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27日讯(全媒体记者 贺文兵)“面对各种困难,只要不妥协不放弃,我们的生活才能从从容容,才不至于连滚带爬。”26日,长沙上善助残服务中心,一群长沙中小学生走进这里,通过体验盲人走路、含笔书写等活动,近距离感受残疾人的生活日常,深刻体悟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上了一堂生动的“生命教育课”。

长沙上善助残服务中心地处岳麓区莲花山,由谢向前创办。谢向前1970年出生在莲花山村,曾是一名建筑包工头。在2013年7月12日的一场粉尘爆燃事故中,他全身60%烧伤,右手残疾。为了治疗耗尽积蓄,还负债30万元。康复后求职屡屡碰壁的他,在长沙市和岳麓区残联的帮扶下开启了艰难的创业之路。
2014年7月,谢向前四处借钱筹款,创立了长沙首个农村非营利性助残机构——长沙市上善助残服务中心,流转上百亩田地搞种植和养殖,开办车间承接适合残疾人胜任的手工活。“对于残疾人而言,一份能胜任的工作不仅意味着收入,更是尊严与价值的回归。”谢向前告诉孩子们。
活动现场,孩子们在公益中心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分组参与沉浸式体验项目。在“盲人走路”体验区,孩子们戴上眼罩,在黑暗中小心翼翼地摸索前行,短短几步路,却让他们真切感受到视觉缺失带来的不便;在“含笔书写”环节,大家尝试用嘴巴咬住笔杆书写简单文字,肢体的不协调、字迹的歪斜,让孩子们直观体会到残疾人生活中的困难与不易。

曾在广东打工的当地村民秦芳因在车间受伤成了残疾人,被流水线淘汰。秦芳入职上善助残服务中心后,经过岗位培训后成为线圈加工“大师傅”。这种按件计酬、自主节奏的工作模式,让40多名常驻残友在这里有了稳定收入。2024年,上善助残服务中心接下60万元卡通勋章制作订单……10多年下来,谢向前带领100多名残友抱团种田种菜办工厂,将残友们的绝望化成了新希望。
当孩子们看到公益中心里残疾人凭借毅力克服身体障碍、乐观生活的模样,纷纷露出敬佩之情。工作人员还向孩子们讲述了多位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故事,从直面困境的坚韧到积极生活的态度,每一个细节都深深触动着在场的小参与者。孩子们不仅主动与公益中心的残疾人交流互动,还送上了自己准备的小礼物,用稚嫩的话语传递着温暖与敬意。

孩子们看到,因受电击四肢截肢的周国民用嘴衔笔创作书画,脑瘫患者姜婉担任农耕馆讲解员,将农耕文化娓娓道来……他们的自强不息,成为中小学生在研学活动中接受生命教育时活生生的榜样教材。“被孩子称为榜样时,我找到了生命的意义。”59岁的周国民说。
此次活动以沉浸式体验的形式,让中小学生走出课堂,在实践中学会换位思考、懂得感恩珍惜。参与活动的学生表示,这次经历让自己真切感受到残疾人生活的不易,更被他们不向命运妥协的精神所打动,未来会更加珍惜当下生活,也愿意用实际行动关心帮助身边的残疾人。

10多年来,上善助残服务中心累计开展助残活动700余次,帮扶5000多人,助力上百名残友就业。这些年,谢向前和上善助残服务中心获得众多荣誉。2019年,谢向前荣获中国好人称号,2023年获评感动湖南人物。最让谢向前难忘的,是2018年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中,“上善助残”获得的金奖。
“不管生活给你多少焦虑烦躁,只需保持自律自信的生活状态,生活有多少失望就会有多少希望。”谢向前语重心长地对孩子们说,面对生活和学习上的各种困难,只要不妥协不放弃,我们的生活才能从从容容。
更新时间:2025-10-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