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持续2天的中美第三轮经贸会谈结束。对于这场会谈,双方均用“建设性”来总结。在外交语境中,虽然这三个字是正面词汇,但也说明这次谈判并没有取得重大成果。在会谈前,外界的预期其实是非常高的,因为经过前两轮谈判,中美在关税和重大经贸议题上,已经达成了基本共识,新一轮的谈判开始前,各方都在猜测,这次双方是否会就达成最终共识,甚至为更高层级的对话铺路。
但现在看来,进展不如预期,美方的表现甚至都有点飘了。据《联合早报》报道,美方谈判团队表示,对于是否延长8月12日到期的中美贸易休战协议,将由特朗普全权决定。如果特朗普不签字,那么美国对华加征的关税税率将飙升至三位数,也就是此前的145%。美贸易代表格里尔表示,让休战协议再次延长90天是一个选择,言外之意美方还未做最终决定。
谈判是美方极力促成的,为什么现在却又摆出一副“占尽主动权”的姿态?答案其实很简单,近期美国对他国的极限施压,大多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当地时间7月27日,也就是中美谈判前夕,美国与欧盟达成了一项贸易协议,欧盟出口到美国市场的商品,将被加征15%的关税,虽然这一税率和此前宣布的“对等关税”下降了12.5个百分点,但仍然是拜登时期的6倍,对欧盟产业界的冲击依旧是毁灭性的。
为了让特朗普能够手下留情,欧盟还承诺购买美国7500亿美元的能源,以及在美投资6000亿。怎么看,都是一份不平等的协议。除了欧盟外,韩国、日本等一众美国盟友,也都正在向美国屈服。这也就让美方变得更加强硬,认为极限施压的套路仍然有用。
但中国与这些和特朗普政府妥协了的国家不一样,我们坚决捍卫自身利益的决心,也有相应的底气与实力。在与美方结束谈判后,中方代表李成钢明确表示,双方将继续推动已暂停的对等关税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
也就是说,关税与反制措施是相绑定的,如果美方执意要恢复对华加征的高达145%的“对等关税”,那么中方此前暂停执行的反制措施,也将对应取消。更重要的是,中方手中还捏有一张王牌——稀土。
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中国对美稀土磁铁出口量高达353公吨,环比上涨660%。之所以美方能够获得重新获得大量稀土,是因为中美通过经贸谈判,中方同意加快美企提交的出口许可申请。如果美方要撕毁协议,中方自然也就没有继续履约的必要。甚至不需要完全禁止向美方出口,只需要按照正常流程,让美企排队等待,就足以对美国产业界造成致命打击。
所以奉劝美方,既然要积极促成谈判,那么就要拿出诚意,威逼利诱的把戏,极限施压的套路,在中方这都没有意义。中美关系的本质,应当是互利共赢,双方也完全能够做得到。“美国利益至上”,在中国这注定是行不通的。与其放狠话,不如落实好双方达成的共识,本着“双赢”的理念,积极推动中美关系向好发展。
更新时间:2025-08-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