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圆明园有感

北京的金秋,已是寒风瑟瑟,冷意袭人。独自一人进入圆明园景区散步游玩,正逢景区免费开放。漫步景区,如闲庭信步,满目风光,游人如鲫,湖光水色,游船穿梭其中。依依杨柳,迎风飘逸;荷花婆婆,一望无边。虽是深秋季节,依旧绿意盎然。风光景色,令人目不暇接。一路走走停停,拍摄不同角度,不同风景的照片,忙得不亦乐乎!

记得前后六次来过圆明园游玩,可谓轻车熟路。然而季节不同,风光各异,春天景色之温馨,夏天景色之绚烂,秋天景色之萧索,冬天景色之肃穆,可谓各有特色。每次入园,依旧激动莫名,流连忘返。走大道,穿小路,沿途随意浏览,抬头举目,分花拂柳,乐此不疲。

不觉走到西洋楼遗址,此时夕阳西下,看满目苍凉的残垣断壁,散漫的日光,冷冽的秋风,凌乱的构件,坍塌的柱石,经过年年岁岁的日销风蚀,已经破败不堪,似乎诉说圆明园百年沧桑,使人联想165年前那段屈辱不堪的历史。

正巧今天是10月18日,是圆明园罹难日。景区用以纪念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免费开放,用以鼓励民众铭记历史。今天游园,触景生情,别有一番滋味!

少时看火烧圆明园之电影,莫不义愤填膺,对于英法联军之暴行,深恶痛绝。长大以后,略读一些近代历史,知道火烧圆明园的前因后果,是是非非,心中泾渭分明。

自古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清廷虐待英法使团,导致英法联军实施报复,使三山五园付之一炬。铭记历史,亦应当反思历史。不可盲目煽动民众复仇情绪。为啥英法联军不烧清真寺、不毁金字塔,偏偏要火烧圆明园,其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值得后人深思与反省。

落后就要挨打,最可怕是落后愚昧又傲慢无知,不知敬畏天地,不知与世界沟通,自以为是,唯我独尊,终于自食苦果。

为人处世,凡事亦不可得理不饶人。英国驻华全权公使、英军总指挥额尔金,当年下令焚烧圆明园,为震慑清廷,逞一时之气,最终在若干年后,死于雷电与火灾之中。这是否是一种命运的讽刺,还是天遣,或者是中国古代所谓因果报应?天道幽远,凡人莫知,但应该知道作善余庆,为恶余殃的道理。咸丰帝为自己的傲慢无知付出代价,而额尔金亦为自己的冲动暴行付出代价。

凉风一吹,收回无边的浮想,拂去那些怀古幽思,准备一闯黄花阵,满望登上那座八角凉亭。谁知道,路径千回百转,错综复杂,三番五次,不得其径而入,只得原路返回,望楼兴叹。

2025年10月19日于北京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0

标签:旅游   圆明园   英法   景区   联军   景色   历史   火烧   清廷   前因后果   暴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