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代iPhone的home按钮到iPhone X的“刘海”,再到iPhone 14 Pro引入的“灵动岛”,苹果每一次设计上的变革,都在重塑整个智能手机行业的审美标准。如今,这家科技巨头正计划在2026年推出的iPhone 18 Pro系列中,首度导入屏下Face ID技术,仅保留一个位于屏幕左上角的前置相机开孔,这一举措无疑预示着iPhone外观设计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自2017年iPhone X首发Face ID以来,这项通过红外点阵投影与3D面部建模实现解锁的生物识别技术,始终是苹果引以为傲的安全核心。虽然多年来Face ID已经成功缩小至灵动岛中,但它仍然占据屏幕视觉的焦点区域。
要将Face ID完全隐藏在屏幕之下,苹果工程团队必须解决一个核心难题:OLED面板会阻挡红外线光穿透,这直接影响Face ID的深度感测和识别精度。为此,苹果正在研发一种“可选透红外”技术,通过在屏幕特定区域增强红外穿透力,同时优化演算法与传感组件的协作能力,以对抗光学信号的损耗和干扰。
据多方权威消息来源iPhone 18 Pro与Pro Max将率先采用这项新技术,灵动岛可能被重新设计,甚至在未来被完全取消。
iPhone 18 Pro
iPhone 18 Pro原型机在测试中仅保留了前置镜头的单一开孔,其余Face ID模块将全部隐藏于屏下。这一设计采用了三星等厂商研发的HIAA(Hole-In-Active-Area)技术,能在最小化视觉干扰的同时保留必要的拍摄能力,为实现更统一的全屏体验铺路。
这意味着未来的iPhone,不仅屏占比将进一步提升,用户的沉浸感也将更上一层楼。值得一提的是,标准版iPhone 18与iPhone 18 Air预计仍将继续沿用灵动岛设计,保持产品线之间的区隔定位。
虽然部分Android品牌已率先推出屏下摄像头技术,但大多数安卓设备仍依赖2D影像识别或指纹解锁,安全等级相对较低。而苹果坚持使用复杂的3D结构光技术,保障Face ID在安全性、准确率与抗破解能力上的行业领先地位,这正是苹果迟迟不愿轻易妥协的核心。
未来若Face ID成功“无感”整合至屏下,苹果将打破视觉与功能的对立,在不牺牲用户体验的前提下,进一步推进“真·全面屏”的设计哲学。
屏下Face ID不仅是一次硬件创新,更代表着苹果对未来交互体验的全新理解。尽管挑战仍然存在,包括红外穿透力、辨识反应时间、图像干扰等细节仍需攻克,但只要苹果能够保持一贯的技术精度与用户体验标准,iPhone 18 Pro将成为全面屏时代的真正引爆点。
更新时间:2025-05-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