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来自欧佩克+的消息显示,在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部分成员国的促使之下,该组织同意在今年6月份再次大幅提高产量,使得该组织在今年4~6月新释放的总产量达到近100万桶/日。这完全是欧佩克+内部成员国之间的“价格战”或者“博弈”,然而这种“博弈”又恰好遇上了贸易争端在全球激烈升温,美国一季度经济出现萎缩之际,让今年的国际油价上涨势头再蒙上阴影。
ICE布伦特价格在今年4月份下跌超过18%,当前在61美元/桶左右。而去年底的价格则为75美元/桶附近。
国际油价暴跌对中国的影响就像双刃剑,既能让老百姓加油便宜几毛钱,也让化工行业上演“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大戏。咱们拆开来看: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油价跌到60美元/桶,每天能省下上亿美元外汇。但炼油企业反而可能亏——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有“地板价”,当国际油价低于40美元/桶时,炼厂卖油的钱要上交国家作为风险准备金,这相当于利润被政策截流。比如2020年油价暴跌时,中石化一季度就因此多交了200亿。
塑料、化纤企业乐开花:做塑料袋的、造涤纶布料的厂家成本大降。比如生产一吨聚乙烯塑料,油价每跌10美元,成本能降500块。像金发科技这种改性塑料龙头,毛利率能直接涨3个百分点。
煤化工企业哭晕在厕所:煤制烯烃项目的盈亏平衡线在油价65-70美元,现在油价跌破60,这些项目全成赔钱货。内蒙古某煤制烯烃基地已经传出停产检修消息,工人开始轮休。
农药化肥厂暗爽:农药原料苯的价格跟着油价跌,草甘膦生产成本每吨降了800块。但农民暂时别指望化肥降价,因为春耕旺季经销商都在囤货。
油价便宜了,电动车就显得没那么香。4月份新能源车销量环比跌了15%,加油站又开始排长队。不过国家补贴政策还在硬扛,北京上海的新能源牌照政策也没松动,这波冲击估计是暂时的。
92号汽油重回“6元时代”,货车司机老王算账:每月油钱能省小一千。但化工厂可能趁机降价抢市场,小作坊生产的劣质塑料制品可能泛滥——最近义乌批发市场就查获一批用回料做的毒玩具。
中国正在疯狂抄底囤油,4月份原油进口量创历史新高,青岛、舟山的储油罐都快塞爆了。这招既能对冲台海局势紧张的能源风险,又能等将来油价反弹赚差价。但美国页岩油企业现在亏得底裤都快没了,中国公司说不定能去捡漏收购几个油田。
油价下跌就像给中国经济打了针“麻醉剂”,短期能缓解通胀压力,但长期可能延缓产业升级。化工行业正在上演“适者生存”大逃杀——有技术优势的企业趁机扩张,靠政策吃饭的落后产能加速淘汰。普通人的日子能稍微轻松点,但千万别被低价冲昏头,该转型的行业还得咬牙转型。
#全球油价有点“扛不住”了#
更新时间:2025-05-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