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子文从早年就开始接触革命活动。1922年春,他和二弟安志铭到米脂县借住外祖母家,在县立高等小学读书。一年后,他考入绥德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在那里加入共进社,接受新思想影响。1924年冬毕业后,他到保定育德中学读高中。1925年五卅运动期间,他散发传单,被校方勒令退学,然后到北京。同年6月,他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之后,他考入京兆高级中学,继续读书,同时参与活动。1926年,他参加三一八游行示威,被北洋军阀政府卫队开枪打伤肩膀,还被学校开除。随后,他到共青团北京地委从事交通联络工作。1926年9月,奉系军阀张作霖派军警查封共进社机关,他被捕,后因无证据取保释放。组织派他到西安工作。
1927年1月,安子文在民国日报社担任发行工作,后来到冯玉祥部队第三路军第十九师任政治部副处长。大革命失败时,他离开部队,但被扣押,后获释。1927年12月,他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担任中共河南省委交通科长。1928年3月,由于叛徒告密,开封市委机关遭破坏,他被捕,关进开封第一监狱。在狱中,他担任交通任务,传递党的刊物。后来,经党组织营救,他出狱。1928年秋,他到上海担任党中央交通员,负责传递秘密文件和护送干部。
1929年秋,安子文担任中共中央交通员。1930年,他调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交通科科长。1931年1月,他任中共河北省委秘书长。1931年3月,他在天津被捕,转押北平草岚子监狱。在狱中,他参与组织斗争,拒绝敌人要求。1936年秋,经北方局书记请示中央同意,他履行出狱手续获释。出狱后,他担任中共北平市委组织部部长兼管北平学委工作。

全面抗战爆发后,安子文离开北平,到太原北方局组织部工作。太原失守前,他撤到临汾刘村。1937年11月底,他任中共太岳区工作委员会书记,随队从临汾到沁县开展工作。1938年7月,太岳工委改称太岳特委,他任书记。1938年8月至1940年1月,他任中共晋冀豫区委委员兼统战部部长。1939年1月,太岳特委改称太岳地委,他任地委书记,主持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传达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扩大抗日统一战线,组织人民抗日武装。
1939年7月,日军对太岳和太行根据地进行九路围攻,他率太岳地委和决死一纵队领导机关转移到沁源。1939年下半年,国民党反共逆流加剧。1939年11月,他主持太岳地区中共代表大会,要求发动反投降运动,粉碎反共逆流。阎锡山发动十二月事变时,太岳区抗日政权和军队保持在中共手中。1940年1月,八路军三八六旅开进太岳区,太岳地委升格为太岳区党委,他任书记至1943年1月。在全区进行整党运动,清除投机分子,处理犯错误党员,纯洁组织。

1941年至1942年,太岳区因水旱灾害进入困难时期,他参与提倡生产救灾和互助互济,实行减租减息,建立三三制政权,优待军烈属,精兵简政,节衣缩食渡过难关。他深入游击区调查,提出在敌占区和游击区采取两面政权策略。1942年10月起,他和同志一起领导沁源围困战。1943年春,他调离太岳赴延安。1943年7月,他任中共中央党校二部副主任,协助主持日常工作。延安整风期间,他贯彻整风运动方针。1945年4月至6月,他作为晋冀鲁豫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
抗日战争胜利后,安子文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一个月后,他主持日常工作。1947年中央转战陕北时,他负责后勤,管理物资和文件运输。1949年,他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人事部部长,当选全国政协常委,兼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1949年11月,他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1950年9月至1954年11月,他任中央人民政府人事部部长。1950年11月至1954年10月,他任人事部党组书记。1951年12月至1955年4月,他兼任中央人民政府直属机关党委第一书记。1955年4月至1956年6月,他兼任中央国家机关党委第一书记。

1956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当选中共中央委员。1956年11月,他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任期至1966年8月。在部长任上,他处理干部选拔和调动,推动组织工作,签发调令,检查档案,剔除假材料,缩减报表中出身成分栏目。1966年,他被免去部长职务。1968年1月,因为六十一人案,他被捕入狱,门牙被打落。关押期间,他忍受审问。1975年5月,他被下放到安徽淮南,进行劳作。
1978年12月,他获得平反,返回北京。1979年1月,他出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在党校,他主持教学工作,改作业,批注讲稿。1979年9月,在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上,他被增选为中共中央委员。1980年6月25日,他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
更新时间:2025-11-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