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晚,泰安市工人文化宫广场热闹非凡,以“传承中医药文化 共创健康新风尚”为主题的第二十九期“白露时节话养生中医夜市”如期开市。活动以“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为宗旨,将专业的中医药服务与轻松的夜市氛围相结合,为市民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健康养生指导体验。
专家义诊 白露养生
白露是秋季第三个节气,此时昼夜温差拉大,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秋燥”与“寒邪”易侵袭人体,养生核心在于“润燥、保暖、护阳”。在活动现场,针灸三科,中医内科,皮肤科、医学美容科和妇科等多科室专家分别从起居、饮食、防护调整等多方面为群众提供中医健康养生咨询服务。
针灸科专家杜丽英一边为居民搭脉,一边讲解白露节气的养生重点:在起居方面,需顺应“秋藏”规律并防受凉。应早睡早起,避免熬夜耗伤津液;早晚气温低,出门宜穿长袖衣裤,尤其注意护好脚踝和肩颈——中医认为“白露身不露”,脚踝受凉易引发关节不适,肩颈受寒可能加重咳嗽。睡前可温水泡脚15-20分钟,水位没过脚踝,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秋燥带来的疲劳。皮肤科、医学美容科专家张荣华则在饮食方面给予指导:“滋阴润燥、平补健脾”,秋燥易致口干、咽痒、皮肤干燥,可多吃雪梨、银耳、百合等润燥食材,比如煮银耳百合粥、川贝炖梨;同时兼顾健脾,避免湿气内生,推荐山药、莲子、南瓜等,可搭配小米熬粥或清炒。需避开辛辣、油炸食物(如辣椒、炸鸡),这类食物会加重燥性;也忌盲目“大补”,此时脾胃功能尚弱,过早吃人参、鹿茸等温补食材易上火。
中医内科专家赵振则在防护方面给予白露时节养生指导,以减少温差与秋燥带来的不适:白天若遇干燥,可在室内放加湿器(湿度保持40%-60%),减少口干舌燥;外出时随身携带温水,少量多次饮用,补充津液;有晨练习惯的人,尽量避开清晨低温时段(建议8点后),运动以“微汗”为度,如散步、太极,避免大汗淋漓耗伤阳气。
白露养生关键在“顺时”,通过细微调整生活习惯,既能缓解秋燥不适,也能为后续秋冬养生打下基础。妇科专家侯明亮则针对“养生误区”进行科普,很多人觉得秋天要“大补”,其实白露进补得循序渐进,先吃点山药、莲子等“平补”食材,盲目吃人参、鹿茸反而容易上火。“以前秋天总给孩子炖鸡汤补身体,今天才知道得根据节气来,补过了反而对身体不好。”市民赵女士咨询后说道。
当晚8:30,中医夜市接近尾声,不少市民仍在向专家医生们咨询问题。“这样的夜市太实用了,既学了知识,又能免费问诊,希望以后多办几场!”市民们的好评,成了本场夜市最温暖的“收尾”。
中医适宜技术体验
活动现场,中医适宜技术体验区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尝试。火龙罐、耳穴压豆、刮痧等传统中医疗法让参与者亲身感受到了中医药的独特魅力,精准的耳穴压豆帮助失眠患者安神助眠。
作为泰安市中医医院推动中医药服务下沉的创新品牌,“中医夜市”已成功举办二十九期。此次白露时节话养生夜市是“节气养生”系列活动的第二站,不仅让市民学到了中医药养生知识,更让大家亲身感受到了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未来,泰安市中医医院将继续丰富中医夜市的活动内容和形式,还会在后续节气前后推出系列主题养生活动,让市民了解节气与养生的关系,学会用简单的方法调理身体,把健康知识融入日常生活,为推进健康泰安建设贡献中医力量。(通讯员:张男)
更新时间:2025-09-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