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在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上,军事航天部队作为战略兵种方队,首次亮相公开场合。就在军事航天部队亮相2天后,我国有新动作,确认要搞太空防御体系。
据央视新闻报道,9月5日,第三届深空深测国际会议在中国安徽合肥召开,在会上,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深空深测实验室主任兼首席科学家吴伟仁院士,发表题为《中国小行星探测与防御》的演讲,表示中国要开始研究太空防御体系,对地外行星进行防御、探测和资源开发利用。
按照公开报告内容显示,由于地外小行星可能会对地球造成潜在威胁,所以需要及时在轨处置,目前将采取“伴飞+撞击”的模式,通过发射观测器和撞击器,在搜集行星数据后通过撞击,使其偏离轨道,减少对地球造成的影响。
除了撞击以外,未来中国还将利用激光武器等新型装备,通过激光烧蚀、附着推进器改变轨道等手段,尝试长期处置方案,甚至还考虑开发小行星上的资源,进行科学研究与资源开发。
一直以来,在外太空领域,不光有人类彼此之间的军事较量,同样也存在小行星等地外威胁,如何避免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生存危机,始终是人类考虑的课题。
显然,随着我国军事航天部队的出现,不仅针对人类其他国家外太空的军事化行为,进行斗争准备,同时也兼任防范地外太空威胁的任务,为维护本国乃至全人类的生存,作出积极贡献。
从职能上来看,在打造太空防御系统方面,军事航天部队可以提供军用卫星侦察影像资源、外空军用装备资源,协助国家航天局执行相关任务,积累外空军事经验。
更关键的是,在实现对小行星的开发利用后,发现地球上没有的矿产资源或其他元素,也可以为升级军事技术和装备提供助力,网友们调侃“在月球背面拷打外星人获得科技”的笑话,可能真的会实现。
更新时间:2025-09-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