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跟你说,我国中等收入人群已经超过14亿人,差不多相当于全国人口的三成。
你是不是会突然觉得,自己可能已经悄悄“上榜”了?成为高收入阶层可能还有点难度,但迈入“中等收入”这道线,好像踮踮脚、加把劲,也能够得着。
但问题是,到底月入多少才算中等收入?您到底有没有达标呢?
这个问题如果放在北京,可能年收入要在20万到40万左右,还得有房有车,每年能出国玩一趟,但同样的问题扔到三四线小城市,答案可能就是家庭年收入在10万到15万之间,有房有车就成。
不同的城市,消费水平、房价、教育开支这些硬指标都不一样,因此各个城市对中等收入的定价差别还挺大。
国家统计局也曾把全国居民收入按五等份分组,中层收入的人每月可支配收入中位数大概在2550元左右。注意,这里是中层收入,跟平时我们说的中等收入群体并不是完全同一个概念。
早在2019年,统计局就澄清过一次,月收入2000-5000元被列为中层收入组,是统计分组的概念,并不直接等同于大众认知中的中等收入群体。
真正在学界和政策制定更常使用的,其实是绝对标准,2020年发布的《社会蓝皮书》就提出,家庭年收入10万~50万元的可视为中等收入家庭。
如果按三口之家来算,平均每人每月3000元左右,确实就能摸到门槛,但如果你是一个人,没有妻子儿女,家里就靠你一个人挣钱,那月收入差不多要在8500以上才能进入中层收入水准。
截止目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已经超过4亿,差不多有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说到底,中等收入群体的划分本身就不是为了给我们每个人贴标签,而是国家用来观察社会结构、制定相关政策的一个参考依据。但中等收入既然有标准,为什么很多人明明进了中层收入的范畴,还总觉的自身的生活水准达不到中等水准呢?
我月薪早就过三千了,怎么从来没感觉自己生活水平多好?
其实不止你一个人这么想,很多收入明明已经达标的人,依然觉得日子过得紧巴巴,丝毫感受不到所谓的中等生活质量。
一个月挣三千,如果是在二三线城市,且不用租房还房贷,那确实可以过得挺从容,但如果你生活在一线,光房租就去了一半,剩下的钱要管吃穿用度、交通通讯,说不定还要补贴家用、应付突发开支……那别说中等了,能活下来都不容易。
大家感觉有落差,是因为这个标准只考虑了收入,没考虑支出,教育、医疗、养老这三座大山往那一摆,很多人即使收入跨过了门槛,也依然不敢放松消费。
而且参照系也很重要,现在高等教育越来越普及,大学生比比皆是,很多人一毕业就进入一个高学历、临时低收入的状态。但这并不代表未来没机会,知识和人才的价值,有时候不能只看起点,刚毕业收入不高不代表永远不高,重要的是能不能保持成长、抓住机遇。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很多人都并不愿意主动承认自己是中等收入,这一方面是出于谦虚或者藏富心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大家对中等收入的想象往往更高,得有房有车有闲有安全感,还能偶尔文艺一把。
而现实中,很多人只是刚刚迈过门槛,生活品质和心理状态都还处在脆弱中等水平,如果你现在收入还行但仍感觉压力大,别慌,你这状态挺正常的。
如果我们大多数人都不认自己是中等,那划分出这个群体到底有啥意义?
一个健康、稳定、有韧性的社会,最理想的形态是橄榄型,也就是中间大、两头小,中等收入群体就是保障整个社会稳定的压舱石。
这个群体通常就业稳定、有一定消费能力,是社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他们敢花钱、能花钱,从而带动企业生产、促进市场循环。
不像高收入群体可能更倾向于储蓄或投资,也不像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有限,中间这群人才是内需市场的主力部队。从社会层面看,他们通常受教育程度较高、法律意识强,也更倾向于维护社会稳定,说白了,这群人过得稳,社会大体就乱不到哪儿去。
我国近年来一直在强调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其实就是希望通过政策调节、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改革,让更多人能稳定步入这个行列,希望通过结构性优化,提升整体社会的幸福感和稳定性。
税收调节、教育普及、产业升级,甚至包括大家经常讨论的房地产税、资本利得税,其实都是在尝试把税负结构从企业更多转向个人,并通过对高收入群体合理征税来补贴公共服务,间接减轻中等收入群体的生活压力。
如今我国社会离理想的橄榄型分布还有距离,有专家形容现在的收入结构更像哑铃型,两头大、中间小,所以要继续推动收入分配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减少老百姓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只有让大家敢消费、愿消费,中等收入才能真正转化为中等幸福感。
目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已经超过4亿人,国家发展的过程中,确实有越来越多人实现了收入上的跨越,但有的人月入三千活得轻松自在,也有人年薪二十万依然焦头烂额,因为收入本就不是衡量生活品质的唯一尺度。
我们或许不应执着于我到底属不属于中等收入,而是看清趋势、找准节奏,社会始终在向前,政策也在不断调整,无论是税收改革、教育普及还是消费升级,其实都是在让更多人生活的更好。
人民日报:中等收入标准需要精准界定——人民网-人民日报2016年12月07日
全球首个线上消费品牌指数亮相2025服贸会——青瞳视角2025-09-10
“中国线上消费品牌指数”亮相服贸会,淘宝天猫助力“品质消费”研究——中国发展改革2025-09-11
专家:月入3000元就算中等收入人群,怎么划分的?——红星新闻2023-06-20
更新时间:2025-09-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