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崩盘!从郁金香到Labubu,400年投机史,输家永远是同一类人

从郁金香到Labubu,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泡沫狂欢。

2025年6月,Labubu达到了热度与价格的巅峰:

原价594元的整盒盲盒,在二手市场一度被炒到近3000元,原价99元的隐藏款“本我”更是被炒到近5000元,溢价接近50倍。

在国际上,Labubu同样风头无两。

泰国公主将Labubu别在爱马仕上炫耀,韩国消费者为购买它通宵排队,英国抢购现场甚至发生斗殴事件。

然而仅仅两个月后,Labubu的价格便全线崩盘。

曾经被炒到近3000元的整盒Labubu 3.0系列,现在只需600多元就能买到,跌幅超过76%。

那款近5000元的“本我”隐藏款,也跌到了700多元,跌幅高达86%。

Labubu的爆红并非偶然。

这个有着怪异萌感的小怪兽,凭借独特设计和精准营销,迅速从一个小众潮玩变成了全球追捧的对象。

2025年6月初,多个国际明星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佩戴Labubu的照片,直接将它推向了热度顶峰。

在韩国,消费者为了购买Labubu不惜通宵排队,导致泡泡玛特不得不暂停当地线下销售。

在日本,门店外同样排起长队。在英国,抢购现场发生斗殴事件,门店被迫暂停发售。

黄牛们迅速嗅到了商机。

他们大量囤货,抬高价格,制造出一种“一娃难求”的紧张气氛。

这场疯狂在2025年6月18日晚开始崩塌。

那天,泡泡玛特突然对Labubu 3.0系列进行大规模补货,全渠道投放量预计达400万至500万件。

突然暴增的供应量瞬间打破了市场的供需平衡。

Labubu 3.0整盒价格从2100元-2987元断崖式跌至1000元左右,隐藏款“本我”从4621元高位骤降至2000-2851元之间。

普通款的价格崩塌也十分惨烈。以“忠诚”款为例,其成交均价从341元直线跌落至120元左右,近乎“腰斩”。

黄牛们不得不宣布暂停收购Labubu系列,观望市场企稳信号。

有黄牛坦言:“现在不是收不收货的问题,是根本没人接盘”。

玩家社区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小红书上不少人自发发起“互换活动”,评论区变成了交换市场。

有网友表示:“迷你版LABUBU一端14个字母,玩家不可能每个字母都喜欢,到货后就会跌,没必要急这一两天”。

Labubu的价格狂潮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泡沫经济事件:

1637年荷兰的“郁金香热”。

郁金香在16世纪从中东传入欧洲后,很快就成为贵族地位的象征。

特别是那些感染了病毒后带有美妙条纹的品种,更是让整个欧洲上流社会为之着迷。

在1635年到1636年间,郁金香的价格涨幅高达5900%。

一种名叫“永远的奥古斯都”的郁金香品种,售价高达6700荷兰盾。

这笔钱足以买下阿姆斯特丹运河边的一幢豪宅,而当时荷兰人的平均年收入只有150荷兰盾。

郁金香交易甚至催生了最早的期货市场。

1636年,人们可以买卖1637年才能收获的郁金香球茎,交割前不需要付款,只需支付证券市场差价。

然而1637年2月初,郁金香市场突然崩溃。

一星期内,郁金香的价格平均下跌了90%,那些普通品种甚至卖不到一个洋葱的价钱。

无论是Labubu还是郁金香,泡沫的形成都遵循着相似的模式:

最初由稀缺性和社会声望驱动,随后投机者加入,最后大众被卷入。

郁金香最初是贵族炫耀财富的方式,Labubu则借助了明星带货的力量。

泰国公主和Lisa等明星的展示,让Labubu成为了“社交硬通货”。随后投机者的介入放大了泡沫。

在郁金香狂热中,投机分子同样有计划地行动,有人因此一掷千金,甚至有过一个高级品种的球根交换了一座宅邸的纪录。

最后阶段,缺乏资本的平民被卷入。

在荷兰,普通劳动者把家里所有的财物如家畜、生财用的工具都拿去变卖换钱,投入到郁金香交易中。

泡沫的破裂往往源于某个触发事件。

郁金香市场在1637年2月4日突然崩溃,当天有经纪人喊低报价,价格一泻千里。

Labubu的价格崩盘则源于泡泡玛特的大规模补货。官方一次性投放数百万件产品,瞬间打破了市场的供需平衡。

从Labubu和郁金香的故事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识别泡沫的方法。

估值水平是第一个信号。当资产价格远远超出其内在价值时,泡沫就在形成。

Labubu隐藏款被炒到近5000元,远超出其作为玩具的实际价值。

资金流向是另一个重要指标。当大量资金集中流向某个特定领域或资产类别,而没有相应的基本面支撑,就可能形成泡沫。

投资者情绪和行为也是关键信号。当市场普遍存在过度乐观、盲目跟风的情况,很多投资者不计风险地追逐高收益,往往预示着泡沫的存在。

在Labubu的热潮中,日韩等地雇人排队的现象就是一个危险信号。这种行为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也进一步推高了市场热度。

政策环境同样值得关注。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可能导致资金泛滥,同样会催生资产泡沫。

黄牛们已经暂停收购Labubu系列,表示“需观望市场企稳信号”。

二手交易平台上,Labubu的挂售数量明显增加,但成交量却不升反降。卖家们纷纷降价促销,有的甚至标明“亏本转卖”“求回血”等字样。

泡泡玛特的股价也应声下跌。

没有人知道下一个被爆炒的会是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有人性的贪婪存在,一代人终会有一代人的“郁金香”。#头条深一度#

—END—

参考资料

1.网易:《LABUBU两周蒸发3000亿!顶流之后,潮玩圈上演“韭菜觉醒”大戏?》

2.雪球:《金融史荷兰篇之郁金香泡沫》

3.i黑马:《历史上的三大金融泡沫事件 告诉我们什么?》

4.和讯网:《如何在金融市场中识别投资的泡沫风险?这种泡沫风险有哪些识别方法?》

5.百度百科:《郁金香狂热》

6.光明网:《价崩了!曾经炒至过万……“黄牛”悔哭:根本没人接盘》

7.腾讯新闻:《人类史上第一场经济泡沫:一朵郁金香换一座别墅》

(小可 老A)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5

标签:时尚   输家   价格   郁金香   泡沫   荷兰   市场   黄牛   信号   事件   泡泡   品种   系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