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湖南湘西的近现代杰出人物简介(第四篇)

李昌(1914年12月12日—2010年9月3日),湖南永顺县塔卧镇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到达延安,曾任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兼组织部长。1942年后,任中共晋绥边区兴县县委副书记。1945年后,历任中共礼山县委书记、鄂豫边区党委秘书长、枣阳中心县委书记、中原民主建国大学教育长、晋察冀第四纵队政治部主任。1949年北平解放后,任北平市青委书记兼团委书记。1953年经周恩来总理提名,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10年期间,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国防工程科技人才。1964年任中央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党组书记兼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院长。1977年后,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中国科技大学第一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书记,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执行主席,中央纪委书记,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

向进(1915年6月—2014年7月2日),原名何武坦,湖南省永顺县首车乡小竿溪村人。1938年1月参加革命,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1月入伍。自1938年投身革命后,投身于中国的革命和医学救治事业,历任卫生所所长、团卫生队队长、华东野战军卫生部直属医院副院长、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教育长、上海军医大学第二副校长、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等职。曾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是中国军事医学教育的主要缔造者之一。


谭松平(1916年12月—2010年7月),出生于湖南省凤凰县。早年曾在湖南省凤凰县模范小学、常德县省立第三中学上学。1937年考入重庆大学采冶系学习,积极参加进步活动,响应“一二九”学生运动示威游行。1937年10月,经林伯渠介绍,到延安陕北公学13队学习,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陕北公学政治部干事。1938年6月至1945年,历任陕北公学分校第42队党支部书记、抗大第一分校队长、八路军115师686团连指导员等职,多次参与对日作战并负伤致残。解放战争后,参与旅大地区军事活动及旧警察队伍改造工作,历任旅大市公安局副局长、交通部大连港务局局长等职。1973年恢复工作后,历任交通部长江航运管理公司副经理、天津港务局党委书记等职。1983年起担任中共天津市纪委书记,致力于党风廉政建设,纠正不正之风并复查历史冤假错案。

刘仲明(1916年4月10日—2010年9月8日),出生于湖南省凤凰县。1938年7月赴延安参加革命,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抗大总校一团学员、宣传干事、抗大太行大队宣传股长、学员队指导员,第二野战军第三纵队政治部政教科科长、三纵教导团政治处主任、十一军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艰苦岁月。1950年调任新组建的海军青岛基地政治宣传部长、海军学院政治处宣传部部长、预备学校副校长,海军后勤部政治部副主任。1979年5月被任命为海军工程设计研究局政治委员。1955年10月被授予三级独立自由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

彭司勋(1919年7月28日—2018年12月9日),土家族,湖南保靖人。药物化学专家,药学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药物化学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1938年因抗战辗转至重庆,考入国立药学专科学校(现中国药科大学前身),1942年毕业后进入中央卫生实验院工作。1948年获世界卫生组织奖学金赴美,先后在马里兰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深造,1950年获哥伦比亚大学药学硕士学位。朝鲜战争爆发后,他放弃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冲破美国阻挠于同年8月回国。1951年起任教于南京药学院(后更名为中国药科大学),历任教授、教务长、副院长等职,编撰我国第一部《药物化学》教材(1959年),该教材1992年被评为国家优秀教材。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药学组召集人、九三学社中央常委、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等职。

石邦智(1919年9月12日—2006年9月26日),又名石老保,苗族,湖南花垣人,老红军。1933年7月投身革命,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参加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并在长征途中多次负伤,荣立战功。抗日战争期间,他参加了多次战斗,表现英勇,被誉为贺龙神枪手。解放战争时期,他参加了四平保卫战黑山阻击战等重要战役,荣立多次战功。在18年的战斗生涯中,历经大小战斗150多次,先后3次负伤,立战功17次,荣获八一勋章和解放勋章。1952年5月,从军队转业到地方工作,先后担任湘西苗族自治区主席、自治区党委第二书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委员会和人民政府州长。他在“文革”期间担任州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主任、自治州委书记,并于1988年退居二线,1997年离休。

李振军(1920年6月5日—2008年3月9日),凤凰县沱江镇人。1936年参加革命,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陈庄、万安、陈胜庄、“五·一反扫荡”及进军绥远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辽沈战役、锦州战役、平津战役和解放江西赣南、广西剿匪、海南岛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军政治部秘书处处长、师政治部副主任、军干部部副部长、兵团干部部副部长等职务。他还担任过湘潭大学复校后的首任校长,并在军事科学院政治部担任副主任,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党委副书记。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60年晋升为大校军衔,曾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

肖纪美(1920年12月7日—2014年4月23日),出生于湖南凤凰。金属材料科学家、金属学专家和冶金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43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矿冶工程系。1948年赴美留学,1949年获密苏里大学冶金工程硕士,1950年获冶金学博士学位。因美国政府阻挠,1951年首次归国未果。1957年突破阻力回国,先后担任北京钢铁学院教授、金属物理教研室主任、材料失效研究所所长、副校长。长期从事钢铁冶金、金属材料和金属物理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为国家材料科学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戴钟萍(1922年—1941年3月28日),出生于湖南省凤凰县。从小在家乡小学读书,后到长沙周南女中和沅陵乡村简易师范求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她积极参与学生组织的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38年回到家乡,在中共凤凰县委的领导下从事抗日救亡工作。1939年春,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经常在进步青年中组织学习中共中央有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文件,阅读《新华日报》,在群众中教唱抗日歌曲,宣传抗战救国的道理。1941年初,她以小学教师的身份为掩护,在本县农村开展建党工作和抗日救亡工作。然而,由于叛徒出卖,她于2月27日被国民党县警察局秘密逮捕。3月3日被押送到沅陵国民党第十军军部,几经审讯未暴露党的秘密。3月28日深夜,她在沅陵五里亭壮烈牺牲。

龙清廉(1938年10月28日—2024年3月12日),笔名阿龙,号弥澳迦龙,苗族,湘西古丈人。他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59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从蒋兆和李可染叶浅予等当代名家,后入蒋兆和画室专修人物画。1965年毕业后自愿分配到新疆工作,从此与新疆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在新疆博物馆新疆展览馆从事陈列展览设计和美术创作,并于1980年初调入新疆画院从事专职美术创作和研究。其作品风格朴厚凝重,书法篆刻个性鲜明,富于现代意味。他的代表作《金秋夜话》等被选入《中国美术全集》现代卷,个人印鉴被收入《中国现当代书画名家印款》一书。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如果有遗漏的湘西近现代杰出人物,欢迎大家补充。喜欢就点赞关注小编吧,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0

标签:历史   湘西   湖南   简介   凤凰县   中国共产党   解放战争   历任   勋章   湖南省   新疆   政治部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