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大跌,个股却涨多跌少,A股的这场急跌背后隐藏着惊人的真相。
半导体、电池等前期热门板块集体熄火。
市场情绪一夜之间从积极转向谨慎,不少投资者心生恐慌:这场下跌是短期调整还是牛市终结的信号?其实,答案早已明牌,只需要看懂两个关键信号。
01 两大信号:行情明牌的关键
信号一:资金高低切换,防御板块逆势走强
在科技成长板块大幅回调的同时,传统防御性板块却逆势走强。煤炭、燃气、水泥等板块涨幅居前,宝泰隆、大有能源等个股涨停。
这种板块分化反映出市场正在进行风格切换:资金从高估值的科技成长股流向低估值的周期股和价值股。
“科技股成为调整主力,传统板块则呈现一定抗跌性。”排排网财富研究员隋东解释道,这主要源于科技股前期涨幅较大、估值偏高,在利空因素催化下,资金获利了结的意愿增强。
信号二:北向资金逆势加仓,彰显长期信心
在市场整体下跌的背景下,北向资金却呈现逆势净流入态势,全天净买入112.67亿元。这一举动清晰表明外资可能将此次调整视为买入机会,对A股中长期走势仍保持信心。
10月以来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已超过500亿元,显示外资对A股的长期配置价值认可度持续提升。这种持续净流入的态势,为A股提供了重要的增量资金支撑。
02 下跌原因:多重因素共振
这场突如其来的下跌,实际上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技术面上,市场本身存在调整需求。截至10月13日收盘,相较4月初的低点,创业板指已累计大涨85%,半导体、电池等板块涨幅更为可观。短期积累的巨大涨幅使得市场本身存在技术性调整需求。
消息面上,“中芯国际、佰维存储两融折算率均调为零”的消息对科技板块情绪产生冲击。同时,美国宣布自10月14日起对中国船舶加收港口服务费,加剧了市场对贸易摩擦升级的担忧。
资金面上,10月是三季报披露的起点,业绩成色能否支撑高估值成为市场关注焦点。部分资金可能正在从前期涨幅过大的科技成长板块,转向估值更低、业绩确定性更强的防御性板块。
巨丰投顾投资顾问总监郭一鸣指出,部分科技板块因前期涨幅过大,估值已处于历史相对高位,叠加10月三季报窗口正式开启,业绩成色能否支撑当前估值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03 后市展望:短期震荡不改中期向好
对于市场后续走势,专业机构普遍持“短期谨慎、中长期乐观”的态度。
浙商证券发布研究报告指出,坚持系统性“慢”牛思维,若有可观回调视为增配机会。该机构建议,若外部冲击带来“倒车接人”的机会,继续逢低增配。
从技术分析角度看,上证指数短期支撑位在3850-3900点区间,压力位在4000点一线。科技成长板块的调整压力可能尚未完全释放,尤其是估值偏高且业绩不及预期的个股仍面临回调风险。
星石投资表示,中期来看,基本面对股市表现的影响会更加重要,随着稳增长政策和反内卷政策的逐步落地,企业盈利或将开启新的周期。
04 投资策略:把握回调布局机会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投资者应如何应对?
短期防御为主,可适当增加对低估值、高股息板块(如煤炭、金融等)的配置,以抵御市场波动风险。燃气、水泥等逆势上涨的板块也值得关注。
耐心布局优质成长,对半导体、新能源等长期成长赛道,建议等待调整企稳后再分批布局,重点关注三季报业绩超预期的个股。
关注政策催化,密切关注“十五五”规划相关政策的推进,特别是对人工智能、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的支持政策。
巨丰投顾郭一鸣建议投资者当前需注意三点:规避高估值高位科技股;密切跟踪市场节奏变化,短期切忌盲目抄底;主动顺应高低切换趋势,将配置重心向低估值、高股息板块倾斜。
星石投资相关人士指出,市场支撑中期向好的核心逻辑并未发生根本转变,但上行节奏大概率会逐步放缓。后续指数能否重新企稳回升,关键在于业绩能否实质跟上估值步伐。
牛市中的急跌并不可怕,反而可能为投资者提供了优化持仓结构、布局优质标的的机会。在A股这场“倒车接人”的行情中,保持冷静和耐心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更新时间:2025-10-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