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天比高温更伤脑?雨季脑血管防护清单来了→

频繁的暴雨,正悄然引发脑血管危机!科学研究揭示:低压环境导致血氧减少、高湿度加速血液凝固、隐蔽的霉菌毒素攻击血管,这三重威胁使得大脑在暴雨季节比在高温天气下更加脆弱。这份防护清单,直击暴雨季节的健康盲区,帮助您构筑起生命的防线。


01

为什么暴雨天更伤脑血管?


气压“塌方式”下跌:

在暴雨来临前,气压会急剧下降,导致空气中氧含量减少15%至20%。这迫使心脏加速泵血,而脑血管则可能因缺氧而发生痉挛;

湿度“隐形锁喉”:当湿度超过80%时,汗液蒸发受阻,核心体温随之升高,血液变得黏稠如“糖浆”,从而大幅增加血栓的风险。


温差“暗箭伤人”:

在一天之内,如果温差超过8℃(例如暴雨过后转为晴天),血管会经历剧烈的收缩和舒张,这使得斑块破裂的可能性增加。


02

雨季脑血管防护清单——家庭必备


一、饮食:

防黏稠、抗血栓


少碰“三白”:

白砂糖(加速血栓)、白盐(日摄入≤5g)、白猪油(饱和脂肪酸堵血管)。


多吃“四色护脑菜”:

绿色:苦瓜、黄瓜(含水超95%,稀释血液);

红色:番茄(茄红素抗氧化)、红苋菜(补钾稳血压);

黑色:木耳(腺苷抗凝)、海带(甘露醇降颅压);

黄色:生姜(姜辣素抑血栓素)、玉米(膳食纤维排脂)。


暴雨日特饮:

柠檬片+薄荷叶+温开水(补电解质不刺激血管)。


二、环境:

控制湿度,预防霉变,阻断“血管杀手”


确保除湿机持续运行:

将室内湿度维持在50%至60%之间(低于霉菌生长的临界点)。


对高风险区域进行重点防护:

厨房:在水槽周围撒上苏打粉以吸收湿气,防止黄曲霉素污染食物;

药箱:将降压药物存放在避光处,并加入干燥剂(例如硝苯地平易受湿气影响而失效);

卫生间:更换防滑垫(雨天地面湿滑,跌倒可能诱发脑出血的风险增加两倍)。


三、防断档、盯波动


暴雨季护脑,防断档要诀是“小口勤补水”——每半小时饮3口水(约50ml),维持血液流畅度,避免黏稠如“梅雨糖浆”。盯波动重在“双监测”:用电子血压计早中晚三次记录,发现收缩压单日差值>20mmHg时,立即启动呼吸训练(深吸5秒/慢呼8秒),平复血管应激反应,必要时及时就医。


四、避雨防潮,科学运动


暴雨后2小时不外出:

地面蒸腾湿气最重,血管负担最大。


室内运动方案:

太极拳,单腿支撑动作(如“金鸡独立”)每天3分钟,增强脑血管调节力; 弹力带抗阻:坐位拉弹力带(防跌倒),每周3次提升肌力。


五、紧急情况处置


特别提醒:

识别卒中信号,争分夺秒!要警惕卒中发生。


牢记“BE FAST”口诀:

B- Balance (平衡):突然走路不稳,失去平衡或协调能力。

E- Eyes (眼睛):突然视力模糊或丧失(一只或双眼)。

F- Face (面部):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

A- Arms (手臂):一侧手臂(或腿)无力或麻木。

S- Speech (言语):说话含糊不清或理解困难。

T- Time (时间):时间就是大脑!一旦出现以上任何症状,立即拨打120!不要犹豫,不要自行服药或观察!


暴雨伤脑非宿命,科学防护握胜券!这份清单就像您雨季的“护脑盾牌”,勤补水、巧运动、盯血压,三重屏障稳守健康。记住:湿气再重,不敌准备周全;低压再凶,怕您预案在手。握紧清单,安心笑看风雨,守护血管晴空!



文字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血管病中心甘丽芬、单小洁、吴一娜

编辑丨吴百欣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5

标签:养生   脑血管   雨季   暴雨   清单   高温   防护   血管   湿气   湿度   黏稠   血栓   血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