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结尾
随着关税问题引发冲突不断,国际债券市场也烽烟四起,而美国国债总量早已突破40万亿美元,这一数字更是相当于美国去年经济总量的138%。
当然除了美国之外,日本政府的债务也很夸张,尤其是负债率(国债余额与GDP的比值)比美国还要高出不少,早就突破了200%。
那么,中国负债是多少呢?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根据数据报道, 联邦政府欠的钱达到了36.2万亿美元,如果再加上州政府这些地方欠的大概4万亿美元,政府总共欠超过40万亿美元,而这相当于每个美国人就背负了12万美元的债务。
更是在2024年,美债利息支出就高达1.1万亿美元,首次超越国防预算,如果要是特朗普新减税法案实施,2034年利息支出将飙至1.7万亿美元,吞噬财政收入的35%。
而且美联储的兜底游戏正遭遇信任危机,毕竟外国持有美债比例从十年前的50%骤降至23%,5月单日抛售500亿美元的纪录,这也因此让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5%。
不过之所以美债会这么多,主要是巨额债务总量遇上了利率攀升的周期,毕竟联邦债务利率从2020年低位上升到近期约4.4%的水平,由于债务基数庞大,利率每上升1%,每年增加的利息支出就高达数百亿美元。
而且近年其国债利息支出总额已超过1万亿美元,但这个利息钱也占用了太多财政空间,其他该花钱的地方,比如社会福利、修路修桥这些,就被挤占了。
再加上现在想买美债的人少了,像中国这样的国家,手头的美债比之前高峰期少了很多,现在只拿着7500亿美元左右。
有数据显示单月外国投资者卖美债能超过500亿美元,而最近一次72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拍卖,都没卖完(流拍),这也因此说明美债有点供过于求。
面对这样的困境,尽管美国的美联储(央行)不得不出手买债,一个月能买超过400亿,这虽然暂时稳定了市场,但大家担心这样搞下去会印太多美元,钱不值钱(贬值),反而可能引发更多人卖美债。
而且直接债务违约可能性就很低了,毕竟这将严重动摇美元根基,而且依靠继续扩大债务同时降低利率减轻负担,被认为是较可能被采用的路径,虽然这能暂时缓解付息压力,但无法根除债务膨胀问题,并可能加速美元国际地位的削弱。
根据数据显示,日本国家债务达1323万亿日元(约9.2万亿美元),人均负债1063万日元,政府债务与GDP之比飙升至219%。
而且在2025年,超1.5万种食品涨价潮中,一季度GDP环比下降0.7%,企业破产数突破1万家,当30年期国债收益率暴涨至3.14%,政府每年需多支付数万亿日元利息,而这笔钱足以覆盖全国幼儿园三年费用。
尽管日本政府想把债券价格压下来(推高收益率)吸引买家,但效果不太好,毕竟投资人主要是担心它欠债比例实在太高(信用风险),而现在日本国债的收益率大概2%,比起其他地方的投资,吸引力不太够。
特别是在5月东京国债拍卖现场,1万亿日元20年期国债投标倍数仅2.5倍,创2012年来最低,而且拍卖尾差更是飙至1.14,更是刷新了自1987年的纪录。
再加上日本过去长期依赖其中央银行(日本银行)的积极干预维持债市稳定,该行曾实施名为“收益率曲线控制”(YCC)的政策,实质上无限制购买国债,以压制收益率、降低政府借贷成本,但这一政策被中止后,债市再次承压。
而且对于化解路径,日本的选择也是十分有限,例如重新启动央行大规模购债干预(类似YCC)可能快速稳定市场,但会持续削弱日元价值,而且大幅加息以吸引资金流入将显著增加政府的利息负担,脆弱财政难以承受。
如果通过强劲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填补债务缺口,那受到制度结构和人口老化等深层因素制约,短期内收效甚微,所以权衡之下,短期恢复强力干预的可能性被认为较大。
不过根据中央政府的统计,中国政府债务88.1万亿元(约12.3万亿美元),而债务比例是65%。
但中国的债务形势呈现不同特点,官方政府债务率为65%,处于三国最低水平,且债务总规模介于美日之间,而且政策上持续降息显著减轻了政府利息负担,国债利率已从几年前约4%下降至接近1.6%。
而且面对债务危机,2025年中央启动“央储统清”行动,设立3000亿国补计划,那就是通过“以旧换新”补贴拉动家电销售23%增长,公积金利率下调激活改善需求。
更为关键的是债务结构化解决:对3.6万亿特殊再融资债置换高息平台贷款,将还款周期延长至15-20年。
就连个体自救也在悄然进行,例如明智者正构建“反脆弱财务三角”:储备覆盖6个月支出的现金,而且用3.8%经营贷置换5.6%房贷(需合规操作),更是将月消费贷额度转为职业技能培训。
更是根据数据显示,掌握Python或AI技能的劳动者薪资溢价达34%,远高于房产收益率。
主要信息来源:
原文登载于华尔街见闻2025年06月03日关于特朗普“大漂亮”法案中埋着“资本税地雷”,大摩:参议院若不澄清,市场将面临冲击的报道
原文登载于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年05月09日关于日本政府债务连续九年刷新历史纪录的报道
原文登载于第一财经2025年06月04日关于5月国债发行额接近1.5万亿元,央行持续呵护市场资金面|第一财经研究院中国金融条件指数周报的报道
更新时间:2025-07-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