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京立 编辑:苏明
近日来,被称为国民汽水的大窑传闻将被收购,此举是否将会加速其迈入资本市场,又是否会成为“中国汽水第一股”?
国产大窑被传收购,或将加快资本市场步伐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美国私募股权机构KKR即将达成一项协议,收购中国饮料公司大窑85%的控股权。交易完成后,大窑创始团队将保留少数股权,KKR则将掌控多数股权。不过,尚未最终敲定。针对这一消息,大窑不予置评。
今年初,大窑就被传出拟赴港上市的消息,该消息称,大窑可能寻求在2025年下半年完成上市。无论是被传IPO上市,还是被传KKR收购,都说明大窑这家从西北地区(内蒙)崛起的汽水品牌,正加速资本市场步伐。
“晚熟”的国产汽水,成为中国饮品行业难得的巨大机会市场
无论是对于大窑而言,还是对于KKR而言,这都是一个难得的优质资产。
在中国饮品市场,国产汽水由于特殊原因,造就了市场“晚熟”——相比其它品类,品牌的全国化要晚一些,这也成为中国饮品行业一个难得的重大机会市场。
上世纪90年代,两乐水淹七军,收购七大地方品牌,国产汽水市场一度陷入低谷,包括重庆天府可乐、广州亚洲汽水、北京北冰洋、山东崂山可乐、河南少林可乐、沈阳八王寺和天津山海关七大地方品牌被收购,并进行雪藏。
直至十几年前,国产品牌所有权才陆续收回,开始了国产汽水的复苏和崛起。
2007年,北京北冰洋拿回了品牌经营权,2008年,天府可乐取得了配方所有权。紧接着,八王寺、崂山可乐、山海关、亚洲汽水的商标和配方也陆续被收回。
2011年,北京北冰洋重新上市,吹响了国产汽水复苏的号角,当天3000箱产品被一扫而空,以出色的表现宣告了回归。之后,天津山海关、四川天府可乐等相继宣布重启。
这种特殊情况,造就了国产汽水市场一个难得的发展空间。
任何一个行业发展,都有着“萌芽—兴起——区域品牌——全国化——激烈洗牌——少数品牌占据大部分份额”的发展趋势。而国产汽水市场,由于特殊原因,只走到了第三步,刚刚走到中场,后面的关键两步还没有走到。这对于任何一个行业而言,都意味着存在巨大空间(大多数行业现在都走到了第六步)。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第四步全国化处于刚刚开始的状况,全国化进程远远落后其它行业,对于众多国产汽水品牌而言,第一梯队乃至于第二梯队的座次仍未确定,这是难得的市场机遇。
大窑有望成为中国汽水第一股?
今天被称为国民汽水代表的大窑,始创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不过,当时与八大汽水厂(重庆天府可乐、广州亚洲汽水、北京北冰洋、山东崂山可乐、河南少林可乐、上海正广和、沈阳八王寺和天津山海关)相比,影响力无法同日而语。
然而,在这个国产汽水崛起的新浪潮中,位列八大汽水厂之外的大窑却成了业绩首位。
相比,现在多数国产汽水品牌主要扎根区域,而大窑汽水在区域站稳后,全国化较早,2021年提出全国化目标,先后拓展至西北、华北、乃至南方市场。
时至今日,大窑汽水在业绩上领先同行,像西安冰峰、汉口二厂等在3-5亿左右规模,北京北冰洋在10亿+规模,而大窑此前已经做到了30亿+规模,2025年有望达到50亿规模。
这意味着一旦上市,大窑将有望成为中国汽水第一股!
更新时间:2025-07-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