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诺基亚,多数人脑子里还是那句“科技以人为本”,或是当年摔不烂的直板机。后来智能手机时代一来,诺基亚手机业务节节败退,最后把手机部门卖给微软,不少人都觉得“诺基亚这是彻底凉了”。但很少有人知道,如今的诺基亚不仅没消失,反而每年能悄悄赚走上千亿——只不过它赚钱的门路,早就不是卖手机了。
先得理清一个常识:现在的诺基亚,和当年卖手机的诺基亚早不是一回事。2014年把手机业务卖给微软后,诺基亚就把重心转到了“通信基础设施”上,简单说就是做5G基站、通信网络设备这些“幕后生意”。你现在用的5G信号,很可能就来自诺基亚搭建的基站;国内不少运营商的通信网络维护,也是诺基亚在做。这门生意看似离普通人远,却是实打实的“赚钱大户”。
为啥诺基亚能在通信基建领域站稳脚?其实它本来就有这个底子。早在上世纪90年代,诺基亚就不是只做手机,当时它的通信设备业务就已经是全球顶尖水平,只是后来手机业务太火,掩盖了这部分的光芒。等手机业务剥离后,诺基亚反而能集中精力做擅长的事,尤其是在5G技术研发上,诺基亚手里握有大量5G专利,全球每部署10个5G基站,就有2-3个用的是诺基亚的技术或设备。
可能有人会问:做基站、搞通信设备,真能一年赚上千亿?答案是不仅能,而且这门生意比卖手机稳多了。通信基建属于“刚需行业”,不管是运营商要建5G网络,还是国家搞“新基建”,都离不开这些设备和技术支持。而且这行有个特点,一旦和运营商合作,往往是长期合同,比如帮某省建5G基站,后续还得负责维护、升级,相当于“一次合作,长期赚钱”。
根据诺基亚2024年的财报,它全年营收折合人民币超过1100亿,其中通信基础设施业务占了80%以上。这部分收入里,既有卖基站设备的钱,也有提供技术服务、网络维护的费用。而且诺基亚的业务遍及全球,除了中国市场,欧洲、东南亚、非洲都是它的主要客户,比如欧洲很多国家的5G网络建设,诺基亚就是核心供应商之一,这种“全球布局”也让它的收入更稳定,不会受单一市场波动影响太大。
除了通信基建,诺基亚还有个“隐形摇钱树”——专利授权。作为最早研发移动通信技术的企业之一,诺基亚手里攒了4.5万多项通信相关专利,其中5G专利就有 thousands 项,而且很多是“标准必要专利”,也就是说其他企业要做5G设备、5G手机,都得给诺基亚交专利费。别小看这笔钱,按行业规矩,每台5G手机的专利费里,诺基亚就能分到几美元,全球每年卖出十几亿台5G手机,这笔收入加起来相当可观。
更关键的是,诺基亚的专利授权是“躺着赚钱”。它不用生产产品,只要维护好专利,跟其他企业谈好授权协议,每年就能收到稳定的专利费。而且这些专利的保护期长达20年,只要5G技术还在被使用,诺基亚就能一直靠这些专利赚钱。这种“被动收入”,也让诺基亚的盈利模式更抗风险,哪怕某一年通信设备销量波动,专利收入也能撑住基本盘。
现在再看诺基亚,它早就不是当年那个“手机公司”,而是变成了一家“通信技术巨头”。只不过它做的生意都在“幕后”,不像手机那样直接面向消费者,所以很多人不知道它还在赚钱。而且诺基亚这几年还在往新领域发力,比如研发6G技术、搞工业互联网通信方案,这些都是未来的潜力市场,一旦做成,又能开辟新的赚钱门路。
可能有人会好奇:诺基亚为啥不重新做手机?其实它后来也尝试过,但发现智能手机市场早就被苹果、华为、小米这些品牌占满,再挤进去很难赚到钱。反而通信基建和专利这些“老本行”,竞争没那么激烈,而且自己有技术优势,做起来更稳。这种“不恋战、找对赛道”的选择,其实是诺基亚能活下来,还能赚上千亿的关键。
说到底,诺基亚的故事其实挺有意思的。它没有因为手机业务的失败而消失,反而及时转型,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重新站稳脚跟。现在再有人说“诺基亚凉透了”,你可以告诉他:人家只是换了个地方赚钱,而且赚得比当年卖手机还多。这也给很多企业提了个醒:遇到行业变革不可怕,关键是要找到自己的核心优势,及时调整方向——毕竟,能活下去、能持续赚钱的企业,才是真的厉害。
更新时间:2025-10-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