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十四五”扩大内需成就显著 投资消费双引擎驱动高质量发展 | 新闻发布会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内需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贡献明显。10月16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决胜‘十四五’ 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五场,省发展改革委、商务厅有关负责人围绕四川“十四五”时期扩大内需主要成就作介绍。

01

扩大有效投资

重大项目筑牢经济增长“硬支撑”

“‘十四五’以来,四川始终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推动实施了一大批强基础、增动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陶剑锋介绍,“十四五”以来,全省项目投资年均增长10.5%,省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超过4万亿元,纳入国家102项重大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6万亿元。

“铁公机”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筑牢经济增长“硬支撑”。高铁骨干通道加快畅通,铁路运营里程近7000公里,已建和在建铁路覆盖全省21个市(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历史性突破1万公里,覆盖全省80%以上的县(市、区);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年旅客吞吐量突破8700万人次,成都成为“中国民航第四城”;现代水网体系加快构建,结束了川南片区无大型骨干水利工程的历史。

成都东站。图据视觉中国

“四川造”的重大科技项目持续涌现,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全省高技术产业投资年均增长10.8%;国家大科学装置达到10个,在全国位列前茅;核心技术攻关成果丰硕,为C919国产大飞机、神舟飞船等贡献了“四川智慧”和“四川力量”;新质生产力布局持续优化,在新型显示、动力电池等领域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有温度”的社会民生项目持续落地,推动发展成果“暖人心”。新增成都轨道职业学院、遂宁职业学院等9所院校,支持3054所义务教育学校、397所普通高中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建设;一老一小服务更加完善,建成养老服务机构2596家,新增托位18.6万个;安居工程改造老旧小区2.98万个,努力让更多群众实现“住有宜居”。

遂宁职业学院。图据遂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筑屏障”的安全能力建设项目扎实推进,高水平安全与高质量发展“更协调”。白鹤滩等世界级大型水电站拔地而起,天然气年产量居全国第一;新建高标准农田1328.9万亩;长江、黄河干流四川段水质稳定达到Ⅱ类;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建成投用,四川省应急救援中心基地项目加快建设。

在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方面,四川坚持规划引领、健全调度机制、优化政策供给。陶剑锋表示,四川每年选择700—800余个重点项目滚动实施,投资规模从2021年的4.5万亿元增长到今年的5.4万亿元。通过出台31项“硬举措”,推动资金、用地、环境承载等资源要素向重点项目聚集,并建成上线“天府项目通”,实现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智慧调度。

02

促进消费恢复扩大

“蜀里安逸”品牌彰显消费活力

发布会现场,商务厅副厅长梁勇介绍,四川强化“政策+活动+场景”三轮驱动,推动消费成为经济稳增长主引擎。全省消费市场连续四年年均增长7.4%,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总量跃居全国第五位。

“以旧换新”政策精准发力,大宗消费稳步提升。四川在全国率先建立“家电以旧换新信息系统”,优化“汽车置换更新服务平台”;今年以来,全省汽车、家电等换新量达1319万辆(件),带动消费超1327亿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长近10倍。

多措并举,推动服务消费潜力释放。推动出台《四川省促进川菜发展条例》,实施“天府三名”(名菜、名厨、名店)品牌培育工程;2024年餐饮收入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到14%,高于全国2.4个百分点;赛事经济带动体育消费持续释放,仅2024年就拉动体育相关消费达450亿元。

川菜。图据视觉中国

抢抓数字化转型发展机遇,新型消费动能增强。“十四五”时期前四年,全省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长10.6%,直播电商销售额保持15%以上增速;在全国率先探索“交商邮供”融合模式,超1万个行政村设立“金通·邮快驿站”。

坚持“城市提品质、县域补短板”,城乡消费协同发展。近年来引进各层级首店超1600家,累计打造全国示范步行街1条、省级示范试点步行街42条;投入专项资金9.2亿元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实现商业网点乡镇一级覆盖率100%。

此外,在吸引入境消费、优化国际消费环境方面,梁勇表示,四川出台提升外籍人士在川消费支付便利度“6条措施”,离境退税商店突破600户;连续四年举办中国(四川)国际熊猫消费节,创新推出四季主题活动;实施“蜀里安逸”消费新场景五年培育计划,前三批120个消费新场景已吸引客流2700万人次、消费超220亿元。

03

多措并举打造演艺经济新增长点

大型演唱会带动消费超百亿

“今年以来,四川演艺市场持续繁荣活跃,已成功举办张学友、张韶涵、张惠妹等多场高人气演出。”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王兵介绍,近期备受关注的孙燕姿、谢霆锋、周杰伦等头部艺人,已纳入我省“一演一策”服务保障机制。同时,邓紫棋、王力宏、周深等30余组艺人明确将四川纳入2025—2026年巡演计划。此外,还有一大批高品质剧场类演出,也将陆续登陆四川的演艺舞台。

四川坚持以“政策有力度、审批有速度、服务有温度”为导向,全力优化演出市场营商环境。制定《四川省演艺活动激励奖补实施细则》,分梯度给予“真金白银”奖补;建立部门联动审批机制,将大型演出审批时限压缩至3–5个工作日,审批效率提升60%。

同时,四川系统打造“演出+旅游+商贸”融合新场景,制定《“跟着演出游四川”实施方案》。通过推出“跨城观演”专属服务、打造“观演+消费”集聚区、推动优质演艺资源下沉等措施,着力实现“一场演出带火一座城”的综合效应。

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全省共举办5000人以上大型演出110场,吸引观众210多万人次,实现票房收入14.6亿元,带动交通、住宿、餐饮等综合消费约100亿元。王兵表示,下一步,四川将持续释放“演艺经济”活力,进一步巩固中西部最大“票仓”地位。

04

构建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

实现群众“住有所居”

“‘安居才能乐业’,住房问题是关乎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民生大事’。”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程刚介绍,“十四五”期间,四川坚持政府保障和市场配置相结合,不断完善“保障+市场”住房供应体系,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在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四川坚持租购并举,建立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十四五”期间,全省累计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36.7万套;通过“实物保障+租赁补贴”方式,实现对城镇低保、低收入家庭依申请应保尽保,累计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28.7万户;同时,建立“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多样化保障模式,累计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5.5万套。

成都马厂坝TOD保租房小区景观。图据成都住建

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方面,“十四五”期间,全省累计销售商品房4.2亿平方米;通过优化完善房地产政策,实施购房补贴、房票安置、卖旧买新等住房消费支持措施;积极发挥公积金作用,全面放开川渝异地购房提取公积金限制,在全国率先实现跨省域、全区域互认互提;“十四五”期间,全省提取公积金3983亿元用于住房消费,发放公积金贷款2818亿元。

此外,四川大力推进“好房子”建设,在全国率先出台好住房评价标准和设计导则。“十四五”期间,全省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98万个、增设电梯2.6万部。程刚表示,下一步,四川将继续加大住房消费支持力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基本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提高人民群众居住水平。

来源 | 四川发布客户端

记者 | 王梓菡 李长浩

视频 | 田杨 王力惟 李家俊 徐子文杰 何佳佳 庞捷

编辑 | 王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9

标签:财经   扩大内需   新闻发布会   成就   引擎   住房   全省   成都   演出   演艺   重点项目   项目   全国   政策   动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