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7月29日凌晨,泰国军方通报了柬泰两国边境地区的最新情况:确实已经全面停火了,两国都没有出尔反尔。
这说明,两国于28日达成的停火协议确实有效。然而,对此种种,美国对华鹰派网民无法理解的是:这明明是特朗普的功劳,为何不管是柬泰两国高层还是两国民众,都在猛赞中国,向中国表示感谢?
«——【·柬泰边境正式停火·】——»
7月28日晚12时,泰国东北部乌汶府与柬埔寨柏威夏省交界处的枪炮声骤然停息。这场始于5月28日的边境冲突,在经历两个月的对峙与五次大规模交火后,终于在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主持的特别会谈中达成“立刻且无条件”停火协议。
柬埔寨首相洪玛奈与泰国代理总理普坦在布特拉加亚总理官邸签署文件时,两国边境地区逾10万流离失所的民众正通过电视画面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冲突的导火索源自柏威夏寺周边4.6平方公里争议地带的主权归属。这座建于12世纪的印度教神庙,自1962年海牙国际法院裁决归属柬埔寨后,始终是两国关系的敏感点。
2025年5月28日清晨,泰国士兵在争议区域巡逻时与柬埔寨边防部队发生交火,导致柬方一名士兵死亡。此后两个月间,双方军队在边境增兵至5万人,重型武器对射造成上百人伤亡,边境贸易中断导致两国经济损失超过20亿美元。
7月24日冲突升级后,国际社会斡旋力度显著加强。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闭门会议,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启动“善意斡旋”机制,中美两国驻马大使列席28日的关键会谈。
当安瓦尔宣布停火协议生效时,布城总理官邸外的草坪上,柬埔寨难民安置点的篝火与泰国边境城镇的灯火同时亮起,形成跨越国界的和平图景。
«——【·特朗普的24小时神话·】——»
在苏格兰参加北约峰会的特朗普,几乎在停火协议达成的同时发布推文:“我在24小时内结束了这场冲突,避免了数百万人的死亡。”
这一言论迅速引发美国右翼媒体狂欢,《华盛顿时报》甚至刊文称“特朗普再现中东和平协议奇迹”。然而,事实核查显示,所谓“24小时外交”存在明显时间线错位。
根据泰国军方记录,7月26日特朗普与普坦通话时,泰柬边境正经历单日最激烈交火——泰国F-16战斗机对柬方阵地发动三次空袭,造成17名平民死亡。
特朗普在通话中提出的“以贸易协议为筹码”方案,遭到普坦委婉拒绝。泰国副总理兼国防部长普坦事后透露:“美方提议的停火条件包含要求柬埔寨放弃国际法院诉讼,这显然超出我们的谈判底线。”
所以,真正推动局势转折的,是马来西亚主导的“东盟方式”斡旋。7月28日的会谈中,安瓦尔提出的“停火-撤军-联合巡逻”三阶段方案,既尊重泰国主张的双边谈判原则,又回应柬埔寨要求的国际监督机制。
当洪玛奈在新闻发布会上特别感谢中国“始终支持和平解决方案”时,会场背景屏幕上正显示着中国驻马大使与美国驻马大使并排就座的画面,这种“中美共同列席但不主导”的安排,恰恰体现了东盟在危机处理中的主体地位。
«——【·为何感谢中国?·】——»
因此,柬埔寨王家军总司令狄班在停火次日接受《金边邮报》采访时,用高棉语反复强调:“这次和平是按中国力挺的东盟方式实现的。”这种被国际学者称为“静默外交”的策略,在此次冲突调解中展现独特效能。
中国的角色首先体现在对东盟机制的战略支持。当7月25日泰国以“反对外部干预”为由拒绝东盟斡旋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明确表态:“支持东盟轮值主席国发挥建设性作用,这符合地区国家共同利益。”
这种表态为马来西亚后续协调创造空间。28日会谈中,中国驻马大使虽未直接参与谈判,但通过会前与柬泰代表团的非正式磋商,推动双方接受“边境联合委员会8月4日复会”的关键条款。
更深层的影响在于理念输出。东盟方式的核心——协商一致、不干涉内政、渐进式解决争端——在此次谈判中得到完整实践。
当美国试图将停火与贸易协议挂钩时,中国则通过支持马来西亚提出的“先停火后议题”原则,确保谈判聚焦冲突本身。这种“去政治化”的危机管理模式,与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推动的“双轨思路”形成战略呼应。
«——【·结语·】——»
当曼谷街头的民众点燃蜡烛庆祝和平,当金边市民在社交媒体用“中国朋友”标签分享停火消息,这场冲突的解决揭示出国际秩序的深刻变迁。
特朗普的24小时神话终会消散,但东盟方式的实践正在书写新的国际关系范式——在这个范式中,多边合作的价值超越零和博弈,静默外交的智慧战胜喧嚣的霸权叙事。
更新时间:2025-07-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