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去处!高颜值!肇庆竟藏着这么多新型阅读空间……

近年来,

肇庆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

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

持续发力公共文化新空间建设,

通过打造特色鲜明的“粤文坊”“粤书吧”,

布局便捷惠民的新型阅读空间,

多举措推动资源整合等方式,

致力打通基层文化供给“最后一公里”,

不断满足群众多元化、高品质的文化需求。

0 1 打造“文化客厅”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作为广东公共文化服务创新试点,

近年来,肇庆积极打造

“小而美”、颜值高、功能齐全的“粤文坊”,

以及集艺术展览、非遗体验、

培训讲座等于一体的“文化客厅”,

以兼具地域特色与人文温度的公共文化新空间,

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向往。

图片

△图源 肇庆市文化馆

8月12日上午,

记者来到位于星湖西堤的

星湖艺术馆“粤文坊”。

在一楼的油画体验区,

市民小张正与好友围坐在画架前,

以期将眼前的星湖美景融入画中。

而二楼的书画展区以及不远处的非遗展示区,

同样迎来了不少参观体验的市民游客。

△市民游客在星湖艺术馆“粤文坊”体验油画创作。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戴福钿 摄

星湖艺术馆“粤文坊”

于2023年揭幕,

以布局精巧、设计感强等为特色,

由市文广旅体局指导,

市文化馆通过引入社会力量参与,

面向公众开放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设有艺术展览、观摩体验、

非遗集市、活动讲座等区域。

△市民游客在星湖艺术馆“粤文坊”观看艺术展览。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戴福钿 摄

作为我市别具特色的公共文化新空间,该“粤文坊”依托星湖边优势,创新将公共文化服务与非遗传承、旅游体验深度融合,可为市民游客提供艺术熏陶、观摩体验等多元化特色服务。

据统计,自揭幕以来,

星湖艺术馆“粤文坊”已举办茶艺体验、

非遗体验、油画创作、青年夜校等

公益活动超50场次,

并长期举办书画作品展、书画体验课,

让市民游客在游览星湖美景之余,

沉浸式感受肇庆的传统文化魅力。

△市民游客在星湖艺术馆“粤文坊”体验手工品制作。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戴福钿 摄

肇庆敏捷广场“粤文坊”、四会大沙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等,同样是我市推进新型“文化客厅”建设的有效体现。以肇庆敏捷广场“粤文坊”为例,其立足都市商圈,聚焦年轻群体需求,推出音乐分享会、艺术展览、才艺演出等潮流文化活动,成为商圈里的“文化绿洲”,受到市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0 1 嵌入街头巷尾 织密多元“阅读网”

“粤书吧”“砚都书房”“砚童书吧”……

近年来,伴随着新型阅读空间的深入推进,

从历史文化街区到社区角落,

从旅游景区到民宿酒店,

肇庆新型阅读空间正以多元形态嵌入城乡生活,

不断构建起便捷可及的“一刻钟阅读圈”。

△粤港澳大湾区西部商务中心“粤书吧”

周末傍晚,漫步端州区骑楼街,

在熙熙攘攘的街区中,

一处设计清新的店铺——与书为邮,

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踏进这家主打肇庆文创特色的店铺二楼,

便是别具特色的网红打卡点“粤书吧”。

只见里面设有

十余个电话亭式的阅读卡座,

四周分布有图书区、旧唱片区、饮品区,

复古与现代交织的设计,

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往打卡。

△市民游客在与书为邮“粤书吧”看书。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戴福钿 摄

“与书为邮‘粤书吧’,是市图书馆联合新华书店、肇庆邮政公司以及第三方公司共同打造的新型阅读空间之一,于今年5月正式开放。”肇庆市图书馆工作人员说,该“粤书吧”有图书近600册,与市图书馆进行联网,实现图书统一采编、资源统一调配等。

目前,全市共有“粤书吧”21个,

分别设在村(社区)、民宿、

酒店、景区等城市各个角落,

将阅读与文化、旅游、休闲等元素紧密结合,

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便捷的阅读体验。

如荷民宿“粤书吧”↓

不止“粤书吧”。

近年来,肇庆全面布局建设新型阅读空间,

分别打造了“粤书吧”“砚都书房”

“砚童书吧”“党建(群)书吧”等

一系列特色品牌。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粤书吧”“砚都书房”“砚童书吧”“党建(群)书吧”品牌阅读空间89个,不仅极大地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边界,更将图书借阅服务直接延伸至市民日常生活中,确保公共文化的均衡与广泛供给,真正实现文化资源的贴近服务与全民共享。

肇庆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园“砚都书房”↓

0 1 打破壁垒 夯实文化服务基石

近年来,

我市聚焦文旅融合发展和居民需求,

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模式、丰富业态等方式,

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新空间建设,

不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提质扩面。

“传统公共文化设施多以行政区域布设为主,服务难以覆盖城乡各群体。”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大力布局便捷惠民的公共文化新空间,肇庆注重因地制宜、特色赋能,将公共文化服务融入城市街头巷尾、乡村阡陌,或嵌入书店、咖啡店、城市公园、商圈,或设在传统村落、民宿、乡村旅游点等,将文化服务与生活融为一体,实现“以文化人”与“以文塑旅”双向赋能。

△图源 肇庆市图书馆

为强化阵地管理,肇庆在坚持公益普惠、多元互动基础上,打出“组合拳”,一方面注重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建设运营,共建共管共享设施空间和服务资源。如星湖艺术馆“粤文坊”由市文化馆与文化机构共建,“砚童书吧”依托幼儿园场地资源,有效降低政府投入成本;另一方面,建立“市级统筹+区县落实”机制,明确“粤书吧”“砚都书房”等新空间建设标准,并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阅读资源共享。

△李珊珊 摄

据悉,截至目前,

肇庆已建成各类公共文化新空间140个,

年均举办活动超300场,

服务群众逾10万人次。

这些遍布城乡的公共文化新空间,

正以鲜活的姿态承载着市民的文化期待,

成为肇庆建设文化强市的生动缩影。

◆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戴福钿 实习生 汪奕

◆ 编辑 邹泳琪

◆ 二审 郑铭鸿  李纯

◆ 终审 曾善杰

图片 图片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1

标签:旅游   肇庆   空间   星湖   文化   肇庆市   市民   艺术馆   游客   书房   特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