害。
4.糖尿病
糖尿病和香烟的关系,听起来好像不直接,但其实背后藏着不少风险。抽烟会增加胰岛素抵抗,血糖更难控制。香烟里的有害成分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导致微血管病变,进一步加重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
特别是糖尿病人本来就容易得下肢动脉闭塞、视网膜病变、肾功能下降,再加上吸烟这把火,无疑是火上加油。
有些人控制血糖控制得好好的,就是血压老高、蛋白尿一直不下,其实就是吸烟影响了肾脏过滤功能。还有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吸烟后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不吸烟者高出两倍,戒烟对延长寿命起到关键作用。
有意思的是,很多人其实知道抽烟不好,但总喜欢自我安慰,说啥“都抽这么多年了,也没咋地”。但这类话只能自欺欺人。
医学统计早就给出答案,香烟和慢性病之间的关系早已不是猜测。像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里就提到,全球每年约有800万人死于与吸烟相关的疾病,包括心脏病、中风、肺部疾病、癌症等等。
不戒烟不出事不代表安全,只是身体还在硬撑而已。问题是,它不说话,不代表它没受伤。
很多患者其实在确诊之后已经被医生告诫过无数遍,“不能再抽了”。但就像是耳旁风一样,回到家、到了工作场所,手又开始痒了。有时候不是控制不了,是根本没放在心上。
一旦病情加重了,就又跑来问医生“是不是最近天气不对”“是不是吃错东西了”,但烟这事就是闭口不提。这种自我麻痹的状态,久而久之也就真的出了问题。
特别是在住院病房里,能看到太多肺癌晚期、心衰患者,插着管子,连话都说不利索,还在后悔“要早听医生的就好了”。
从病理机制角度说,香烟对各类器官的伤害不仅是表面的,更多是细胞水平的损伤。长期接触烟雾,人体的修复机制被不断破坏,免疫力下降,氧化应激反应增强,慢性炎症状态持续存在。
这个过程对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来说,是双重打击。一边身体在试图自我修复,一边又被香烟反复破坏。能坚持多久,完全看身体本身的底子。但每个人都不是钢铁的,总有耗光的时候。
要说戒烟难不难,那是真的难。但要说不能戒,那就是骗自己。有些人戒不了,不是没能力,是没有决心。特别是已经患有心血管病、慢阻肺、肺癌或糖尿病的人群,更没有任何理由再碰香烟。
这不是意志力的事,而是生死线上的自我保护。有的医院门诊都设立了戒烟门诊,就是为了帮助有疾病史的人群尽快摆脱烟瘾。很多人通过尼古丁替代、行为干预、药物辅助等方式,在专业支持下成功戒掉了几十年的烟瘾。不是做不到,而是看你有没有开始行动。
医生讲了无数次,香烟不是解压工具,不是社交标志,更不是情绪的出口。它本质就是一根毒棒,对任何人都没好处。
而对那些本身就身体脆弱、有基础病的人来说,它的杀伤力成倍叠加。不要觉得一时的快感能换来什么健康,只会让身体更早崩盘。尤其在医院见得多了,很多医生都直言不讳,那些明明已经生病还坚持抽烟的人,根本不是不知道,是不在意。
参考文献:
[1]香烟烟雾成分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J].预防医学,2023,35(3):201-205.[2]吸烟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研究进展[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4,52(6):513-519.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吸烟关系探讨[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23,22(4):274-278.
[4]吸烟与肺癌风险的流行病学证据[J].中国肿瘤临床,2023,50(5):256-260.
[5]糖尿病患者吸烟行为对并发症影响的临床分析[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2,14(11):813-817.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